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五运六气在小儿推拿中的应用20150917终稿
五运六气在小儿推拿中的应用20150917终稿
姚贝娜 1981.9.26辛酉年 2015.1.16乙未年
地支化六气----主气,客气
主气是指每年分六个间区(从大寒节始至小寒节中)中的不 变的气。 时间区域是:从每年大寒节开始至小寒节终,每一气主四个 节令。 初之气。为木(厥阴风木),从1月21日至3月21日; 二之气,为君火(少阴君火)从3月21日至5月21日; 三之气,为相火(少阳相火)从5月21日至7月22日; 四之气,为土(太阴湿土) 从7月22日至9月22日; 五之气,为金(阳明燥金) 从9月22日至11月22日; 六之气,为水(太阳寒水) 从11月22日至次年1月21日终。
夏季时病
(1)温热 先夏至为病温。温热发病较速,初起可见高热烦躁,口渴舌 干,头痛微恶风,面红目赤,或有汗,或无汗,小便短赤, 脉浮数或洪。 治疗:初起有表证者,可辛凉解表,穴选清天河水,四大手 法,清肺平肝 心烦者,可选清心安神组穴:捣小天心,清心平肝,五指节 表解里热甚者,可选清热组穴:清天河水,退六腑,推脊 咽喉疼痛者,可选利咽止痛组穴:少商,水底捞明月,挤捏 天突 热甚津伤者,可选滋阴凉营组穴:二马,三阴交,涌泉
天干化五运
一(天干化五运)
甲、己------土运 乙、庚------金运 丙、辛------水运 丁、壬------木运
戊、癸------火运
下一页
太过与不及
天干分阴阳:甲、丙、戊、庚、壬属于阳, 说明它们都有增长、旺盛、强壮的阳性质; 乙、丁、己、辛、癸属于阴, 说明它们都有消减、衰落、萎缩的阴性质。
一、运气学说的概念
运气学说是五运六气学说的简称,
是以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为指导,以
阴阳五行理论为基础,以天干地支符
号作为演绎的工具,来推论气象、物
候及病候变化,探索自然现象与生命
现象的共有周期规律,从而寻求疾病
的发病规律及相应的防治方法的理论。
知 常 达
天之常 天之变 人之常 人之变
变
运 气 学 说
土。中见金运。火生土。天政布。湿气降。 地气腾。民病身重胕肿。胸腹满。宜治太阴 之客。以甘补之。以苦泻之。以甘缓之。
乙未岁四之气。主气太阴湿土。客气少阳相
火。中见金运。民病腠理热。血暴溢。疟。 心腹满。热。胪胀。甚则胕肿。宜治少阳之 客。以咸补之。以甘泻之。
乙未岁五之气。主客气均为阳明燥金。气与
(4)湿温
多发于夏秋之间。有外受之湿与内伤之湿。
若为外受之湿,从雨露或从地气潮湿所得,
皆着于肌表,当用解肌法微发汗。若为内生 之湿,乃从饮食所得,过食膏粱厚味,甜腻 水果,皆能内生湿热,当分三焦论治。
上焦湿温
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苔白不渴,胸闷不
饥,面色淡黄,午后热盛,状若阴虚,但脉 弦细濡。 治法:通阳利湿+解表组穴 手法:一窝风,外劳宫,风池,清补脾,清 小肠,运内八卦
运气学说
五运是指木、火、土、金、水五行的运行规 律。 六气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化。
1、五运概念的形成
五运概念的产生是以五行概 念及其学说为基础的。五行在天 地间运动的时相变化便是五运。 即木运、火运、土运、金运、水 运。
2、六气概念的形成
《左传· 昭公元年》载:“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征 为五声,淫生六疾。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 《庄子-逍遥游》说:“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成玄 英疏引李颐 曰:“平旦朝霞,日午正阳,日入飞泉,夜半沆瀣,并 天地二气为六气也。”
厥阴风木的概念是阴尽阳生,所以定为一年之始。这时的气候特点是地气返暖, 万物萌动,“木”表示生发,“风”除了显示多风,还表示多变化而不稳定,称 为“善行而数变”。
少阴君火的概念是阴气收敛,阳气始至。气候特点是温而不热。“君火”与 “相火”相异,“君火以明,相火以位”,是取类比象的表述。“君火”时如君 临天下,光明普照,热多在形而少在实;一到“相火”,就如同宰相治国,才是 实热。 少阳相火的概念是阳气正当少壮。气候特点是日渐炎热,而且火旺携风,所 以常有风气相助。 太阴湿土的概念是至阴返阳,阳气在外,暑热夹湿,土育化万物。气候特点 是雨多湿盛。 阳明燥金的概念是阳藏秋窗,是月照窗棂之意,喻阳气收敛,热随秋去,金 为肃杀之气。气候特点是天干气燥,寒霜渐临。 太阳寒水的概念是至阳返阴,阳气收内,水沉于下。气候特点是天寒地冻。
1
禀赋及体质倾向多由五运推演而来
辛年之人(1):肾水不足,湿乃大行(脾胃),藏气不政(肾),大风暴发(肝),好 发,脾胃,肝,肾疾病 壬年之人(2):风气流行(肝),脾土受邪(脾),金气来复(肺),好发肝胆,脾、 肺疾病 癸年之人(3):心火不足,寒乃大行(肾),长政不用(心),复则埃郁(脾)好发心 小肠,肾、膀胱、脾疾病 甲年之人(4):湿土有余,湿气流行,肾水受邪(肾),木气来复(肝),好发脾胃, 肝,肾疾病 乙年之人(5):肺金不足,炎火乃行(心) ,收气乃后(肺),寒雨暴至(肾),好发 肺肠,肾,心疾病 丙年之人(6):肾水有余,寒气流行,心火受邪,脾土来复,好发肾膀胱、心、脾疾病 丁年之人(7):肝木不及,肺燥大行,肝木失政,火暑流心,好发心,肝,肺系疾病 戊年之人(8);心火有余,肺金受刑,肾水煎熬,好发心,肺,肾系疾病 己年之人(9):脾湿不足,肝木疏泄,肾水流行,肺金来复,好发心,肝,肾系疾病 庚年之人(0):肺燥流行,肝木克伐,心火不济,好发心,肺,肝系疾病。
中焦湿温
呕吐,泄泻,不食,不饥,小便短黄,时腹 自痛,口渴不欲多饮。舌苔白厚,或黄腻, 脉濡。 治法:健脾祛湿组穴+止泻组穴+止吐组穴 手法:清补脾经,清补大肠,清小肠,清板 门清胃,四横纹,运内八卦,推天柱骨,顺 摩腹,天枢,捏脊
下焦湿温
外阴瘙痒,湿疹,小便短赤,大便秘结或者
泄泻,口干口渴,烦躁,睡眠不安,舌苔花 剥,脉细数 治法:清热利湿 手法:清补脾,清大肠,清小肠,清天河水, 退六腑,水底捞明月,清心平肝,小天心, 五指节
运同。又得其位。惨令巳行。寒露下。霜乃 早降。草木黄落。寒气及体。民病皮腠。宜 调阳明之客。以酸补之。以寒水。金 生水。寒大举。阴乃凝。水坚冰。阳光不治。 感於寒。则病人关节禁固。腰脽痛。寒湿持 於气交而为疾也。宜调太阳之客。以苦补之。 以咸泻之。以苦坚之。以辛润之。
下一页
干支配运气歌诀
甲己化土乙庚金
丁壬化木水丙辛 戊癸化火为五运 五运阴阳仔细分
子午少阴君火 丑未太阴湿土 寅申少阳相火 卯酉阳明燥金 辰戌太阳寒水 巳亥厥阴风木
2015年
2015年是乙未(羊)年
岁运金=====金运不及, 司天为太阴湿土,在泉为太阳寒水。
治法:芳香温散和解,不可辛凉或苦寒 手法:一窝风,外劳宫,风池,寒甚加推三关 头痛加祛风止痛一组穴:运太阳穴,揉风池穴,外关 呕吐加止吐一组穴:清板门,推天柱骨,中脘 泄泻加止泻一组穴:(清)补脾,清(补)大肠,推 箕门
外寒里热
治法:两解法,即解表清里 手法:一窝风,外劳宫,风池,四大手法,清 天河水,推脊,合谷,曲池,挤捏天突穴
天干共有十个字数,顺序为 甲(4)、乙(5)、丙(6)、丁(7)、戊(8)、 己(9)、庚(0)、辛(1)、壬(2)、癸(3)。
地支共有十二个字数,顺序为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 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戍(狗)、亥(猪)。
2015年为乙未年
乙未岁初之气。主客气均为厥阴风木。木当其位。 民病血溢。筋络拘强。关节不利;身重筋痿。宜调 厥阴之客。以辛补之。以酸泻之。以甘缓之。
乙未岁二之气。主客气均为少阴君火。中见
金运。二火得位。而胜金运。其病温厉盛行。 远近咸若。宜调少阴之客。以咸补之。以甘 泻之。以酸收之。
乙未岁三之气。主气少阳相火,客气太阴湿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六气分治,司天地者,其至何如?” 岐伯曰:厥阴司天,其化以风;少阴司天,其化以热;太阴司天, 其化以湿,少阳司天,其化以火;阳明司天,其化以燥;太阳司天, 其化以寒。”
干支甲子
干,个也,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个数字称为 十干。古人用之以计算天日的号数,日为阳,故称十干为十天干。 支,分也,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 十二个数目字称为十二支。古人用之以计月成岁,月为阴,故称十二支为 十二地支。干支相合,谓之甲子。(天干起于甲,地支起于子)。
气数 初气 二 三 四 五 六 (在泉左间气)(司天左间气)(司天气)(司天右间气)(在泉右间气)(在泉气) 主气 厥阴风木 少阴君火 少阳相火 太阴湿土 阳明燥金 太阳寒水 客气 厥阴风木 少阴君火 太阴湿土 少阳相火 阳明燥金 太阳寒水 客主 同气 同气 主生客 客生主 同气 同气 加临 相得 相得 相得 相得 相得 相得
流行性乙型脑炎
1957年石家庄发生了流行性乙型脑炎,当时中医辨 证为“暑温”,用白虎汤治疗,疗效很好。 1961年北京地区又流行了流行性乙型脑炎,但是再 用加味白虎汤治疗疗效不好。 请蒲辅周老诊治,蒲老说这年是庚子年,按照庚子 年,天干地支一推,这年实际应该是雨水湿热多, 在治疗上就应该化湿清热,结果疗效很好。
(2)温毒
症见微恶风寒,咽痛或者不痛,耳前后肿,
颊肿目赤,甚则头面全肿,耳聋,眼不能开, 脉象多浮沉俱盛,俗名大头瘟毒。 治法:清热逐秽解毒 手法:清热解毒组穴:清天河水,退六腑, 耳尖放血或者大椎放血
(3)暑热
治法:热重者,热,渴,汗出,脉洪大, 宜清热祛暑,清天河水,退六腑,推脊 等穴,若乏力,口渴甚,脉芤,宜益气 养阴,加二马,三阴交,涌泉,补脾, 太溪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