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PPT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PPT


创新的科学态度。
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 间,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培养 和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这就意 味着在做的过程中学习。
2.说。(1)让学生展示交流折法后,引导学生 质疑:折法不同,涂色部分的形状也不同,为 什么涂色部分都能用 来表示?
(2)生活中你还有没有遇到过用 的例子?
3.辨。出示练习,说说哪些图能用 ,为什么 ?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联系 二、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建构 三、检验成果,动脑反思。反思 四、知识梳理,拓展留疑。延续
说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T
具体操作流程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3—5
1.游戏激趣。出示一幅给羊分 水果的图画,让学生根据已知 问题用手指来表示数。 2.揭示了本节课的课题并板书
设计意图
本环节我我利用游戏 引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 验引出一半,通过质疑, 学生发现一半不能用自己 学过的数学来表示,激发 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培养 和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这就意味着在做的过程中学习。
此环节我把“听、看、讲、想、做”几个要 素组合使用,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学到的知识, 留下更深的印象。
我设计的这个小组活动,动 静结合,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系统 地观察、有效地收集、简单地分 析、明确地解释信息得出结论, 以此突破本课难点。
说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T
具体操作流程
一、激趣导入 揭示课题
1.游戏激趣。出示来表示
数。
2.揭示了本节课的课题并板书。
二、动手实践, 自主探究
10—13
1. 折 。 学 生 动 手 折 纸 并 涂 色 , 引出 ,让学生认识并会读会 写。 2.说。(1)让学生展示交流折 法后,引导学生质疑:折法不同, 涂色部分的形状也不同,为什么 涂色部分都能用 来表示?(2) 生活中你还有没有遇到过用 的例子? 3.辨。出示练习,说说哪些图能 用 ,为什么? 4.想。你还能认识其它的几分之 一?
(2)生活中你还有没有遇到过用 的例子?
3.辨。出示练习,说说哪些图能用 ,为什么 ?
4.想。你还能认识其它的几分之一?
三、检验成果 动脑反思 10—17
1.引导学生完成练习案
2.选派小组上台展示,讲解解 题思路,师精讲补救。
设计意图
本环节我我利用游戏引入,结合学生的 生活经验引出一半,通过质疑,学生发 现一半不能用自己学过的数学来表示, 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
一 说教材
说 二 说学情


说教学目标
流 程

说教法与学法

说教学流程
说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 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掌握了万以 内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从整数到分数是数 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 及计算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差异。因此教材将分数 的知识分段教学,本节课是认识几分之一。而认识几分 之一是认识几分之几的基础,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核 心”,也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不 仅可以使学生简单理解分数的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 念,也可以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良好的基 础。
说学情
小学生从认识整数到认识分数是关于数概念的一次 质的飞跃。学生在生活中可能接触过二分之一,三分之 一等分数,但并不理解它的含义,也不会用分数来表述。 所以本节课我在教学中更多的是做好引路人,教会学生 从实际生活经验出发,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主动的去获 取分数的相关知识。
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 几分之一。(本课的教学重点)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分数 的过程,通过直观演示操作、观察,小组合作一系列学 习活动,感受几分之一的形成过程。(本课的教学难点) 3.情感与态度: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 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精神,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价值,使 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2.揭示了本节课的课题并板书。
创新的科学态度。
设计意图
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 间,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培养 和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这就意 味着在做的过程中学习。
1.折。学生动手折纸并涂色,引出 ,让学生认 识并会读会写 。
2.说。(1)让学生展示交流折法后,引导学生 质疑:折法不同,涂色部分的形状也不同,为什 么涂色部分都能用 来表示?
到 ,但懒羊羊不干了,他说,“不行,我
肚子大,我要多吃点,我要吃这西瓜的 1,
你觉得他这样能多吃吗?
4
板书设计目的是使学生一目了然, 能紧扣、简明地呈现授课的中心内 容,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此环节呼应本节课的导入,留下 一个很有趣味性的问题,为下节课 比较分数的大小进行有效的预习。
判断:下面哪些图形里的涂色部分是原图的
三、检验成果 动脑反思
3—5 10—13 10—17
1.游戏激趣。出示一幅给羊分水果的图画,让
学生根据已知问题用手指来表示数。
本环节我通过让
学生动脑想象,动手
2.揭示了本节课的课题并板书
贴画。了解科学探究
的过程和方法,培养
1.折。学生动手折纸并涂色,引出 ,让学生 学生大胆想象、敢于
认识并会读会写 。
说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一、激趣导入 揭示课题
二、引导观察 体验乐趣
T
具体操作流程
1.游戏激趣。出示一幅给羊分水果的图画,让 学生根据已知问题用手指来表示数。 3—5 2.揭示了本节课的课题并板书
10—13
1.折。学生动手折纸并涂色,引出 ,让学生 认识并会读会写 。
2.说。(1)让学生展示交流折法后,引导学生 质疑:折法不同,涂色部分的形状也不同,为 什么涂色部分都能用 来表示?
说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T
一、激趣导入 揭示课题
3—5
二、引导观察 体验乐趣
10—13
三、检验成果 动脑反思
10—17
四、知识梳理,
拓展留疑
5—7
具体操作流程
本环节我通过让
学生动脑想象,动手
1.游戏激趣。出示一幅给羊分水果的图画,让贴学画。了解科学探究
生根据已知问题用手指来表示数。
的过程和方法,培养
学生大胆想象、敢于
4.想。你还能认识其它的几分之一?
此环节我把“听、看、讲、想、做”几个要素组合使 用,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学到的知识,留下更深的印象。
我设计的这个小组活动,动静结合, 目的 是让学生通过系统地观察、有效地收集、简 单地分析、明确地解释信息得出结论,以此突 破本课难点。
1.引导学生完成练习案 2.选派小组上台展示,讲解解题思路,师精讲补救。
我要吃这西瓜的 ,你1 觉得他这样能
多吃吗?
4
板书设计目的是使学生一目了然, 能紧扣、简明地呈现授课的中心内 容,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此环节呼应本节课的导入,留下 一个很有趣味性的问题,为下节课 比较分数的大小进行有效的预习。
说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T
具体操作流程
设计意图
一、激趣导入 揭示课题
二、引导观察 体验乐趣
设计意图
本环节我利用游戏引入,结合 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一半,通 过质疑,学生发现一半不能用 自己学过的数学来表示,激发 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 间,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培 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这 就意味着在做的过程中学习。
我把“看、说、想、做” 几个要素组合使用,让学生在 操作过程中学到的知识,留下 更深的印象。
1 2

在( )里打√。哪些不是,请说说理由。
()
()
()
()
()
()
分数的初步认识 ——几分之一
平均分
像 1 , 1 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24
本环节让学生描述本组的观察结果, 让每 个学生都有发言和相互补充、更正、 辩论的机会,使学生的智慧得到尽情地发 挥,体会合作探究的乐趣。
四、知识梳理 拓展留疑
5—7
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过程,归纳出学习方法,
适时整理板书
3.布置课外作业: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
了西瓜平均分给喜羊羊、懒羊羊2人,每人得
本环节让学生描述本组的观察结果, 让每 个学生都有发言和相互补充、更正、 辩论的机会,使学生的智慧得到尽情地发 挥,体会合作探究的乐趣。
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过程,归纳出学习
方法,适时整理板书。
2.布置课外作业:通过今天的学习,我
们知道了西瓜平均分给喜羊羊、懒羊羊
2人,每人得到 ,但懒羊羊不干了,
他说,“不行,我肚子大,我要多吃点,
此环节我把“看、说、想、做”几个要素组合使用,让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学到的知识,留下更深的印象。
(2)生活中你还有没有遇到过用 的例子?
3.辨。出示练习,说说哪些图能用 ,为什么? 4.想。你还能认识其它的几分之一? 1.引导学生完成练习案
2.选派小组上台展示,讲解解题思路,师精讲补 救。
我设计的这个小组活动,动静结合, 目的 是让学生通过系统地观察、有效地收集、简 单地分析、明确地解释信息得出结论,以此突 破本课难点。
说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1.正方形纸、长方形纸、圆形纸。(学生准备)
2.ppt课件、贴画。(老师准备)
3.练习案。(老师准备) 4.小组合作人员:每组6人。组长1名,负责领导组 员进行操作实验和探究性研究。
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
情境教学
直观教学
动口、动手、动眼、动脑
做中学
观察法 自主探究
学法
说教学设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