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石化2011-2012年第一学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科目考查卷专业班级:任课教师:姓名:学号:成绩:谈中华民主之抗日战争前言:在日益严峻的国际大环境底下,我们更应该了解历史,尊重历史,还原历史。
让后日铭记着我们先辈的共荣历史,从而警醒后人。
一、日本侵略中国的种种恶性19世纪60年代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并逐渐发展成为军国主义国家。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军国主义势力进一步控制本国政权,对内镇压人民,对外侵略扩张。
然而,日本就开始了侵略中国的步伐:发动九一八事变、制造华北事变、卢沟桥事变,各种各种都是日本为了满足自己的野心,故意制造的虚假事件。
日本的残暴的殖民统治对我们中华民族造成了深重的灾难。
它不仅将宝岛台湾进行了长达50年的殖民统治,还在东北扶持了“满洲国”,企图将东北从祖国怀抱分割出去,最后还诱降汉奸汪精卫成立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
然而,最令人发指的就是日本对中的大规模侵略对中华人民造成了无法弥补的伤害。
无论是“南京大屠杀”、还是“慰安妇”,这些词语真是无声地控诉着日本侵略者得无耻的面孔。
除此之外,日本侵略中国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掠夺中国的资源和财富。
日本侵略者在东北成立了“南满铁路株式会社”、“满洲重工业股份公司”两大垄断企业,独占全部重工业和铁路交通,控制了东北的经济命脉,肆意掠夺矿产资源。
在关内就由日本“华北开发股份公司”和“华中振兴股份公司”分别主管对华北和华中的经济掠夺。
日本侵略者还大肆掠夺占领区的土地及农产品。
他们还推行“粮食出荷”政策,对农产品实行严格的统制和垄断,强迫农民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廉价出卖给伪政府,除保证侵华日军的需求外,大部分粮食被运往日本国内,为了它那对外扩张的野心作准备。
二、中华民主抗战的转变众所周知,在反侵略战争的开始,作为当时的国民政府——国民党,采取的是不抵抗政策。
这大大地降低了中国人民的爱国、救国热情。
这时,中国共产党率先举起了武装抗日的旗帜。
在九一八事变后,中共中央即发表宣言;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的目的是使中国完全变成它的殖民地。
又发布一系列文告,号召全国工农武装起来,进行民族的自卫战争。
中国共产党不仅积极参加和推动各地的抗日救亡运动,而且直接领导了东北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
中共中央以及东北党组织先后选派罗登贤、杨靖宇、赵尚志、周保中、赵一曼等到东北,加强中共满洲省委及各级地方党组织的领导力量。
东北抗联同日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
在中国共产党关于救亡图存、全民抗战的号召和中共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举行声势浩大的抗日示威游行,喊出“反对华北自治运动”、“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遭到国民党军警镇压。
12月16日,北平学生和市民1万多人在天桥召开市民大会。
会后,举行了更大规模的示威游行。
这就是一二九运动。
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为了实现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伟大目标,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在进行“哭谏”无效的情况下,依然实行了“兵谏”,扣留了蒋介石。
紧接着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了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
中国内部矛盾有了初步的缓解,开始进入了全面抗战时期——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全民族的反侵略战争,是一场正义战争。
全国各界民众以不同形式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投入了全民族抗战。
中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爱国人士积极投入抗日洪流。
民族工商业者踊跃为前线捐赠钱物,一些人还不避艰险,把工厂迁往大后方。
中华民族革命同盟、国家社会党、中国青年党、中华职业教育社、乡村建设派等,一致拥护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宋庆龄接受中共中央建议,从上海移居香港,于1938年6月成立保卫中国同盟(简称保盟),呼吁世界人民援助中国抗战。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影响下,各少数民族人民与汉族人民一起,以各种方式投入抗日斗争。
如马本斋领导的冀中回民支队就进行大小战斗870多次,歼敌3.76万余人。
在祖国存亡危急的关头,中华儿女表现了空前的民族觉醒和民族团结,他们以自己的血肉之躯,筑成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
但是,好景不长,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对国民党政府采取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
国民党在重申坚持持久抗战的同时,其对内对外政策发生重大变化。
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决定成立“防共委员会”,确定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方针。
蒋介石还将抗战到底的含义解释为“恢复到卢沟桥事变以前的状态”。
这标志着国民党由片面抗战逐步转变为消极抗战。
特别是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展、敌后战场开始局部反攻的有利条件下,国民党军队的战斗力却日益下降。
1944年4月至1945年1月,日军发动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的作战。
在这次豫湘桂战役中,国民党军队遭到大溃败。
军队损失50多万兵力,丢失拥有146座大小城市、6 000万人口的2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
这激起了大后方人民对蒋介石集团的严重不满,国民党政府在军事、政治、经济各个方面陷入深刻的危机。
就在中华民族又一次陷入水深火热当中时,中国共产党站出来了。
在毛主席《论持久战》中,提出了持久战战略的思想方针,揭示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规律和坚持抗战、争取抗战胜利必须实行的战略方针,对全国抗战的战略指导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八路军不仅取得平型关战役的胜利,更是化被动为主动,发动了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
这对停止日军的进攻、减轻正面战场的压力、使战争转入相持阶段起来关键性的作用。
游击战还为人民军队进行战略反攻准备了条件。
在1945年8月反攻阶段到来前夕,人民军队已经发展到了120万人、民兵220万人,抗日根据地达到了19块。
敌后军民的大反攻,就是在此基础上层开的。
在八年全国性抗战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武装等对敌作战12.5万余次,消灭日、伪军171.4万余人,其中日军52.7万余人。
他们为坚持抗战、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作出了永远辉耀史册的贡献。
三、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反世界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第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
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了日本在台湾50年的殖民统治,使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第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中国人民通过抗日战争的实践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坚强核心。
正是在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第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这就是:坚决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自尊品格;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不畏强暴、敢于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勇于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侵略者的民族自强信念;开拓创新、善于在危难中开辟发展新道路的民族创造精神。
第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中国人民为最终战胜世界法西斯势力作出的历史性贡献,在全世界人民面前树立了一个以弱胜强的范例。
中国参与发起成立联合国并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显著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
无可非议的是,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在英、美、法还在实行绥靖政策的时候,中国人民已经英勇地抗击这百万日军的进攻。
中国的抗战牵制和削弱了日本的力量,使之不敢贸然北进,从而使苏联得以集中兵力对付德国,避免东西两面作战;同时也推迟了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时间,并使之在发动和进行战争时由于兵力不足而不能全力南进,从而减轻了美、英军队受到的压力。
其中在毛主席提出的坚持持久战的方针中,中国军队还抗击和牵制着日本陆军主力,大大减轻了其他反法西斯战场的压力,为同盟国军队实施战略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苏联元帅崔可夫说:“甚至在我们最艰苦的战争年代里,日本也没有进攻苏联,却把中国淹没在血泊中,稍微尊重客观事实的人都不能不考虑到这一明显而无可争辩的事实。
”美国总统罗斯福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其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
中国作为亚洲太平洋地区盟军对日作战的重要后方基地,还为盟国提供了大量战略物资和军事情报。
总之,中国是全世界参加反法西斯战争的五个最大的国家之一,是在亚洲大陆上反对日本侵略者的主要国家。
中国在抗日战争中,为了自己的解放,为了帮助各同盟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身为中华民族中的一员,我既感到无限的光荣,也感受到沉重的压力,在日益严重的世界大环境底下,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必须时刻警惕着,当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会义无反顾地站出来。
、阅读文献和参考资料1、毛泽东:《论持久战》(节选)(1938年5月)2、《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1937年8月25日)3、毛泽东:《论联合政府》(节选)(1945年4月)4、胡锦涛:《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2005年9月3日)5、中国近代史纲要(2010年修正版)BY 玮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