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树木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一)课程性质和特点园林树木学是园林专业必修课,属专业基础课。
园林树木学是一门是研究园林树木的系统分类、生物学和生态特性、观赏价值、园林应用的一门学科,实践性很强。
园林树木学也是系统研究园林树木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观赏特性和园林应用的一门应用基础科学。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园林树木分类的基本原理和识别的基本方法;掌握园林树木选择、应用、评价等方面的基本技能。
在专业基础理论课的基础上,深入理解园林树木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园林树木的选择与配置、栽植与养护技术。
提高园林树木树种识别,栽培养护管理及园林应用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
为进一步学习有关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使用《园林树木学》作为教材,本课程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绪论、总论、各论。
1. 了解植物学分类和实用分类系统的基本要点;掌握园林树木分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常见园林树木的主要识别特征、习性和观赏特性。
理解园林树木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3. 学会综合运用园林树木的配植原则。
根据环境和景观要求,正确选择园林树木,做出合理的配植。
4. 了解园林树木规划的原则和掌握树种调查基本方法。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园林树木学》是一门以多个学科为理论基础的综合性专业课程,需要在学习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土壤肥料学等专业学科的基础上展开学习。
同时,本课程与园林规划设计、景观学、园林工程、生态学、园林美学林业气象学、美术、大学语文等课程联系紧密,将其有机结合,有助于提高从事园林树木应用的能力和水平。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绪论(一)课程内容本部分介绍了我国园林树木种质资源的特点及相应的保护与利用;我国园林树木资源的开发情况;园林树木学的相关概念与园林树木营养和生殖形态、地理分布和园林树木造景。
园林树木的种质资源,园林树木的作用。
(二)学习要求了解园林树木种质资源。
理解我国园林树木种质资源的特点。
识记园林树木种质资源保护的内容。
理解园林树木种质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方法。
识记园林树木、园林树木学。
园林树木种质资源的利用。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我国园林树木种质资源的特点,我国园林树木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园林树木及园林树木学的概念。
第一篇总论第一章园林树木的分类(一)课程内容本章介绍了(1)植物分类学的方法,包括自然分类系统的原则;植物命名法;自然分类系统中各主要系统的特点。
(2)园林建设中的分类法,包括依树木的生长类型、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观赏特性、在园林绿化中用途、生产中的主要经济用途、施工及繁殖栽培管理方面的分类。
(二)学习要求识记植物命名法。
理解依树木的生长习性分类、园林用途分类、观赏特性分类。
识记种、变种、亚种、变型及品种的概念。
理解种、变种、亚种、变型及品种。
识记检索表的类型。
理解检索表的编制方法,学会检索表的编制。
了解恩格勒系统、哈钦松系统、塔赫他间、克朗奎斯特系统的观点。
识记园林建设中的各种分类法。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植物命名法、自然分类法。
种、品种的概念及其内涵,检索表的编制。
恩格勒系统、哈钦松系统、塔赫他间、克朗奎斯特系统的观点。
园林建设中的各种分类法。
第二章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一)课程内容本章着重介绍园林树木生长发育规律中的生命周期、年周期、各器官的生长期发育以及树木的整体性及其生理特点。
(二)学习要求掌握园林树木生命周期中的变化规律,实生树与营养繁殖树的生命周期特点,各发育阶段的差异。
识记树木的物候期及其观测法。
理解树木根、枝条的生长与骨架形成的规律。
了解叶与叶幕的形成;树木花芽分化及树木开花的过程机理;坐果与果实的生长发育规律。
掌握树木各部相关性及生理特点。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识记树木的生命周期过程规律,实生与营养繁殖树的差异性。
识记树木的物候及观测法。
掌握树木各器官的生长发育机理,树木各部分相关机制及生理特点。
第三章园林树木的生态习性(一)课程内容本章着重介绍了与园林树木相关的各生态因子,包括:温度、水分、光照、空气、土壤、地形地势、生物因子。
阐述了植物的垂直与水平分布规律,概述了城市环境概况。
(二)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温度、水分、光照、空气、土壤、地形地势、生物因子对园林树木生长发育、分布以及形态的影响。
了解园林植物因垂直海拔与水平上面的分布,城市环境的特点以及对园林树木生长的影响。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识记温度与植物的分布,变温对植物的影响。
植物对不同水分形态的适应性和耐受性(耐旱、耐涝树种)。
由于水分起主导因子而形成的植物生态类型。
识记日照长短对植物的影响;长短日照植物的概念;城市习见空气中的污染物质和抗烟毒树种。
识记依土壤酸碱度而分的植物类型;依土壤含盐量而分的植物类型;依土壤肥力而分的植物类型;水平与垂直分布的概念与关系;城市环境与园林树木生长及应用的关系。
第四章园林树木群体及其生长发育规律(一)课程内容本章着重介绍了植物群体及其在园林建设中的意义,植物的生活型与生态型,植物群体的组成结构,植物群体的分类与命名,群体的生长发育和演替。
(二)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植物群体在园林建设中的意义,各类植物的生活与生态型。
认识到自然与栽培群体在组成结构上的差异,植物群体生长发育和演替的全过程。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识记植物群体的概念,植物的生态与生活型,自然与栽培群体组成结构的差异,植物群体的分类与命名,植物群体生长发育和演替的全过程,植物群体在园林建设中的应用。
第五章园林树木对环境的改善和防护功能(一)课程内容本章讲解了园林树木在空气质量、温度方面、水分、光照、声音方面对环境的改善作用。
介绍了园林树木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监测大气污染等方面的对环境的保护作用。
(二)学习要求了解园林树木对环境改善作用的机理,园林树木对环境的保护作用原理。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识记园林树木在空气质量、温度方面、水分、光照、声音方面对环境的改善作用,在各方面起作用的主要代表性树种。
掌握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监测大气污染等方面的对环境的保护作用的主要园林树木树种。
第六章园林树木的美化功能(一)课程内容本章着重介绍了园林树林美化功能、其意义与特点。
园林树木在树形、叶、花果实,枝干、树皮、根等方面及其观赏特性。
阐述了园林树木的意境美。
(二)学习要求通过学习本章内容,了解园林树林美化功能、其意义与特点;针叶树与阔叶树在树形上差异;掌握园林树木在叶的大小、形状、质地、色彩上的观赏特性。
园林树木在花形、花的芳香、花相理论方面的观赏特性。
认识到园林树木在果实的形状、色彩以及对生物的诱引力方面的观赏性。
了解园林树木在果实,枝干、树皮、根等方面及其观赏特性以及在分类识别上的辅助作用。
领悟到园林树木在联想方面的意境美、抽象美。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识记园林树林美化功能、其意义。
熟练掌握园林树木在叶的大小、形状、质地、色彩上的观赏特性;园林树木在花形、花的芳香、花相理论方面的观赏特性;园林树木在果实的形状、色彩果实,枝干、树皮、根等方面及其观赏特性以及在分类识别上的辅助作用;深刻理解园林树木在联想方面的意境美。
第七章园林树木的生产功能(一)课程内容本章介绍了园林树木生产功能的意义及其特点。
园林树木在果品、淀粉、菜用、油脂、纤维、芳香油、鞣料、橡胶、树脂树胶、药用、饲料、用材等方面的经济用途及其相关树种。
(二)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到园林树木生产功能的意义及其特点,园林树木的各类经济用途,掌握各类经济用途的主要树种。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识记园林树木生产功能的意义及其特点,园林树木的12类主要经济用途,每类经济用途的主要树种。
第八章园林树木的配置(一)课程内容本章讲解了园林树木的配植原则、配植的方式以及配植的艺术效果。
(二)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园林树木的配植原则,掌握园林树木的平面及景观配植的方式,领悟到配植的艺术效果。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识记园林树木配植的原则,掌握并能应用配植的方式。
深入领会到配植的艺术效果。
第九章园林树木的栽植(一)课程内容本章了介绍园林树木栽植的概念、栽植成活的原理、讲解了栽植的季节、技术及大树移植。
(二)学习要求通过学习,了解园林树木栽植的概念、懂得栽植成活的原理、熟悉在我国各地区适宜栽植的季节;掌握栽植技术特别是大树移植的技术。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识记园林树木栽植的概念、栽植成活的原理。
熟悉各地区适宜栽植的季节;牢固掌握栽植和各项技术特别是大树移植技术。
第十章园林树木的修剪与整形(一)课程内容本章着重介绍了园林树木修剪整形的意义及原则,讲解了修剪整形的时期、方法及注意事项。
对各类园林用途的树木的修剪整形做了详细的阐述。
(二)学习要求通过学习本章,理解园林树木修剪整形的意义及原则,掌握修剪整形的时期、方法及注意事项。
熟悉松柏、庭荫、灌木、植篱、桩景、藤木等各种园林用途树木的修剪整形方法和技术。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识记园林树木修剪整形的意义及原则、修剪整形的时期、方法及注意事项。
熟练掌握松柏、庭荫、灌木、植篱、桩景、藤木等各种园林用途树木的修剪整形方法和技术。
第十一章园林树木的土、肥、水管理(一)课程内容本章介绍了土、肥、水的管理方法,在土壤管理方面主要包括生长地的土壤条件、整地、土壤改良及管理;树木的施肥方面主要包括树木的施肥、肥料的用量、施肥的方法;树木的灌水与排水包括灌水与排水的原则及方法。
(二)学习要求了解园林树木生长地土壤的类型,掌握树木栽植前的各种整地方法以及土壤改良及管理的措施;掌握园林树木施肥时的注意事项(如树木不同物候期的需肥特性、树木吸肥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及肥料的特性等),基肥和追肥的施用时期,决定施肥量的原则与施肥量;掌握园林树木灌水与排水的原则;掌握灌水的时期、方式和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园林树木土壤的土壤管理方法和措施;树木施肥的方法;树木排灌水的原则及方法。
第十二章园林树木的其他养护管理(一)课程内容本章介绍了自然灾害(冻害、干梢、霜害、风害、雪害和雨凇)及其防治方法;园林树木的保护和修补原则及树干伤口治疗、补树洞、吊枝和顶枝以及涂白的方法。
(二)学习要求了解造成树木冻害的因素,掌握树木冻害的表现以及冻害的防治措施,干梢的原因及防治措施,霜害的特点及防霜措施,以及风害、雪害和雨凇对树木的影响及防治措施;掌握树木树体保护与修补的具体措施。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园林树木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树木树体保护和修补的具体措施。
第十三章古树、名木的养护与管理(一)课程内容本章介绍了古树名木的养护和管理方面的内容,包括保护古树名木的意义,古树衰老的原因及其养护管理的技术措施(调查、登记、存档和复壮养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