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专项练习(含答案) (621)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专项练习(含答案) (621)

人教版初中物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测试卷
一、选择题
1.(2分)关于声现象不正确的说法是:()
A.只要物体在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听到声音一定有物体在振动;
C.一般说来声音在固体中比液体中传播得快;
D.声音的传播要介质.
2.(2分)小平在高处用望远镜眺望,他看到了远处有一位铁匠在工作。

若铁匠以每秒一次的快慢节奏锻打铁块,在他看到铁匠最后一次锻打铁块的同时听到了打击声,随后还听到了两次打击声。

则铁匠与小平的距离约是:()
A.240m ; B.480m ; C.680m ; D.1020m.
3.(2分)风吹树叶沙沙响,此时的发声体是:()
A.风; B.空气; C.树叶; D.以上都是.
4.(2分)下列描述的四种光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A.小孔成像
B.插入水中的筷子好象弯折了
C.放大镜看报纸
D.水中倒影
A
5.(2分)一只电铃放在玻璃钟罩内,接通电路,电铃放出声音,当用抽气机使玻璃罩内的空气成为真空,则:()
A.电铃的振动停止了B.电铃继续振动,但听不到声音
C.电铃的声音比原来更加响亮D.电铃停止振动,但能听到声音。

6.(2分)人耳要能区别回声,则回声到达人耳要比原声晚()
A.0.1s B.0.1s以上C.0.1s以内D.以上说法都正确.
7.(2分)声音在空气、煤油、水和铁中传播相等的距离,所用时间最少的是在()A.水中B.空气中C.铁中D.煤油中
8.(2分)下列过程中利用声波来传递信息的是()
A.电视信号发射
B.X光透视.
C.B超体检
D.红外线监测森林火灾
9.(2分)据报道,“神舟七号”的宇航员将走出太空舱,在舱外他们之间的交流必须用电子通信设备其原因是()
A.用通信设备对话是为了方便
C.太空中噪声太大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D.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播
10.(2分)手拨琴弦,便能听到悦耳的声音,作为声源的物体是:()
A.手指B.琴弦C.空气D.弦柱
11.(2分)“掩耳盗铃”者是采取了下列哪种途径来减小声音的()
A.在声源处B.在传播过程中
C.在人耳处D.以上答案都不对.
12.(2分)用手指堵住双耳,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能听到自己的讲话声B.只能听到别人的讲话声
C.自己和别人的讲话声都能听到D.自己和别人的讲话声都听不到.
二、多选题
13.(0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水结冰时一定向外界放出了热量
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生成的
C.汽化现象只能在一定温度下进行
D.水在98℃时可以沸腾
14.(0分)将开通的手机放入抽尽空气的真空罩中,拨打该手机号码,可以看到该手机已接通,但却听不到该手机的铃声.这一现象可以表明()
A.声音的传播速度较慢 B.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很大
C.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D.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评卷人得分
三、填空题
15.(3分)悠扬的琴声靠的是琴弦的_________;将要上钩的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或脚步声吓跑,表明__________________能够传声。

16.(3分)为探究声音的反射与吸收特点,小明同学进行实验研究.
(1)在玻璃圆筒内垫上一层棉花,棉花上放一块机械表,耳朵靠近玻璃圆筒口正上方l0cm 处,能清晰地听见表声,表声是通过传播的.
(2)当耳朵水平移动离开玻璃圆筒口一段距离后,如图(甲)所示位置,恰好听不见表声.
(3)在玻璃圆筒口正上方10 cm处安放一块平面镜,调整平面镜的角度直到眼睛能从镜面里看到表,如图(乙)所示,则∠AOB是该光路的(入射角/反射角).此时耳朵又能清晰地听见表声了,说明声音(能/不能)像光一样反射.
(4)用海绵板代替平面镜,听见的声音明显减弱,说明海绵板吸收声音的能力(强/弱)于玻璃板.
17.(3分)三水森林公园,环境幽静、鸟语花香。

早晨,在公园漫步,松涛声、鸟语声、潺潺流水声,令人心旷神怡,这些声音都是由于物体的________而产生的。

18.(3分)把一个闹钟放在一个抽成真空的密闭的玻璃柜中,能看见闹钟的振锤在打铃,但却听不到铃声。

这个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
19.(3分)北京天坛里能够产生奇妙的声学现象的建筑物有回音壁、三音石和圜丘。

它是我国古代建筑师利用声音的_________原理造成的音响效果。

20.(3分)击鼓时发出的声音是的振动,用嘴对着笔套吹气发出的声音是的振动。

经验丰富的检修工夜间用一根铁棒沿地面下水管排设处逐段细听,就能发现漏水的部位.这是因为。

21.(3分)甲同学在长铁管一端敲击一次,乙同学用耳朵靠近铁管的另一端,能听到两次声音,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第一次听到的声音是由_______________传播过来的。

22.(3分)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人站在离墙壁51m远的地方拍手,从拍手到声音经墙壁反射回到他的耳朵需经历 s的时间。

23.(3分)“南三听涛”是湛江八景之一,濒临浩瀚的南海,天水相连,涛声喧哗,巨浪排峰.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产生的,涛声是通过_______传到人耳的.
24.(3分)“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_______ (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大。

月宫里的嫦娥不会听到你说话的声音,因为________不能传声。

“嫦娥一号”卫星在绕月轨道上向地面传回最后一段语音“经过一年的太空遨游,我的任务已经结束……”这段语音是通过____________传回地球的。

四、简答题
25.(5分)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说出以下各种不同声音是由哪些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胡琴声、水滴入水声、蚊子嗡嗡声、口琴声
26.(5分)攀登雪山是一项极富有挑战性的体育运动。

登山运动员在攀登雪山时有一个忌讳,那就是不许高声喊叫。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7.(5分)在闪电雷鸣的时候,你能用什么方法估测电闪雷鸣处距你有多远?
28.(5分)百米赛跑时,如果终点的计时员听见起跑点的枪声才开始计时,他计得的百米成绩是12.5秒,这个成绩准确吗?为什么?
五、实验探究
29.(5分)小明、小花和小强一起在实验室做了如下几个实验:
小明把手放在喉头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花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激起水花小
强在吊着的大钟下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敲响钟后,把纸在笔尖下迅速拖过,纸上便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1)他们在探究什么问题?
(2)分析上面的实验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3)如果由你来设计一个类似的实验,你将怎样设计?
六、论述计算题
30.(6分)某部队在实弹训练演习中,用大炮瞄准飞机,开炮后经1.6秒看到飞机爆炸,再经4.8秒听到爆炸声,若空气中的声速是340米/秒,则:
(1)炮弹的飞行速度是多少? (2)飞机离炮口多远?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A
2.C
3.C
4.
5.B
6.B
7.C
8.C
9.B
10.B
11.C
12.A
二、多选题
13.C
14.CD
三、填空题
15..振动液体
16.(1)空气 (3)入射角能(4)强
17.振动
18.声音要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19.反射
20.鼓面空气铁棒比空气更容易传声
21.铁管、空气都能传声且传声速度不同铁
22.0.3
23.振动、空气
24.响度真空电磁波
四、简答题
25.答:胡琴声是弦振动而产生的,水滴入水声是水振动产生的,蚊子嗡嗡声是蚊子的翅膀振动而产生的,口琴声是簧片振动而产生的。

26.因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人在高声喊叫的同时,也引起了周围空气的振动,振动通过空气传递给了积雪层,往往会引起积雪层的振动,这样会引发雪崩的危险
27.用停表测看见闪电和雷鸣传到入耳的时间差,声音的传播速度与时间差的乘积即为距离.
28.答:百米赛跑场上记时裁判从看到发令枪冒白烟开始记时,而不是听到枪声时记时。

如果听到枪声才计时,因为光速比声速大,声音传播需要时间多,这样少计了些时间,实际成绩应比12.5秒多一些。

因此12.5秒的成绩不准。

五、实验探究
29. (3)在鼓上放几张小纸屑,敲响时,纸屑在跳动. (2)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1)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六、论述计算题
30.(1).1.6V=4.8×340 (2) s=4.8×34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