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煤地下矿山
重大隐患及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非煤地下矿山重大隐患
1.1采空区隐患
矿产资源地下开采留下了大量的采空区,特别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矿业开采秩序较为混乱,非法、无规划的乱采滥挖在一些国有矿山周边留下了大量的不明采空区是影响矿山安全生产的最主要的危害源之一。
1.1.1金属矿采空区隐患
邯邢局西石门矿区、沙河綦村矿等许多矿山因民采矿点大量无序开采留下大量的采空区,致使矿山开采条件恶化,造成矿柱变形破坏,相邻作业区采场和巷道维护困难等地压现象,同时引发大面积冒落和岩移,引起地表塌陷,空区突然垮塌的高速气浪和冲击波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破坏,采空区老窿的积水,形成突水隐患等,给矿山生产和安全带来严重影响。
采空区的治理难度大、费用高,往往涉及到重新征地、拆迁建构筑物及公路、铁路甚至河流改道等问题。
对现在公共安全和矿山开采仍然产生巨大影响。
1.1.2非金属矿采空区隐患
隆尧双碑及邢台县石膏矿区经过长期大规模开采,形成了大量的采空区未作处理,有的矿山采空区达数万平方米。
大面积采空区给矿山生产带来极大地安全隐患,采空区顶板一旦大规模突然垮塌,有的会迅速波及地表,造成井上井下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会带来灾难性事故。
比较典型的有:2003年11月10日晚9时左右,河北隆尧县邢
隆石膏矿发生采空区塌陷事故,地表塌陷面积估算约6万m2,导致5人被埋;2005年11月6日19时40分,河北邢台县会宁镇尚汪庄康立石膏矿发生采空区坍塌事故,直接塌陷区直径约60m,波及范围约600m×800m,造成33人死亡,4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800万元的特大事故。
个别石膏矿地表围岩错动范围内,存在建筑物和水坑。
在没有修改设计情况下,改变采矿方法和生产工艺。
对新采矿方法缺少论证依据。
已经危及矿山生产和周边公共安全。
1.2水害隐患
1.3坍塌、片帮冒顶隐患
2. 矿山企业层面存在的安全生产管理问题
2.1安全生产组织体系方面
多数矿山建立了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了安全管理人员,但没有形成从上到下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安全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匮乏,不懂矿山专业知识和如何避灾。
有的甚至没有班组建制,造成无序管理。
2.2安全生产目标、计划方面
多数矿山没有自己的安全生产方针,没有年度计划、没有目标,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随意性。
2.3安全生产制度体系方面
制度很多,执行起来可操作的少。
多数矿山三项制度不系统、不完善不健全,安全管理缺乏系统性、时效性、全面性。
多数束之高阁,员工无法获取,基层员工一问三不知。
安全管理缺少针对性。
没有针对所有的作业活动制定具体的岗位作业标准、流程和安全措施,没有
做到各岗位规范操作和全方位控制。
(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没有层层制定、层层分解,更没有落实到班组,形同虚设。
(2)安全管理制度,不切合矿山实际,抄袭现象严重,应付差事。
(3)安全操作规程,不健全,没有共同安全规程守则,作业程序不清晰、作业人员不熟悉操作规程、甚至念不下来,有的矿山特殊工种没有安全操作规程。
2.4安全教育培训方面
员工培训不全面、针对性差。
负责人对法律法规和矿山安全知识了解不多,对上级下发的文件不看、不学。
从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素质低,80%是农民工,缺乏最基本的安全常识,专业技术人员匮乏,既不重视,也不开展培训。
沙河市,85.7%非煤矿山负责人和管理人员不懂基本开采知识,不知道《规程》和“三项制度”。
有的矿山技术顾问不熟悉不懂绘图、将回风巷道布置在采空区及错动带内、随意改变采矿方法等。
主要表现在:
(1)这是全国普遍存在的问题,安全教育培训走过场,为了取证而发取证。
(2)矿山培训对象不明确,班组安全教育走过场,有的甚至只有矿级教育,其他如采区、班组教育就没有。
(3)矿山培训内容没有针对性,三级教育内容千篇一律、没有针对性,不知道矿级、采区、班组应讲什么。
2.5安全生产现场管理方面
安全管理随意性。
对安全生产工作从思想上认识不够,政府抓得
紧时动一动,抓得松时停一停,安全管理不全面、漏洞多、随意性较强。
隐患排查整改不到位,上级检查时突击一下,文明生产状况极差。
三违现象严重。
2.6安全设施、技术装备方面
安全生产技术装备水平低,本质安全程度不高。
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对检查出的隐患不予整改,
安全投入资金没有按规定提取,使用不规范。
有的甚至分不清那些项目列为安全投入资金支持,做不到专款专用。
2.7应急救援方面
对应急管理工作重视不够,抄预案;无制度、机构和人员;。
多数矿山有综合应急预案,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不切实际、可操作性差,一线人员无法获取,对预案不了解,不知应急程序。
预案缺失或缺乏可操作性;应急资源不足(应急专家库、救援物资、设备等不全);应急培训力度不够,无演练或演练走过场等。
3.金属矿山存在的安全生产问题
3.1临城县
(1)5家铁矿山均经多年开采,形成的采空区均没有处理。
一旦采空区发生大面积坍塌,将给矿山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采空区的存在是铁矿山存在的最大安全隐患,也是安全监管的重点。
(2)井下通风效果总体不理想。
矿山开采的污风不能及时排出地表,能够引起炮烟中毒等,存在安全隐患。
(3)矿山的顶底板总体较稳固,矿山采用房柱法开采时,其矿房暴露面积总体偏大,遇有裂隙、小断层等有可能造成冒顶、偏帮,
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3.2内丘县
(1)五家铁矿山均经多年开采,形成的采空区没有处理。
一旦采空区发生大面积坍塌,将给矿山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采空区的存在是地下矿山存在的最大安全隐患,也是安全监管的重点。
(2)井下通风效果总体不理想。
矿山开采的污风不能及时排出地表,能够引起炮烟中毒等,存在安全隐患。
(3)全县5家非煤地下矿山中有3家长期处于停产状态,其管理、生产、安全等系统已不完善,如果恢复生产和基建,各个系统必须重新建立。
(4)长期停产的矿山生产及安全设施已经损失殆尽,矿山要恢复生产及基建其设施必须全部更新。
4.非金属矿山存在的安全生产问题
4.1隆尧县石膏矿区
(1)在地表围岩错动范围内,存在建筑物和水坑。
(2)有的石膏矿原来形成的采空区没有处理。
(3)各矿采用燃油铲车装矿,通风效果不好,有害气体检测不到位。
(4)多数矿山没有建立地面塌陷观测档案。
(5)在没有修改设计情况下,改变采矿方法和生产工艺。
对新采矿方法缺少论证依据。
(6)多数特工证已到期。
(7)采用包工队进行生产的安全管理责任不明,换人频繁,管理混乱。
4.2临城县石膏矿
(1)石膏矿原来形成的采空区均没有处理。
一旦发生采空区大面积坍塌,将给矿山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此采空区是石膏矿存在的最大安全隐患。
(2)井下通风效果总体不理想。
(3)矿房暴露面积加大,留设的矿柱较少。
(4)运输巷道有穿过采空区的情况,且断面较大。
(5)原设计留设的保安矿柱有超采现象。
(6)矿块缺少规划,布置不尽合理。
(7)在地表围岩错动范围内,有零星建筑存在。
5.政府层面安全生产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1)过多依赖专项整治、集中排查、会议布置、下达命令等安全要求提得多,方法提的少;
(2)普遍存在“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现象:出现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或是发生事故后,组织调查组根据事故性质分析原因,整改,处罚。
这种治标不治本,被动救灾、事后处理整治的管理模式,在短期内对安全生产有推动作用,但很难从源头上遏制事故的发生。
(3)中国式的安全培训,只要交钱就可以拿证,甚至代考;
(4)矿山安全监管人员所学专业不对口,而真正懂矿山专业、知道如何开展非煤矿山监管工作的人员严重缺乏。
(5)政府对企业开展应急培训与应急演练工作缺乏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