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易错(难)单元测试题(A卷)附答案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选择题1.下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
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B.该反应中反应物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2C.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D.该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2.甲烷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甲烷氧气水二氧化碳X反应前质量3.211.2000/g反应后质量007.2 4.4待测/g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X不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反应后X的质量为2.8gC.X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D.反应中甲烷与氧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4:7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镁条的质量等于它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B.蜡烛燃烧时逐渐变短,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D.12 g碳和16 g氧气反应,可生成28 g二氧化碳4.在化学反应2A+B2=2AB中,A 与B2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现将6g A和8g B2充分反应,则生成AB的质量是A.12g B.11g C.9g D.14g5.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物质X Y Z W反应前的质量(g)211616反应后的质量(g)18m611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C.m=1 D.反应后容器中Z与Y的质量比为1:6 6.浓盐酸跟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会产生一种黄绿色的有毒气体,该气体可能是A.Cl2B.H2C.NH3D.HCl7.将一定量xFeSO4•y(NH4)2SO4•6H2O晶体加入到过量NaOH溶液中,加热生成NH30.85g(假如生成NH3的全部逸出),过滤、洗涤、灼烧,得Fe2O3固体2.0g.则x,y 的关系正确的是()A.x:y=1:1 B.x:y=1:2 C.x:y=1:4 D.x:y=2:18.红磷在密闭容器(含有空气)内燃烧,容器内有关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A.B.C.D.9.2018 年 10 月 28 日,我国首艘国产航母第三次试海成功。
用到的金属钛主要通过下列反应制得:①2FeTiO3+6C+7Cl2═2X+2TiCl4+6CO,②TiCl4+2Mg═Ti+2MgCl2.则 X 的化学式为()A.FeCl3B.FeCl2C.Fe2O3D.FeO10.在一密闭容器内有M、N、Q、R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待测物质N的质量为22g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反应中M、N、Q、R四种物质质量比为9:37:80:11111.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为64B.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为18gC.参加反应的甲物质的质量为46g D.丙物质一定作催化剂12.三位科学家因“分子合成器”分享2016诺贝尔化学奖,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B.同种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C.化学变化中分子的个数一定发生改变D.分子的质量一定大于原子的质量13.闽西盛产杨梅。
杨梅中含有丰富的叶酸,对防癌抗癌有积极作用,其化学式为C l9H l9N7O6.下列有关叶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叶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1gB.叶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氢元素的质量分数C.叶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质量比为19:19:7:6D.叶酸由19个碳原子、19个氢原子、7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14.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见下表反应后的质量(g)待测15084依据上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待测值为22C.生成A和B的质量比为22:9D.D物质是该反应的反应物15.观察图片,结合已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的物质都是化合物B.反应后的粒子一定是水分子C.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一定发生变化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一定发生变化16.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的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不正确的是()物质X Y Z W反应前的质量211616(g)反应后质量(g)17m611A.物质Y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该反应为分解反应C.反应后Z和Y的质量比为6:1D.反应的Z和W的质量比为2:117.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数目均不变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比是1:2D.该反应的生成物均为氧化物18.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表示四种不同的元素B .丁表示的是阴离子C .甲、丙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D .乙元素在化合物通常中显+1 价19.A 、B 、C 三种物质各15g ,它们化合时只能生成30g 新物质D 。
若增加10gA ,则反应停止后,原反应物中只剩余C 。
根据上述条件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第一次反应停止后,B 剩余9g B .第二次反应后,D 的质量为50g C .反应中A 和B 的质量比是3:2 D .反应中A 和C 的质量比是1:1 20.合成尿素的化学方程式为:CO 2+2X 一定条件CO (NH 2)2+H 2O ,X 的化学式为( )A .NH 3B .N 2H 4C .HNO 3D .NH 3•H 2O21.下列关于反应C+2H 2SO 4(浓)===CO 2↑+2X↑+2H 2O 的分析,正确的是 A .X 的化学式为SO 3B .X 的水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C .CO 2和X 的质量比为11:16D .碳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由0价变为+4价 22.金属单质M 与非金属单质硫发生如下反应为2M + SΔM 2S 。
甲、乙二组学生在实验室分别进行该实验,加入的M 和硫的质量各不相同。
充分反应后,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则M 的相对原子质量是M 的质量/S 的质量/ gM 2S 的质量/ g甲6.02.57.5乙7.01.57.5A .64B .56C .39D .2323.3.0g 某物质完全燃烧后生成4.4gCO 2和1.8g 水.则对该物质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A .该物质只含碳、氢元素B .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 .该物质由碳、氢、氧元素组成D .该物质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124.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 .元素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C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D .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A+B=A 2B25.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
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gB .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1C .发生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2:3D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26.如图表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 .反应物甲的质量等于生成物丁的质量C .甲和丙均为有机物D .甲的化学式为C 2H 227.某纯净物3g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 二氧化碳和5.4g 水。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纯净物中含有C 、H 元素,不含O 元素 B .该反应中2O 和2CO 的质量比为14:11 C .该反应中2O 和2H O 的分子数之比为7:6 D .该纯净物中C 、H 原子的个数比为1:428.把一定质量的a ,b ,c ,d 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质abcd反应前的质量(g)6.4 3.2 4.0 2.8反应后质量(g) 5.2X7.2 2.8A.a和c是反应物B.d一定是催化剂C.X=2.0g 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29.在反应2A+5B═2C+4D中,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若2.6g A与B完全反应后,生成8.8g D.则在此反应中B与D的质量比为()A.4∶9 B.8∶1 C.10∶11 D.31∶44 30.40%的甲醛(CH2O)溶液被称为福尔马林。
工业上可用甲醇(CH2O)氧化得到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参加反应的A与B的分子个数比为2:1B.生成C与D的质量比为15:18C.40%的C溶液能使蛋白质凝固变性D.其中A、C、D属于化合物【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选择题1.D【解析】试题分析:A、所以的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错误,B、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中反应物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错误,C、反应前是两种单质,元素的化合价为0,反应后是化合物,故各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错误,D、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正确,故选D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基本类型,元素的化合价规律2.C【解析】A、X的质量在反应后增加,故X为生成物,不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故错误;B、参加反应的甲烷和氧气的质量为3.2g+11.2g=14.4g,生成物的质量为7.2g+4.4g+a=14.4g,故a=2.8g;故错误;C、3.2g甲烷中氢元素的质量为:3.2g×416×100%=0.8g,则碳元素的质量为:3.2g-0.8g=2.4g;7.2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7.2g×218×100%=0.8g,故X中不含有氢元素,4.4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4.4g×1244×100%=1.2g;故X中应含有2.4g-1.2g=1.2g碳元素,又因为X的质量为2.8g,故X中应含有1.6g氧元素,X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g:1.6g=3:4;故C正确;D、由C中计算可知,X中应含有1.6g氧元素,X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g:1.6g=3:4,则推测X为CO,故化学方程式为:4CH4+7O28H2O+2CO2+2CO;故反应中甲烷与氧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4:7,故D错误。
3.C【解析】试题分析:A.镁条的质量与消耗的氧气的质量和等于它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
错误。
B.蜡烛燃烧时逐渐变短,是因为其中的C变为CO2气体,其中的H元素变为H2O蒸汽逸出,逸出是符合质量守恒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