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美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1、小雨沙沙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美术元素中的点与线,并学习如何来表现雨的意象。
培养学生对雨中景物点线分析的敏感度,以及对自然雨中景色的喜爱,调动学生们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兴趣,感悟自然,了解自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抽象思维。
教学重点:图画点、线的交融,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概括把握。
教学难点:运用点线结合以及色彩的调配来描绘雨中动植物的不同形态。
课前准备:画纸,铅笔,水彩笔,模具,教案,课件,尺子。
一、创设情景1、欣赏《小雨沙沙》。
2、你听到了什么声音?(沙沙、刷刷、滴滴答答……)3、教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感受。
板书课题:《小雨沙沙》。
二、引导欣赏,加强体验出示课件:下雨天欣赏。
(欣赏可以用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方法,结合点、线和色彩)1、思考:怎样表现雨点?还有其他的方法吗?提问:怎样画中雨、大雨和暴雨的雨点呢?2、欣赏书本上的点、线作品或教师范画。
3、让学生回忆在雨中的感受。
提问:雨天与晴天有什么不同?在雨天你应该准备哪些东西?你做了哪些事情?4、作品欣赏。
结合书本的作品和教师提供的作品,让学生欣赏。
5、提问:你看了作品后有怎么感受?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你知道的雨具还有哪些?你有与书中不同的表现手法吗?四、布置作业、表现感受1、提供作业主题:记忆中的秋天小雨。
(可以画自己或别人在雨中行走、做事,也可以画动物、植物等内容,还可以进行想象性的创作)。
2、提供创作建议:画出自己对秋天小雨的感受,尽量做到与众不同, 可以互相讨论画法。
五、师生评价,深入体会1、自己评。
2、选出典型作业,全班评,教师小结。
3、提供评价建议:(1)、作品是否表现自己的感受;(2)、作品是否有创意,与众不同;(3)、作品的点、线和色彩的表现是否统一等。
(4)、小组评、集体评和教师评相结合。
六、提供主题,拓展思路1、教师小结: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表达出自己心中的美感来。
2、提供探索性的主题:观察小雨、中雨和大雨的不同变化,并思考表现的方法(可观察实景或相应的图片)。
3、学生课外的研究思路问题:雨前、雨中和雨后有什么不同?(包括天气、人物、动物和植物等各方面)2、软绵绵的云教学目标:1、观察、认识和理解云的基本形状、色彩,并能用弧线画出软绵绵的云朵形状。
2、对云的外形、色彩展开联想,并想象在云上玩耍的情景,再大胆地画下来。
3、发展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想象小朋友在云上玩耍的情景。
教学难点:能用弧线画出云朵的柔软质感。
教学准备:教学PPT.铅笔、画纸、水彩笔、橡皮,尺子,圆规,油画棒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欣赏云的照片。
仔细观察,云朵长什么样子?小结:软绵绵的。
二、实践教学1、你会用怎样的线条画云呢?在练习本上画一画吧。
2、作业要求:线条流畅,云朵形状完整、图画饱满。
三、深化课堂1、天上的云朵的颜色和样子让你想到了什么?给你什么感觉?3、你们想和云做什么呢?4、请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和云在一起,抱抱它,摸摸它,和云做好朋友。
教师播放课件图片,引导学生想象。
四、云朵的不同形态1、师云朵们听说小朋友们要来做客,好好打扮了一番,我们去瞧瞧吧!2、想一想,在之前画的云朵上添一添,把云朵变成其他的形象。
五、学习活动想象小朋友们在云上玩耍的情景,再画一画。
六、作业指导,师生互评1、你画出白云软绵绵的感觉了吗?2、你的想象足够丰富吗你想想除了几种造型?3、大家评一评最好的作品是哪位小伙伴的?3、手形添画教学目标:1、对自己的手有一个新的认识(劳动的手、美丽的手),并产生对手进行描绘的欲望。
2、对手形的描绘想象变化与添画过程中,让学生的联想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增强。
3、自主、开放、快乐的学习中画一幅较有创意的手形想象画。
4、握描画手形的方法,并用想象、添画的方法把手形变为自己的好朋友。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教学重点:掌握想象、添画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教学难点:变换角度进行想象和添画。
教学准备:教具:课件、示范工具。
学具:水彩笔或油画棒、白纸。
教学过程:一、认识手形小朋友们,请举起你的小小手,你能描述一下手的样子吗?1、从人文角度认识手。
手是我们的好朋友,没有他可不行,你用手来做些什么?2、灵活手指,为下一步的描画手形做准备。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活动活动我们的手,和老师一起来做手指操,好吗?老师觉得你比我做得更好,有没有信心自己来编手指操。
并且和胡老师一起来玩木偶人的游戏,音乐在哪儿停,你的动作也在哪儿停,并且停住不能动。
二、观察手形,体会乐趣音乐停下来,老师请一个学生上台在幻灯下展示他的手形。
还有小朋友想来展示自己的手形吗?三、掌握描画手形的方法刚刚我们都只看到手的影子,觉得还不过瘾,让我们把有趣的手形画下来,好不好?你有没有最简单的方法来画手形呢?请一个小朋友上台画,其余小朋友在下面完成。
四、掌握想象添画的基本过程和方法画完了的小朋友请把你的画举起来。
看看自己的,也看看周围同学的。
请小朋友们相互看一看、说一说,观察一下,你画的手形像什么?将一个小朋友的画拿到实物投影仪下。
请小朋友们观察一下,它有点想什么?请一个小朋友上台来添画他所想象的。
(师生共同添画)其他的小朋友觉得还有要完善的地方吗?小朋友们自由说并且上台添画。
五、变换角度让学生观察、想象,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现在老师要考考小朋友们,看看谁的眼睛最亮。
出示相同的五个手形,请小朋友上台想象添画。
很不错,老师现在要变换它的角度,(课件出示)现在你能想到哪些好朋友呢?六、欣赏别人的画,从中获取灵感老师这里还有其他班小朋友请来的好朋友,小朋友们想不想一起看一看?欣赏学生作业。
七、学生创作小朋友们再看看自己的画,变换角度再看一看,赶快把你的好朋友请来吧。
学生自由创作。
(播放音乐)八、评价从美术或情感出发评价自己和别人的作品。
自评:谁愿意来介绍介绍自己请来的好朋友?你为什么认为它是你的好朋友?互评:你还喜欢那个好朋友?为什么?4、画中画教学目标:1、能对物象展开联想,找到与之有逻辑的形象。
2、运用层层包围的添画方法,画一幅有趣的画中画。
3、在大胆想象、尽情表现、互相欣赏中享受着美术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发展学生的创意思维,激发创造热情。
教学难点:能运用画中有画这种具有一定游戏性的绘画方式创造出自己的创意作品。
教学准备:教学PPT、铅笔、勾线笔、画纸、水彩笔、油画棒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画好老鼠再画猫,画张大床猫儿睡;一层一层又一层,小小大大总关联。
同学们,这首儿歌好听吗?二、深化课堂通过观看相关课件,细化课题内容,发现画中画的特别之处。
三、师生互动,示范教学1、由小青虫你联想到了什么?(学生说说自己所联想到的相关形象O)2、请你帮老师出出主意,是添画树叶呢?还是树枝?说说你的理由O3、教师边讲故事边分步出示范画,学生欣赏“小胖虫”的故事。
四、启发想象,明确要求1、出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品味情趣,明确要求。
2、出示作业要求:先画一个较小的简单形象,然后层层包围添画相关联的形象,画一幅“由小变大”的想象画。
五、学生创作,体验情趣1、学生创作,教师行间个别辅导。
2、学生粘贴作品,布畫画展;教师提示:让“作品”有秩序的登上“画展小列车”。
六、作品展评,拓展延伸1、观看“画中画”作品展,说说画中的故事。
2、出示三组作品,学生在“寻找画中画”活动中,发现“画中画” 奇妙无穷。
七、课堂小结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层次分明的事物,回去找一找,发现他们的层次感,下节课,我们请同学们一起说说生活中的“画中画”。
5、由小变大的画教学目标:1、告诉儿童并使之掌握一种有趣的图画方式,丰富表现手段。
2、画一幅较有趣味的变大的画,获得一次记忆与想象的训练。
3、让儿童在充满情意的学习中,受到一次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
教学重点:究怎样从小画不断拓展成一幅大画。
教学难点:已画的形象与未画的内容相关联。
教学准备:几个拆开的小纸盒、画笔、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一、听一听,变一变1、出示一幅小图,根据小故事的展开,逐幅扩展小图,使画面由小变大;2^出示课题。
二、想一想,说一说1、幻灯演示环变大的过程,探讨此画的特别之处(1)老师的这张画和你见过的连环故事画有什么区别?(每张画是连着的)(2)为什么这些小图拼起来会变成一张画?(每张画和相连的画是连接着的)(3)这画是用什么材料画的?(废纸盒)(4)你觉得还有什么样的废纸片能画这样的画呢?2、小结:平时我们身边总是有些废纸盒,大多数同学都会觉得这些没什么用,就把它给扔了,这样做不但觉得可惜、浪费,还不环保,污染环境。
你们有没有想过怎样充分利用这些废纸盒?三、看一看,试一试1、老师带大家看看小画家们是怎样利用这些纸片的。
(1)废纸片―拼合T逐幅添画。
(2)观察课本11页学生作品拼合的过程。
说说小画家们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使画不断变大的画的?(3)小结出三种拼合的样式。
(4)欣赏画园里其他小朋友的画。
2、尝试其它的拼法。
(1)你还能想出其它的拼合方法吗?拿出自己的废纸盒试一试。
(2)让部分学生上前介绍不同的拼合方法。
(3)请告诉同桌你打算在纸片上画什么内容呢?启发谈话,拓展学生思路,引导学生想象与巳画形象相关的未画内容。
四、做一做,画一画作业要求:选一种你喜欢的样式,从一块开始,画一幅不断变大的画。
五、比一比,评一评1、小组交流:向同学介绍你的作品;欣赏别人的作品。
2、评一评:你最喜欢谁的创意?为什么?6、小人国教学目标:1、学习改变事物比例造成视觉垦异,改变画面效果。
2、说说小人国的故事,画画小人国的场景。
教学重点:探究画小人国的方法,如何进行大小图形的对比。
教学难点:运用大小对比画出小人国的感觉。
教学过程:一、导入尝试添画。
师:如果我们变小了,像是小鸟一样大小,像是蚂蚁一样的大小或者更小,会怎么样?师:我们变小了,周围熟悉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巨大,同学们,想象一下那是什么样的场景?(学生想象发言,讨论。
)小变大,大变小,小人国里去探奇。
茶杯变飞碟,皮鞋成了大房子!板书课题:《小人国》二、分析总结请同学们欣赏《格列佛游记》的插图,想象一下如果是你变得那么小,进入了小人国会有怎么样的奇遇?想象一下小人国的奇遇,说说小人国的故事,画画小人国的场景。
将学生进行小组分配,作画完成后,展示添画作品,先请小组长介绍本组作品,然后引导学生从以下几点进行赏析分析。
(注意人物和物品的比例搭配是否合适。
)三、师生讨论想象一下我们变小了,成了小人国的居民,我们将会面对哪些“庞然大物” ?1、蘑菇——变成了大雨伞或者凉亭;2、树叶 -- 成了小船;3、一滴水——可以玩耍的小湖泊;4、一颗草莓——可以吃一整天。
多么有趣!同学们,注意事物的比例大小,快来画一画吧!四、创意交流,拓宽思路欣赏教材以及老师收集的优秀作品,拓宽学生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