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社会工作期末考试卷(A卷)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3×5=15分)
1、C
2、C
3、D
4、C
5、B
二、多项选择题(3×5=15分)
1、ABE
2、ABDE
3、ABE
4、BCDE
5、ABE
三、判断题(3×5=15分)
1、×
2、√
3、√
4、√
5、×
四、简答题(3×5=15分)
1、简述个案社会工作的特点
个案社会工作对象的差异性和复杂性
个案社会工作方法的科学性和技术性
个案社会工作本质上是助人自助
个案社会工作过程的系统性
个案社会工作者与案主关系的专业性和职业性
2、简述问题解决学派基本理论和实施特点
第一,对问题的界定。
问题解决学派要求将问题界定为具体的、可以解决的问题。
(3分)第二,提供解决问题的新经验。
(2分)
3、简述行为治疗模式的设计评估方案
第一、A-B设计(1分)
第二、A-B-A-B设计(2分)
第三、多基点设计(2分)
五、材料分析题(20×1=20分)
(1)、B(2分)
(2)、B(2分)
(3)、社交恐怖症这是一种心理障碍,对社交恐怖症治疗的原则就是要打断案主的症状体验和反应之间的恶性循环,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三方面进行治疗。
(一)系统脱敏法(10分)
我们首先可以对案主运用系统脱敏法,系统脱敏法是目前心理学上治疗社交恐怖症的一种主要方法。
具体操作步骤是这样的:
1.身体松弛训练。
帮助案主选择一个安静的地方,让案主靠在沙发上或者靠在椅子上,让他自己的全身都处在一个最舒适的位置上,双臂自然下垂或者搁置在沙发上,深深地吸气,再缓缓地呼出……逐步放松全身的肌肉。
反复练习,直到达到“呼之即来”的可以随意放松的娴熟程度。
2.制定恐惧等级表。
根据紧张的程度给自己的恐惧对象分级记分,记分的标准就是:相处自然毫不紧张的人,比如说父母记0分;极度恐惧的比如说领导记5分(最高分);其他不同程度的恐惧对象可以根据从轻到重的程度依次记1、2、3、4分。
3.逐级脱敏。
首先在头脑中逼真地再现最低等级的刺激场面,也就是在社交场合中最低等级的使他感觉到紧张的场面,当确实体验到有些紧张的时候(主观平分在1分左右),就停止想象并且全身放松。
等到平静以后再重复上面的这一过程,如此循环,直到恐
惧完全消失以后,一级脱敏就算完成了,然后再想象更高一级的刺激场面,再放松……按照这种办法逐级上升,直到即使想到最恐惧的场面也不再感觉到恐惧为止,就完全脱敏了。
最后把这种训练迁移到现实生活中,不断练习,巩固疗效。
(二)社交技能训练(3分)
我们还可以帮助案主通过社交技能训练,来提高自我的社交能力,从而增加社交成功的体验来提高案主的自信心,最终克服社交恐怖症这种心理障碍。
1.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培养良性的自我形象和自我认识。
运用积极的言语暗示和形象暗示能减少或消除不良的自我意象。
例如,教给案主,经常在心里默默地对自己说“我是受欢迎的人”,“我一定能够做好这件事情”等等,或者在头脑中把自己想象成为一个良好的社交者,周围有很多人聚集在身边……长期进行这种积极的心理暗示,会使案主个体很少有先入为主的心理防御观念,能够心安理得坦然地出现在各种社交场合,最终使自己的言谈举止轻松自在,挥洒自如。
2.主动而热情地待人。
一个充满热情的人很容易把自己的良好情绪传染给别人,得到别人的认同。
所以要让自己变得愉快起来,经常面带微笑地面对他人;把每个人都看成是重要的任务,发自内心地他人感兴趣、喜欢他人;经常注意发现和赞美别人的优点。
3.注意学习一些社交技巧。
可以阅读一些有关的书籍,掌握一定的社交技巧,比如说注意倾听他人的谈话,学会顺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等等。
(三)改变周围环境(3分)
治疗一个人的社交恐怖症,并不是案主单枪匹马就能够顺利完成的,在这个例子中,我们也需要和他的班级、师长和家庭联系,请他们配合治疗,比如,请同学们主动和他交流,不要嘲笑他的紧张表现,并且经常鼓励他。
从外部改变他的周围环境。
通过一个良好的环境来治疗他的心理障碍,这种方法在治疗的时候是非常必要的。
特别注意的是告诉案主面对暂时的人际交往挫折的时候,不要轻易放弃、后退或者逃避,要想方设法地去克服,并且不断总结经验,给自己大气,一旦有所成功,哪怕只是一点点也要赞扬自己。
通过对成功经验的总结对自己的自信心的不断强化,使他最终摆脱社交恐怖症的困扰。
六、论述题(20×1=20分)
第一、心理分析与心理治疗理论
第二、社会系统理论
第三、沟通理论
第四、行为主义理论
第五、认知理论
第六、人文主义理论
每一得分点3分,要求能够阐述理论的主要内容。
言之成理,条理清晰加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