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期末教学质量分析表
济南市吴家小学2010-2011学年下学期数学期末测评成绩统计分析表
数学学科一年级2011年6月
评价
内容
应参加
人数
实际参
加人数
5颗星(优)
(全对)
4颗(优)
3颗星(良)
2颗星(及)
1颗星(不及格)
平均得星
人
%
人
%
人
%
人
%
人
%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73
73
0
0
37
50.68
15
20.55
17
23.பைடு நூலகம்9
4
5.48
解
决
问
题
全对人数和率。测查结果优良的原因分析。
全对人数25人,正确率34.25%
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是不会分析题目,正确运用加减法。另外试卷的不清晰也导致个别学生做错了某些题。
错例、错题人数及错题率(原因分析着眼于课堂教学、能力培养、解题训练等)
第6题学生的错题率较多。其中第一二小题都需要学生在题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部分学生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不强。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训练学生根据问题,提取所需条件的能力。 第三小题学生提一个数学问题并列式解答。部分同学虽然提出问题但没有解答或解答错误。
3、教学中重视知识理解与形成过程,重视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还要面向全体,承认差别,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教师设计的提问和练习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欲望。
另外,课堂上教师应为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好的课堂教学应当是富于思考的,学生应当有更多的思考余地。学习的效果最终取决于学生是否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是否积极主动地思考,而教师的责任更多的是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为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错例、错题人数及错题率(原因分析着眼于课堂教学、概念建立、运用等)
学生出错较多的题目有第9小题,出错人数46人错题率63.01%。学生对从右数第几和右边的几个、左右位置关系的掌握不好。位置这部分的教学随来源于学生的生活,但是学生的年龄较小,其空间感觉和方位感觉发展不均。在这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加深记忆。
另外部分学生不懂得运用恰当的加减法解决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说出题目的条件和问题,说一说为什么用加法或减法计算。训练学生正确的解题方法。
实
践
操
作
全对人数和率。测查结果优良的原因分析。
全对人数40人,正确率54.79%
部分学生没有数清楚长方形的个数。
错例、错题人数及错题率(原因分析着眼于课堂教学、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等)
第三小题:三角形和圆一共有几个 ,有16个学生出错,出错率为21.92%学生能够正确数出各种图形的个数,但再利用所填统计图进行计算是就有了一定的难度。
第四小题学生写自己还有的发现时,部分学生没有看清楚题意,写了前三题的其中一个。
智
力
发
展
全对人数和率。测查结果优良的原因分析。
全对人数39人,正确率53.42%
3
智力发展
73
73
39
53.42
22
30.14
4
口算能力测评分析
5颗星(优)
(全对)
4颗星(优)
3颗星(良)
2颗星(及)
1颗(不及格)
平均得星
人数
%
人
%
%
%
人
%
人
%
14
19.18
34
46.58
10
13.70
5
6.85
10
13.70
4
教育教学质量分析
内容
主要成绩
问题及原因
口
算
与
笔
算
全对人数和率。测查结果优良的原因分析。
备注
(此表任教教师、年级组统计分析可通用)任教教师签名:分管领导签名:
教师在教学中创设必要的生活情景,应给学生提供真实的、完整的学习任务。在情景中,“数学问题”是存在的,需要学生去发现、去提出;解决问题的条件、方法和答案也是存在的,需要学生去发现、去创造,这样的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购物的情景
2、加强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策略的引导。
学生对第二小题的理解分析不正确。
错例、错题人数及错题率(原因分析着眼于课堂教学、训练方式等)
其中第二小题出错32人,出错率为43.84%
改
进
教
与
学
的
建
议
1、创设生动具体的情景。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认识时间学生的正确率极低。在进行这部分的教学时,虽然教师很重视,但学生的记忆搞错。在教学方法方面还应该探索。
第8小题的第一个找规律学生出错也较多。
(接着画○△○△△○△△△○_)部分同学没有意识到三角形的变化是不断增加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认真静心观察,发现规律和变化,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
新教材的教学内容比以往教材的思维要求高、灵活性强,仅用大量机械重复的训练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教师一方面要重视基本算理、基本概念的教学,精选、精编灵活多变的针对性练习、发展性练习和综合性练习,另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进行训练和指导,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包括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独立思考的习惯,认真读题、仔细审题的习惯,使用学具的习惯等。
1、口算;2、笔算
全对人数14,所占比例19.18%
大部分同学失分的原因在于粗心,另外还有一小部分同学的口算速度稍慢,导致没有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所有的题目。
错例、错题人数及错题率(原因分析着眼于课堂教学、训练方式、习惯培养等)
口算部分的出错没有集中的题目,关键在于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方面。从做题结果分析,学生对口算方法的掌握还是较好的,没有出现因口算方法的不正确而导致的错误。
但是教师在训练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作口算题时,应该注重培养良好的做题习惯。如要训练学生的做题速度,并且要仔细。以及做完之后的认真检查的习惯
概
念
全对人数和率。测查结果优良的原因分析。
全对人数9,比例12.33%
试卷的题目侧重于学生的基础能力的检测,学生的掌握应该说不错,但是不认真审题、粗心的习惯是学生十分的主要原因。尤其是第1.2.3.4.6小题的正确率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