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第7课《请到我的家乡来》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能理解并抒发出对乡村和城市之间的差异,
感受到乡村的美好和城市的便利,增进对于各地人民、各种文化的
了解。
2.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于家乡、土地、乡情的深厚感情,鼓
励学生爱护环境、保护家乡,珍惜与家乡相伴的美好时光。
3.能力目标:通过教学,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抒发能力,
增强学生主动思考、观察、发现未知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第七课(第一课时)《请到我的家乡来》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培养学生对于家乡、乡村的感情,深刻地体验乡村文化。
2.难点:让学生理解文化、乡情、家乡的内涵,抒发出自己的
感受,达到互相了解、欣赏、珍惜的目的。
四、教学方法
1.引导式探究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认真探究乡村文化。
2.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促进学生之
间的合作、互动。
3.情境教学法:通过情景的设定,让学生深入体验乡村的美好,感受乡情。
五、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具有现实性、感性、情感性、趣味性,更有利于激发
学生的兴趣和意愿,收到良好的感性认识和体验效果。
但因教材内
容过于简单,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设置一些拓展的问题和活动,以
达到更加丰富的教学效果。
六、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引入:“家乡在哪里?家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 | 听讲,思
考自己的回答 | 激发学生对于家乡的好奇心和思考兴趣,为接下来
的活动做铺垫。
主题讲解:老师讲述自己的家乡、乡村文化等相关东西 | 听讲,做思考筆記 | 呈现乡村的美好景象,为学生了解乡情、积累情感素材。
小组讨论:让学生自由分享、交流自己家乡的特色、地域文化
等 | 分组讨论,一起分享 | 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主动思考、探
究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不同的地域文化和地域差异。
抒发情感:让学生抒发自己对于家乡、乡情的思考和感受 | 抒
发思考,归纳总结自己的情感体验 | 让学生将对于家乡、乡情的情
感焕发出来,加深自己对于家乡的认识和感情。
引导学生设计自己的乡村之旅,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等 | 交流
思考,一起设计展览 | 教学结束前设置拓展问题和活动,提高学习
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下一个环节做铺垫。
七、板书设计
【请到我的家乡来】
- 了解家乡特色
- 了解乡情
- 调查家乡人文环境
- 设计自己的乡村之旅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情境教学和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了解乡村文化的风情,增强班级内部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效果良好,但可能会有部分学生在参与活动方面较为踌躇,需要教师帮助提高学生的活动安排,激发学生自我表达、展示自己的良好情感,提高参与度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