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麻疹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麻疹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麻疹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多发,传染力极强,多见于婴幼儿,但近年来由于麻疹疫苗的广泛接种,发病年龄有后移趋势。

临床以发热,眼和上呼吸道发炎及皮疹为主要症状,以颊黏膜出现麻疹斑为特征。

病程中可出现肺炎、喉炎、脑炎等并发症。

患病后一般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临床表现)
1.潜伏期:自6-18日不等,多在3周之内。

2,前驱期:一般为3~4日,发热是最显著的症状,可达39℃-40℃,伴见眼结膜发炎,眼皮发肿,流泪,畏光,喷嚏,流涕,咳嗽,音哑,自第2~3日始,颊黏膜上相当于下部磨牙的外侧可见白色斑点,直径约0.5-lmm,可有红晕环绕,迅速弥漫整个颊黏膜。

3.出疹期:约2~5日。

一般于发热的第4日开始,皮疹自耳后、发际开始,渐至前额与颊部,然后自上而下,急速蔓延全身,最后到达四肢,手足心及鼻尖见疹为出齐。

皮疹为玫瑰色斑丘疹,大小不等,疹间可见正常皮肤。

皮疹发作时其他症状如发热,全身不适也达极点。

重症麻疹可见出血性皮疹;血液循环衰竭时,皮疹疏淡而不能透发;有重度佝偻病或营养不良的患儿,皮疹往往于显现后隐退或减弱,或完全消失。

4.恢复期:如果没有并发症,在皮疹出透之后,从面部起依出疹顺序逐渐消退,热度同时下降,精神食欲好转。

疹退时,原出疹处可见麦麸状细微脱屑,存留棕色色素沉着,经1--2个星期才完全消
失。

当皮疹消退时,婴幼儿或体弱儿童如果仍持续高热,为发生并发症的征象。

[诊断]
1.前驱期注意患儿年龄、发病季节、接触史及是否未曾接受麻疹疫苗接种等流行病学情况。

2.见到麻疹黏膜斑和典型皮疹,即可诊断。

3.实验室检查:周围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有合并症时白细胞数可升
高。

鼻咽拭物涂片检查到多核巨细胞,可帮助早期诊断。

[治疗]
1.西医药治疗
(1)对症处理
①降温:
②止咳:伴咳嗽者可给予复方甘草合剂(每次lml,每日3次),美可糖浆(复方右美沙芬糖)0.5-7.5ml/次,每日3次(每日量~lml/kg)。

(2)抗病毒治疗:利巴韦林(病毒唑)10--15mg/kg·日,分2次肌注,无环
鸟苷15~20m~ks,日,分2~3次静滴。

(3)并发肺炎、喉炎者选用抗生素,分别参见“肺炎”,“喉炎”节。

2.中医药治疗
[预防与调养]
1.做好保健工作,按时接种麻疹疫苗,室内空气流通,流行季节少到公共场所,煅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

2.一旦与麻疹患儿接触,应立即隔离,不得外出,可给予肌肉注射胎盘球蛋白或丙种球蛋白。

3.患儿应隔离至出疹后第5日。

4.给予富有营养,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忌油腻辛辣之物。

攸攸板镇卫生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