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国,位于北纬06度27分,东经003度24分,处于西非东南部的国家,非洲几内亚湾西岸的顶点,邻国包括西边的贝宁,北边的尼日尔,东北方隔乍得湖与乍得接壤一小段国界,东和东南与喀麦隆毗连,南濒大西洋几内亚湾。
尼日利亚资源丰富,并拥有发展良好的金融、法律、通讯和交通行业。
自1970年代以来,石油出口逐渐成为该国最主要的经济来源。
尼日利亚被归类为新兴市场,并迅速接近中等收入国家的标准。
现为英联邦成员国之一。
国旗尼日利亚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
自左至右由绿,白,绿三个相等的垂直长方形组成。
绿色象征农业,白色象征和平与统一。
1959年尼日利亚全国国旗设计比赛中获选,此国旗由一名学生设计。
1960年10月1日独立,并采用。
首都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Abuja)坐落在尼日尔州境内,是小部族格瓦里族聚居的地方,为尼日尔州、卡杜纳州、高原州和克瓦拉州的交汇点,距离拉各斯约500公里,是全国的地理中心。
它地处中央高原的西南边缘,为热带大草原丘陵地带,人口稀少,空气新鲜,景色秀丽。
拉各斯简介市区人口794万(2006),联邦区人口约1750万(2010),西非第一大城市。
1670-1850年葡、英等殖民者在此贩运奴隶。
二十世纪初始建港口和连接内陆地铁路。
1914年成为尼日利亚首府,1960年尼日利亚独立后成为首都。
1991年首都迁往阿布贾。
集中全国工业企业和职工人数三分之一,工业总产值60%。
建有阿帕帕、伊卢佩朱、亚巴、伊凯贾和穆欣五大工业区,有大型榨油(棕油)、可可加工、纺织、日用化工、锯木与胶合板、造船、车辆修配、金属工具、造纸、橡胶等工厂。
电网联卡因吉水电站。
西非最现代化海港之一,港口有设备良好的深水码头,并设专用的石油、煤和渔业码头。
年吞吐量800万吨,占全国进出口货运量的70-80%。
渔业颇盛。
伊凯贾国际航空站,为全国航行中心。
铁路、公路通内地扎里亚、卡诺等城市。
著名海滨疗养地、旅游中心。
有拉各斯大学、国立图书馆和博物馆等。
人口1.8亿(2014年),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
有250多个民族,其中尼日利亚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最大的是北部的豪萨-富拉尼族(占全国人口29%)、西部的约鲁巴族(占21%)和东部的伊博族(占18%)。
官方语言为英语。
主要民族语言有豪萨语、约鲁巴语和伊博语。
居民中50%信奉伊斯兰教,40%信奉基督教,10%信仰其他宗教。
[1]地理环境尼日利亚海岸线长800公里。
地势北高南低。
沿海为宽约80公里的带状平原;尼日利亚自然风光南部低山丘陵,大部地区海拔200-500米;中部为尼日尔—贝努埃河谷地;北部豪萨兰高地超过全国面积面积1/4,平均海拔900米;东部边境为山地,西北和东北分别为索科托盆地和乍得湖湖西盆地。
河流众多,尼日尔河及其支流贝努埃河为主要河流,尼日尔河在境内长1,400公里。
属热带草原气候,全年分为旱季和雨季,年平均气温为26~27℃。
资源储存尼日利亚有很多还未被大规模开发的矿物资源,包括天然气、煤、矾土、经济首都拉各斯钽铁矿、黄金、铁矿石、石灰石、锡、铌、石墨和锌等30多种矿藏。
尽管这些自然资源有很大的储量,但该国的采掘工业还处于初级阶段。
迄今已探明石油储量270亿桶,居世界第九位,以开采速度可再开采30年。
尼日利亚天然气资源也很丰富,已探明天然气储量达3.4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五和非洲第一位,已开发量仅占总储量的12%,为改变本国经济对石油工业的过多依赖,尼政府已实施天然气开发战略,大力开发国内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以达到推动经济发展和增加政府收入的目的。
煤储量约27. 5亿吨,为西非唯一产煤国。
森林覆盖率为17%。
石油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八十年代后,随着国际市场油价下跌,尼经济陷入困境。
主要矿石滑石尼日利亚滑石储量估计超过1亿吨,主要分布在尼日尔、奥雄、科济、夸拉、奥贡、塔拉巴和卡杜纳等州。
尼日利亚目前处于运营状态的滑石加工厂仅有两家,为中等规模,均位于尼日尔州。
尼日利亚滑石颜色差异较大,分为白色、乳白色和灰白色等。
滑石可以作为多种工业产品的原料,因此,尼日利亚滑石的开采将极大地满足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求。
铁矿石尼日利亚拥有30多亿吨的铁矿石,主要分布在科济、厄努古、尼日尔、赞法拉和卡杜纳等州。
正在开采的是位于科济州Itakpe地区的晶体状铁矿,主要供应给Aladja和Ajaokuta两家大型钢厂。
而位于科济和厄努古两州的鲕粒岩铁矿尚有待大规模开发。
黄金尼日利亚西部地区片岩带分布有冲积金矿和原生金矿。
部分地区的冲积金title矿正在开采中。
在尼日利亚西北部和西南部已发现适合于大规模商业化开采的原生金矿。
这些原生金矿处于浅层,等级相对较高,每盎司黄金的生产成本估计为约50美元。
沥青尼日利亚天然沥青主要分布在翁多州,为420亿吨左右,几乎为该国原油储量的两倍探明储量,仅次于委内瑞拉。
如能得到充分开发,不仅能够满足该国道路建设的需要,还能够创造外汇收入。
技术分析显示,尼日利亚沥青可直接制成沥青粘接料。
岩盐盐泉主要分布在高原州的Awe地区、埃本伊州的Abakaliki地区和依莫州的Uburu地区,岩盐则主要分布在贝努埃州。
据统计,尼日利亚岩盐储量为150亿吨,但其食盐、烧碱、氯、小苏打、次氯酸钠和过氧化氯等产品的国内需求量超过100万吨。
尼日利亚制革厂、食品厂、饮料厂、造纸厂、瓶装厂和石油公司等每年大量进口上述化工产品。
石膏石膏是生产水泥用的重要添加材料,也可用于生产熟石膏(又称烧石膏)和粉笔。
据估计,尼日利亚石膏储量为10亿吨左右。
铅锌矿大约1,000万吨的铅锌矿分布在尼日利亚的8个州境内。
石灰石石灰石是生产水泥和其它建筑用产品的重要原料。
尼日利亚石灰石探明储量为120万吨,主要分布在贝努埃州、夸拉州、包奇州、索科托州、尼日尔州、厄努古州、阿南布拉州、十字河州、奥约州、依莫州和联邦首都区等地。
斑脱土和重晶石斑脱土(由火山灰分解作用形成的一种黏土)和重晶石是原油钻井作业所用泥浆的主要原料。
尼日利亚斑脱土探明储量为7亿吨,重晶石探明储量超过750万吨。
该国所产的重晶石特有比重为4.3左右。
高岭土高岭土可广泛应用于涂料、橡胶、滤纸、水泥、化妆品、陶瓷以及砂纸、金刚砂等研磨料的生产。
尼日利亚优质高岭土储量为30亿吨(其中340万吨高岭土纯度达90%以上),主要分布在翁多州和埃基提州等12个州。
煤炭尼日利亚是西非地区唯一的产煤国,煤炭具有低硫、低灰分、环保、富含沥青等特点,预计储量约为30亿吨,主要分布在埃努古州、贝努埃州、科济州、纳撒拉瓦州、埃本依州、十字河州、依莫州、阿南布拉州、三角州和埃多州等州的17个矿区。
探明储量为6亿多吨。
尼日尔河流域有大量褐煤,形成于地质第三系,可制成工业用型煤和民用煤球。
宝石宝石开采在高原州、卡杜纳州和包奇州兴盛了多年。
尼日利亚宝石主要包括蓝宝石、红宝石、海蓝宝石、祖母绿、电气石、黄宝石、石榴石和锆石等品种。
钽铁矿钽铁矿主要用于电容器等电子产品和其它特殊合金产品。
尼日利亚纳撒拉瓦、贡贝和科济等州和联邦首都区分布有较大的钽铁矿。
上述地区的伟晶岩含有冲积钽铁矿和原生钽铁矿。
锡储量约为14万吨,主要分布在尼日利亚高原州、包奇州、卡杜纳州、卡诺州、尼日尔州和贝努埃州等地区。
铌铁矿储量约为2万吨,主要分布尼日利亚北部诸州。
锂主要分布于中部AngwanDoka地区以及西南部Ijero和Egbe地区,可用于生产特种合金、润滑剂、高性能电池和医药产品等。
大理石大理石属于变质岩,可用于建筑、水泥、石灰、玻璃和钢铁工业,主要分布于科济州、夸拉州、高原州、奥约州、卡奇纳州和尼日尔州等地。
磷酸盐磷酸盐是化肥、火柴和炸药的重要原料,主要分布在奥贡州和阿比亚州等地。
硅砂硅砂可用于建筑和玻璃制造业,主要分布于卡诺州、翁多州、拉各斯州、阿南布拉州、埃多州、厄努古州、河流州、三角州和十字河州等地。
硅藻土尼日利亚硅藻土主要分布于包诺州等地,可用于生产吸收剂、磨料、过滤剂、填充介质、高温绝缘体、光滑剂、色素和着色料等产品。
黏土黏土可用作石油钻井作业作用泥浆的重要原料,主要分布于联邦首都区、包诺州、埃多州等地。
花岗岩、紫苏花岗岩、辉长岩(飞白岩)和片麻岩上述岩石美度和质地良好,可切制成特定尺寸的石材,主要分布于包奇州、卡杜纳州、高原州、埃多州和翁多州等地。
历史尼日利亚是非洲古国。
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了比较发达的文化。
公元8世纪扎格哈瓦(Zaghawa)游牧部落在乍得湖周围建立了卡奈姆-博尔努(Kanem-Bornu)帝国。
14至16世纪,桑海帝国盛极一时。
1472年葡萄牙入侵。
16世纪中叶英国入侵。
1914年沦为英国殖民地,称“尼日利亚殖民地和保护国”。
1947年英国批准尼日利亚新宪法,成立联邦政府。
1954年尼日利亚联邦取得内部自治权。
1960年10月1日宣布独立,并成为英联邦成员国。
1963年10月1日成立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国。
独立后多次发生军事政变,长期由军人执政。
1993年11月以阿巴查为首的军政府接管政权,组成临时领导委员会和联邦执行委员会行使国家权力。
1998年6月8日阿巴查猝死,9日国防参谋长阿布巴卡尔接任国家元首兼武装部队总司令,确定1999年5月29日向民选政府交权。
在1999年2月举行的总统选举中,人民民主党候选人、前国家元首奥巴桑乔当选第四共和国总统,并于5月29日就职。
政区划分实行联邦制。
设联邦、州和地方三级政府。
1996年10月重新划分行政区域,全国划分为尼日利亚地图1个联邦首都区、36个州以及774个地方政府。
中国尼日利亚两国双边贸易关系稳步提升随着中尼两国政府的交流不断加强,中尼战略伙伴关系的内涵进一步得到丰富,成为中尼双边贸易稳步提升的主要动力。
根据中国海关的统计,尼日利亚已成为中国在非洲的第一大贸易顺差来源国、第二大出口市场和第三大贸易伙伴。
据中国驻尼日利亚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周善青介绍,2013年上半年,中尼双边贸易额60.2亿美元,同比增长18.8%。
其中,中国对尼出口54.3亿美元,增长28%;自尼进口5.9亿美元,下降28.3%;顺差48.3亿美元,同比增长41.7%。
尼经济与中国互补性强,与中国合作意愿增强,增长潜力大。
总体来说,在尼发展机遇大于挑战。
2013年上半年,中国公司在尼承包工程项目建设进展总体平稳,上半年完成营业额11.7亿美元,同比增长1.7%。
1月到6月中国公司在尼累计新签合同额42.1亿美元,同比增长53.6%。
同期,中方对尼非金融类直接投资4.47亿美元,同比增长5.9%。
截止到6月底,中方对尼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达93.74亿美元。
尼日利亚人在饮食嗜好上有如下特点:①注重讲究菜肴香郁,注重菜肴丰盛实惠。
②口味一般不喜太咸,爱辛辣味道。
③主食以面为主,也乐于品尝米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