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宏观经济学货币与货币创造资料

宏观经济学货币与货币创造资料


18
第二节、银行体系(了解)
现代西方的银行体系主要由中央银行、商 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所构成。 土耳其银行宣传片~
19
银行体系及其主要业务(了解)
银行体系及其主要业务
中央银行
政府的银行
政府预算支出 非现金结算 存款准备金
银行的银行
再贴现
发行的银行
货币的发行
公开市场操作 信用限额规定 最后的贷款者 外汇黄金管理
12
我国货币量度量分为以下四个层次:
M0 —— 流通中的现金。 M1 = M0 + 企业活期存款 + 机关团体部队存款 + 农村存款 + 个
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
M1与M2之差称为准货币。 M2 = M1 +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 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
款 + 外币存款 + 信托类存款。 M3 =M2 +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货币供给 (第5章)
货币供求关系 货币需求 (第六6) 货币的计算口径 存款创造
交易动机
货币需求的影 响因素 预防动机 投机动机
利率 (第6章)
投资
国民收入( 第7章)
3
主题内容
5.1 货币与银行(了解)
5.2 基础货币和准备金

5.3 货币创造与供给
4
5.1.1 货币
货币
5
一、货币及其职能
货币(Money)是在商品和劳务的交换及其债务清偿中,作 为交易媒介或支付工具被普遍接受的物品
23
世界的中央银行(了解)
亚洲 中国人民银行(中华人民共和国) 香港金融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行 使中央银行部分职能,除了10元纸钞的发行由它负责外, 发钞权由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及中国银行负责) 澳门金融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 1989年6月12日成立, 行使中央银行的部分职能,发钞权 由大西洋银行和中国银行澳门分行负责) 蒙古银行(蒙古) 韩国银行(大韩民国) 日本银行(日本国) 中央银行(中国台湾) 印度储备银行(印度共和国)
6
① 价值尺度
衡量商品的市 场价值,表现 为价格
7
② 流通手段
买卖关系中的 中介
8
③ 贮藏手段
退出流通领域 作贮藏备用
9
④ 支付手段
到了约定的付 款日期才被用 于清偿债务
10
⑤世界货币
在世界市场上 执行一般等价 物的职能作为 世界货币,必须 是足值的金和 银,而且必须脱 去铸币的地域 性外衣,以金 块、银块的形 状出现
国家最高的金融管理机构,统筹管理全国 的金融活动,实施货币政策; 主要职能:
• 发行的银行; 目前几乎所有的西方国家的纸币都由中央银 行发行,另外,央行还管理国家的外汇储备。 • 银行的银行; 央行为商业银行开户,吸收他们的存款。通 过贷款、贴现、公开市场等操作,为各银行 提供资金支持。 • 政府的银行; 央行代办政府预算收支。
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
政府 企业 家庭
20
银行体系(了解)
商业银行:
作用:各行各业的资金融通; 主要业务(自己阅读教材84-85页):
• 吸收存款(负债业务); • 发放贷款(资产业务); • 代客结算(中间业务);
商业银行是唯一能接受、创造和收缩活期存款 的银行;
2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国的商业银行(了解)

中国人民银行从1994年第四季度开始公布M0、M1 、M2数据,M3指标是考虑到未来金融创新而增设的, 目前尚未公布数据。
参见: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卢锋:《中级宏观经济学》第7讲《货币需求》
13
狭义货币M1,是指流通中的现金加银行的企业活期存款; M2则是指M1再加上居民储蓄存款和企业定期存款。 流通现金的概念即M0,是个人、企业、机关团体等持有的流通中现金。
宏观经济学
第5 章 货币与货币创造
LOGO
刘廷兰
第5章 货币与货币创造
在实际经济运行中,投
资会随着利率以及其它因
素变动而变动,而利率又 由货币供求关系决定; 5 、 6 章在上 3 、 4 章分析的基 础上引入货币供给和需求,
考察利率如何由货币供求
决定以及对国民收入的影 响。
2
第5、6章主要内容及内在逻辑
小结;
M1反映着经济中的现实购买力
M1增速较快, 则消费和终端市场活跃 M2增速较快, 则投资和中间市场活跃
M2还反映潜在的购买力
M2过高而M1过低,表明投资过热、需求不旺,有危机风险; M1过高M2过低,表明需求强劲、投资不足,有涨价风险。
14
近几年年末M2、M1、M0数据盘点 (单位:万亿元人民币)
我国目前存在的银行:3家政策性银行(国 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进出口银 行),5家国有商业银行(中、农、工、建、 交)、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中信、华夏、 招商、光大、民生、浦东发展、深圳发展、 渤海、广发、兴业、浙商及中国邮政储蓄 银行),110家城市商业银行。
22
银行体系(了解)
中央银行:
17
M2快速增长,一是因为实体经济有这个需 求,二是外汇占款的持续增加。
1.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等进程中,存在较大的融资需 求。 2.外汇占款增加带来银行存款增加,导致银行存贷比下降, 从而增加了银行投放信贷的能力。2003年我国外汇占款 仅3.48万亿元,2012年则达25.85万亿元。 3.高储蓄率为银行信贷增长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 4.间接融资比重较大的国家,M2往往也会偏高。融资体 制还是由银行主导,2012年信贷占社会融资的比重仍为 52%。同时,存量融资中银行信贷依然为主,2012年底 信贷在融资存量中占比达到85%。 5.银行的经营行为推动M2存量增长
近五年来M2的增长上演“狂飙突进”的一幕:2012年已 达97.4万亿,M2与GDP之比接近190%,居世界第一,接 近全球货币供应总量的四分之一,是美国的1.5倍。
15
16
讨论(本章结束你是否明白以下问题)
1. 请问从该表中的数据,反映中国怎样的 经济现状? 2. M2为何快速增长? 3. 中国货币是否超发? 以上问题还可一直思考到第9章,学完第9 章你是否会有新的认识?
11
5.1.2货币总量的划分(重点把握)
根据货币的流动性程度,把货币供应量划分为 不同的层次(重要):
M0:指流通中的现金(通货) M1:M0+活期存款+旅行支票+其他支票存款 M2:包括狭义货币、居民储蓄存款和企业定期存款; M3:包括M2和其它流动性资产或货币近似物;
三者关系:M1=Cu+Dd; M2=M1+Ds+Dt; M3=M2+Dn; 其中,Cu表示通货,Dd表示商业银行活期存款; Ds储蓄存款;Dt定期存款;Dn其他流动性资 产或货币近似物,如金融债券 + 国库券+商业 票据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