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膜腔积液检验(实用版)
浆膜腔积液检验
关闭手机
心态归零
遵守时间
课堂要求
积极参与
不要大声喧哗
注意环境卫生
课间要求
保持礼仪
课后要求
注意安全
学习目的
• 了解浆膜腔积液的产生机理 • 掌握浆膜腔积液的检验项目与临床意义 • 掌握漏出液与渗出液的鉴别诊断
浆膜腔 (serous cavity)
浆膜壁层和脏层之间 的密闭间隙
胸膜腔 心包膜腔
渗出液颜色随病情而变,漏出液颜色较 浅
颜色
提示
红色 肿瘤、穿刺损伤、结核、外伤、出血性疾病 黄色 黄疸 绿色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胆汁混入 白色 化脓性感染、乳糜积液 咖啡色 阿米巴脓肿 黑色 曲霉菌感染
透明度
漏出液 渗出液
清晰透明 含细胞、细菌等有形成分 较多呈不同程度浑浊
比重
漏出液 < 1.015 渗出液 > 1.018
腹膜腔 腹膜腔积液
胸膜腔 腹膜腔 心包膜腔
滤出
毛细血管
浆膜腔液 吸收 小静脉
淋巴管
胸膜腔液: <20 ml
腹膜腔生液理: 状态<5:0 ml
心包膜腔液: 10-30 ml
浆膜腔积液:
(serous effusion) 各种原因引起浆膜腔 内液体增多并潴留
按部位: 胸腔积液 腹腔积液 心包积液
浆膜腔积液分类
2. 淀粉酶(AMY) 增高: 胰腺炎、胰腺癌、外伤、食管破裂、
消化道穿孔、肺腺癌
3、溶菌酶(LZM)
作用:鉴别积液性质
结核等感染性积液:含量升高,明显高于肿 瘤 与风湿性积液 积液/血清比>1.0
4、腺苷脱氨酶(ADA): 结核性积液特异指标: 大于40U/L 疗效观察: 抗结核治疗有效时,ADA降低
• 三、脂类测定
胆固醇与甘油三酯(酶法) 脂蛋白电泳
真性乳糜积液胆固醇含量低于血清、甘油三 酯高 于血清,脂肪含量较高
腹膜腔积液胆固醇>1.6 mmol/L,提示恶性
四、酶活性测定 1.乳酸脱氢酶(LDH) 作用:鉴别积液性质 漏出液:接近血清活性; 渗出液: >200U/l,积液/血清LD比值>0.6 程度: 化脓性>恶性积液>结核性
漏出液 渗出液
阴性 阳性
结果判断
阴性:
清晰不显雾状。
可疑(土) : 渐呈白雾状。
阳性( + ) :加后呈白雾状。
(2 + ) : 白薄云状。
(3 + ) : 白浓云状。
2.蛋白定量检测
原理:双缩脲法
漏出液<25g/L 积液总蛋白/血清总蛋白比值 <0.5 渗出液>30g/L 积液总蛋白/血清总蛋白比值 ≥0.5
体、真菌和寄生虫等感染
(2)肿瘤
浆膜间皮瘤或转移瘤
(3)物理化学因子 射线、胆汁、胃液等刺激
(4)风湿性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
(5)异物
标本采集与处理
胸腔穿刺 腹腔穿刺 心包腔穿刺
注意事项:
1. 严格无菌操作,留取中段液体
2. 尽快送检,防止细胞变性、细菌破坏、凝 集成块(2h内)
3. 接收后及时检测,否则应放置于2-4°C环 境中 保存
渗出液比重较大与积液中所含蛋白等 溶质较多有关
凝固性
漏出液 不易凝固
渗出液 含较多纤维蛋白原等凝血物质 质,被激活后可自行凝固
(二)化学检查
一、蛋白质测定 二、葡萄糖测定 三、脂类测定 四、酶类测定
蛋白检测 1. 粘蛋白定性实验(Rivalta试验)
原理 浆膜间皮细胞受炎症刺激分泌粘蛋白
增加,在稀乙酸中析出形成白色雾状 沉淀
免疫学与肿瘤标志物检测
癌胚抗原(CEA)
正常:0-5 μg/L 明显增高见于腺癌
CEA>20μg/L, 积液/血清比值>1.0时提示恶 性积液
甲胎蛋白(AFP) 正常: 0-10μg/L 明显增高多见于肝癌 腹水中AFP>25μg/L时提示原发性肝癌
• 糖链抗原
CA-153: 明显升高提示乳腺癌 CA-125: 腹水中明显升高提示卵巢癌转移 CA-199、CA-50、CA242: 消化道肿瘤 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 宫颈癌等鳞状细胞
• 一般及细胞学检查 EDTA-K2抗凝 2ml • 生化检验 肝素抗凝 2ml • 细菌培养(结核杆菌检查 10ml)
(一)一般检查
积液量 颜色 透明度 比重 pH 值 凝固性
1. 量
正常浆膜腔内含少量液 体
病理情况下液体增多, 常与严重程度相关。 可由数毫升到数千毫升
颜色
正常:清亮、淡黄色
渗出液常大于500×106/L;结核性和肿瘤性 积液白细胞计数常大于200×106/L,而化脓 性积液白细胞常大于1000×106/L;90%的自 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白细胞计数大于 500×106/L;心包腔积液白细胞计数大于 10000×106/L,常提示细菌性、结核性或肿 瘤性心包炎。
漏出液(transudate) 产生原因与性质 渗出液(exudate)
漏出液
血管内的水分伴同营养物,通过毛细 血管而滤出,这种在组织间隙或体腔 内积聚的非炎症性组织液称为漏出液。
❖ ①血管内胶体渗透压下降:当血浆白蛋白浓度明显减少, 低于25g/L时,导致血管与组织间渗透压失衡。如肾病综 合征、晚期肝硬化等蛋白丢失或产生不足的疾病;
❖ ②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静脉栓塞、肿瘤压迫、充血性 心力衰竭和晚期肝硬化等导致静脉回流受阻;
❖ ③水、钠潴留:可引起细胞外液增多,常见于晚期肝硬化、 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肾病等。
❖ ④淋巴回流受阻:如淋巴管被丝虫阻塞或者淋巴管被肿瘤 所压迫等,这些胸、腹腔积液有可能是乳糜样的;
产生本质:血液循环障碍
癌
第四节 浆膜腔积液显微镜检验
一、细胞计数 二、细胞分类计数 三、病原微生物学检查
细胞计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红细胞计数:积液中红细胞增高,多见
于恶性肿瘤;大于100,000×106/L,见于 创伤、恶性肿瘤、肺栓塞、心脏手术后损 伤综合症及结核病、穿刺损伤等。
2.白细胞计数:漏出液常小于100×106/L,
3.蛋白电泳:
漏出液:α和γ球蛋白等大分子蛋白质比例 低于血 浆,白蛋白相对较高。
渗出液:蛋白电泳谱与血浆相近似
4.白蛋白梯度(血清白蛋白—腹水白蛋白)
腹水鉴别:门脉高压:AG>11g/L;其他 AG<11g/L
二、葡萄糖测定 原理:葡萄糖氧化酶或己糖激酶法 漏出液:葡萄糖含量与血糖相近或稍低 渗出液:葡萄糖含量降低
特点:大分子物质及有型成分较少
渗出液
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和细胞成分通过血管壁 进入组织间质、体腔、粘膜表面和体表的过程称为 渗出(exudation) 所渗出的液体和细胞总称为渗出物或渗出液(exudate) 产生本质:炎症所致血管通透性增加 特点:大分子物质及有型成分较多
常见原因
(1)生物因子 细菌、病毒、立克次体、支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