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设计

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设计

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设计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一、项目背景在“十三五”期间,我国现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信息化建设模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应用等技术为核心的“新IT”浪潮风起云涌,信息化应用进入了一个“新常态”。

为积极应对“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机遇和挑战,适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与改革要求,某政府部门决定建设大数据平台。

大数据平台整合省社会经济发展资源,打造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监测管理、预测预警、应急指挥、可视化平台于一体的大数据平台,以信息化提升数据化管理与服务能力,及时准确掌握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做到“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用数据创新”,牢牢把握社会经济发展主动权和话语权。

二、建设目标大数据平台是顺应目前信息化技术水平发展、服务政府职能改革的架构平台。

它的主要目标是强化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实现企业信用社会化监督,建立规范化共建共享投资项目管理体系,推进政务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为决策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信息依据,提高政务工作的前瞻性和针对性,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具体实现目标的方法包括:1、制定统一信息资源管理规范,拓宽数据获取渠道,整合业务信息系统数据、企业单位数据和互联网抓取数据,构建汇聚式一体化数据库,为平台打下坚实稳固的数据基础。

2、梳理各相关系统数据资源的关联性,编制数据资源目录,建立信息资源交换管理标准体系,在业务可行性的基础上,实现数据信息共享,推进信息公开,建立跨部门跨领域经济形势分析制度。

3、在大数据分析监测基础上,为政府把握经济发展趋势、预见经济发展潜在问题、辅助经济决策提供基础支撑。

三、建设原则大数据平台以信息资源整合为重点,以大数据应用为核心,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整合资源、协同共享,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深化应用、创新驱动”的原则,全面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促进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具体的原则包括:1、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结合我省经济发展与改革领域实际需求,明确总体目标和阶段性任务,科学规划建设项目。

先期完成大数据平台的整体架构建设,后期分步完成业务系统的整合及相互间数据共享问题。

统手段向数据驱动转变,建立宏观经济监测预测及可视化平台。

该平台将采集、整合、分析、展示各类经济数据,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同时,通过可视化展示,使经济数据更加直观、易懂,提高决策的效率和准确性。

2、区域经济监测预测及可视化平台针对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性,我们将建立区域经济监测预测及可视化平台。

该平台将采集、整合、分析、展示各类区域经济数据,为地方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同时,通过可视化展示,使经济数据更加直观、易懂,提高决策的效率和准确性。

3、经济信息服务平台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和社会公众,我们将建立经济信息服务平台。

该平台将提供各类经济信息查询、分析、预测、报告等服务,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同时,平台将整合各类经济信息资源,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服务。

4、数据共享平台为了加快推进数据资源整合,建设共享共用的大数据中心,我们将建立数据共享平台。

该平台将为各类数据资源提供存储、管理、共享、交换等服务,实现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

同时,平台将采用先进的数据安全技术,保障数据的安全和隐私。

总之,本项目的建设目标是建立一个全面、高效、安全、可靠的经济发展与改革信息化平台,为政府决策、企业发展和社会公众服务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我们将采取多种建设方案,整合各类信息资源,深化应用、创新驱动,为经济发展和改革提供更好的信息化服务。

测指标,及时发现和预警企业信用危机,帮助企业及时排查隐患。

提高企业信用管理水平。

同时,平台还提供企业信用评价服务,通过对企业信用历史数据和现有数据进行分析,评估企业信用状况,为金融机构、政府部门、供应商等提供参考依据,促进企业诚信经营,增强市场信心。

综上所述,宏观经济监测预测及可视化平台和企业信用监测预警服务平台的建设,有助于提高经济运行预测和信用管理水平。

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建设信用中国提供有力支撑。

共享的环境,促进政府部门之间信息资源的互通共享,避免了信息孤岛的出现,提高了政务数据的整合共享效率。

同时,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还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实现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精准化。

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保障机制,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同时,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还需要与其他平台进行协同,实现信息资源的无缝衔接,提高政务数据的利用价值。

警信息项目和相应预警等级的增加,可以提高监测预警的全面性和灵活性。

企业信用监测预警服务平台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信用监管为手段,全面提高信用监管信息共享程度,及时预警影响社会交易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的不良信用信息。

遵循“对外警示社会和企业;对内明确重点,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的原则,强化企业信用监管防范机制,有力推进“信用保税区”建设,加强企业信用监督管理的主动性、前瞻性,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减少交易风险,促进企业信用监管到位,实现企业信用的社会化监督。

投资项目信息管理平台的建立和应用,可以有效解决投资建设项目管理动态过程的信息分析、信息构建,达到各参建方信息共享的目的。

投资项目信息管理平台支持重大项目推介,建立规范的项目审批流程和项目信息库,管理项目启动、计划、执行、监控和收尾的整个生命周期,覆盖进度、质量、成本、资源、风险等项目管理的各个要素。

逐步实现与相关部门业务系统的接入,形成全覆盖的投资项目管理统一工作平台,真正做好资源共享,为项目的后期评价、领导决策提供支持服务。

围绕设计、招标、监理、质量、安全、进度、施工、资金、变更、合同管理“十大环节”,建立起对投资项目进行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评估、全程管理的有效管控模式,促进投资项目管理体系发挥全方位、全过程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作用。

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是各个平台中的基础性和综合性平台,是解决“信息孤岛”、实现数据互连互通的基础设施。

建设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首要目标就是要创造一个信息共享的环境,促进政府部门之间信息资源的互通共享,提高政务数据的整合共享效率。

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还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实现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精准化。

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保障机制,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同时,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还需要与其他平台进行协同,实现信息资源的无缝衔接,提高政务数据的利用价值。

为了建立统一标准和规范,我们需要采用交换和信息共享的方式和环境,建立信息资源整合机制,并规范数据采集口径、采集方式和数据服务方式,同时建立统一的资源信息整合与交换机制。

为了实现统一、集约、高效的数据开发利用理念,我们研究并建立了多级交换管理体系,形成政务信息资源物理分散、逻辑集中的信息共享模式。

通过以应用为抓手,进一步打通数据流,满足政府部门多方位、多层次的数据需求,为跨地域、跨部门、跨平台不同应用系统、不同数据库之间的互连互通提供包含提取、转换、传输和加密等操作的数据交换服务。

通过分布式部署和集中式管理架构,有效解决各节点间数据的及时、高效上传下达,在安全、快捷、方便的进行信息交换的同时精准地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全局目标是建立“一个系统”,解决“两个问题”,支持“三个应用”,面向“四个服务”。

建立“一个系统”,即建立一个可扩展、可集成、有统一数据模型、可交换和安全可靠的分布式系统,对各类政务资源进行组织和管理。

解决“两个问题”,即解决政务信息资源的发现与定位问题,解决政务信息资源规划与整理问题。

支持“三个应用”,即支持信息集成整合应用、各业务部门办公应用和政府职能决策应用。

面向“四个服务”,即面向政务协作、宏观决策、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服务。

为了实现以上目标,我们采用了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即SOA架构。

SOA是一个组件模型,它将应用程序的不同功能单元(称为服务)通过这些服务之间定义良好的接口和契约联系起来。

接口是采用中立的方式进行定义的,它独立于实现服务的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

这使得构建在这样系统中的服务可以以一种统一和通用的方式进行交互。

采用SOA架构的主要优势有:与平台无关,减少了业务应用及业务子系统整合的限制;具有低耦合的特点,各个业务子系统对整个业务系统的影响较低,在各个系统不断变化情况下,节省的费用会越来越多。

SOA是一种面向服务的架构,它的实施具有可按模块分阶段进行的优势,可以减少实施造成的冲击。

下面是SOA服务交互示意图:技术支持方面,J2EE框架是一种利用Java2平台来简化和规范应用系统开发与部署的技术,提高了可移植性、安全性和再用价值。

其中包含的各类组件、服务架构和技术层次有共同的标准和规格,使得不同平台之间存在良好的兼容性,解决了过去企业后端使用的信息产品彼此之间无法兼容的问题。

J2EE框架的主要技术规范包括JDBC、EJB、JSP、Java Servlet和XML等。

其中,JDBC提供了统一的路径来访问不同数据库,使得对数据库的访问具有平台无关性。

EJB提供了一个框架来开发和实施分布式商务逻辑,简化了具有可伸缩性和高度复杂的企业级应用程序的开发。

JSP页面由HTML代码和嵌入其中的Java代码组成,简化了页面的输出,保留了脚本语言易于使用的优点。

Servlet是一种小型Java程序,扩展了Web服务器的功能。

XML提供了一种描述结构数据的格式,简化了网络中数据交换和表示,使得代码、数据和表示分离,作为数据交换的标准格式。

SSM框架整合了SpringMVC、Spring和Mybatis框架,使得它具有强大而灵活的特性。

其中,SpringMVC提供了全功能的MVC模块来构建Web应用程序,分离了控制器、模型对象、过滤器以及处理程序对象的角色,让它们更容易进行定制。

Spring是一个轻量级开源框架,它的主要特点是方便解耦、简化开发、面向切面(AOP)的编程支持和声明式事务支持,其主要优点有低侵入式设计、独立于应用服务器、允许将一些通用任务如日志等进行集中处理。

Mybatis是轻量级ORM框架,它消除了几乎所有的JDBC代码和参数的手工设置以及结果集的检索,使用简单的XML或注解用于配置和原始映射,将接口和Java的POJOs映射成数据库中的记录。

其框架架构图如下:相较于传统的SSH整合,SpringMVC比Struts更轻量级,使用注解可以减少开发消耗,数据库操作层采用Mybatis,方便统一管理SQL。

该平台具备先进性和开放性,基于B/S结构的Java应用技术和SOA开放式的体系框架,采用结构化设计,灵活可拆分,具有灵活的可扩充接口,易于修改调整、二次开发和扩充,最大限度降低因上游技术升级带来的系统实施风险,保证投资的有效性和延续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