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有效地预防及使所有物料都达到环保管理安全要求,以及在制造过程中得到保证2. 范围涉及到本厂的所有区域及部门以及运作环节,全员参与。
有害物质范围包括本指引内规定的所有标准项目3. 职责3.1 品质部:负责内/外部测试的跟进、配合客方对我厂的监控工作、参与供货商的审核、负责来料的检测、生产过程中的控制;.3.2 生产部:3.2.1 负责按有害物质管理的工作程序进行安排物料及生产. 负责物料的领料的记录、发料记录、使用记录以及生产工具/夹具的清洁3.2.2 设置好区域及标示等相关工作.3.2.3 重点的作制程中控制并落实.3.2.4 全员持续参与培训及教导,宣传等.3.3 技术部:3.3.1 负责订制符合有害物质管理产品的BOM/ECN数据.3.3.2及时了解供货商情况,以便安排新产品的物料打板及订放、协助喷油部门解决新供货商的物料的技术难题、参与供货商的审核.3.4 生产部:3.4.1 采购:a.负责有害物质管理供货商的选取及相关跟进工作.b.在做符合有害物质管理的订单时作为特别跟进.c.监督供货商的有害物质管理系统工作.3.4.3 仓库:a.负责符合有害物质管理物料专仓的管理.b.负责符合有害物质管理物料的收、领、发、存、补等严格的物料监管工作.c.负责符合有害物质管理半制品的标示,收发等严格的物料监管工作.d.负责符合有害物质管理成品的相关严格的监管工作.a.负责在订制欧洲订单时严格地区分b.负责符合有害物质管理订单的交货及监管4. 定义近年来市场对保护、保存及改善地球境的声音和关注不断升级。
全球气温变暖,灾害不断已成为人类生存的极大威胁。
很多有害的物质已被禁用,被限制或将被取代。
较多发达国家、欧盟、国内等都早已提出“绿色产品”计划或指令或立法,为适应国际/国内法律法规以及达到客户要求。
5. 作业内容5.1 有害物质管理控制方案5.1.1 培训5.1.1 公司拟定并执行有害物质管理的培训计划及宣传,全员参与对全厂所有人员进行《有害物质控制指引》的培训.5.1.1.2 公司依《有害物质控制指引》全面推行有害物质管理的所有工作.5.1.1.3 公司对于采购、技术及仓库、生管人员着重进行培训并考核,合格方可担任.5.1.1.4 公司行政部协同质量部作有害物质管理法令的相关海报、传单、警告标贴的宣传工作.5.1.2 来料供货商/加工商监控.5.1.2.1 公司依ISO9000程序选取符合要求的合格供货商/加工商.5.1.2.2 公司建立其符合体系及“有害物质管理”的管制系统并作尽职审查.包括:5.1.2.2.1公司建立由工程、质量、物控、生产等组成的有害物质管理推行及审查小组,负责有害物质管理的研讨、推行及尽职审查.5.1.2.2.2 Part Nor的管控,带有“R”是符合有害物质要求订单的跟进工作;5.1.2.2.3 对所有符合有害物质管理要求(以下简称:环保)的Vendor/加工商作持续的培训、辅导让其明白及理解标准的要求.5.1.2.2.4 作定期不定期的尽职审查.5.1.2.2.5 依标识及区域的要求落实。
5.1.2.3 公司设置专门的“环保”物料仓及由专人管理.5.1.2.4 公司要求所有的来料/加工料在来货时将在内/外的包装上全部加贴绿色的“环保”标签,以此来作为区分.5.1.2.5 一但怀疑有混乱的非“环保”物料,将论作常规物料处理.5.1.2.6 公司与所有Vendor及加工商签订1. 有害物质管理调查表;2.声明书.以此作为合约厂商.5.1.2.7 公司要求所有Vendor及加工商提供公证行验证的合格有害物质管理报告.各物料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并清楚检查MSDS内有无CAS编号及是否含有毒性.5.1.2.8 定期抽查重点的物料,如:油墨、焊锡、电镀件送外部实验室进行重金属及有害物质管理的测试.5.1.2.9 公司要求所有合格的Vendor/加工商将以年度为限更换其验证的毒性测试报告.5.1.2.10 质量部会协同其它部门定期抽查所有的Vendor/加工商,对于不合格的Vendor/加工商将实时予以更换.5.1.3 制程控制5.1.3.1 业务订单/BOM/ERP/采购订单.5.1.3.1.1 公司业务针对欧洲的订单依时限于2005年12月份时生产的需实时注明“环保”订单,作为特别订单处理.5.1.3.1.2 由工程部建立BOM符合有害物质管理订单的数据库,于所有的Part No前加“R”以作标示.具体为先将欧洲之订单及MODEL 全部抽出,然后逐一编排,对应所有的Part No在其前加“R”再由ERP运行到其它部门.5.1.3.1.3 物控部门在评估及收到订单数据后,依“有害物质管理”的特殊订单分拆到ERP系统中运行.5.1.3.1.4 采购收到物料需求后,按“环保”特殊订单的要求,下PO到需要的Vendor或加工商,依要求作有害物质管理的物料订购,注明符合“环保”要求,包括“环保”绿色标签等.5.1.3.2 货仓5.1.3.2.1 公司物控部货仓设置专门的有害物质管理物料仓,且由专人负责.5.1.3.2.2 公司货仓在收到符合“环保”的物料订购单及送货单时,负责将物料交收到符合“环保”物料仓.5.1.3.2.3 符合“环保”物料仓在收、发、领、退、换时都需注明“环保”物料,且保留相关的标示以作区分用.5.1.3.2.4 公司对于化工仓库,保存锡线等易被污染及混用的物料或仓库作重点控制.货仓亦需严格按规章操作.(定期清理、密封等等).5.1.3.2.5 质量部将不定期地对货仓进行检查并予以记录.5.1.3.2.6 一经发现怀疑有混非“环保”物料,即刻当一般物料处理,交收到常用物料仓,并予以清晰的标示.5.1.3.2.7 IQC对油漆仓进行每周巡查。
5.1.3.3 生产5.1.3.3.1 公司设置专门生产有害物质管理订单的生产车间,凡是“环保”的订单将全部安排到“环保”车间生产.5.1.3.3.2 生产部所有的物料计划到“环保”仓库完成并保持一次性,包括领、发、收、退、换、报废等等.5.1.3.3.3 生产出的半制品或成品将全部予以绿色的“环保”标贴标明,直至移动到仓库或下一工序.5.1.3.3.4 生产部环保管理车间的维修位物料亦从“环保”仓领取或“环保”车间获取.5.1.3.3.5 质量部监测到生产的各个环节运作,对于凡是有怀疑的的任何产品全部封锁.直至十足的证明,否则,被怀疑的任何产品将论为非环保物料或产品处理.5.1.3.3.6 入仓后的“环保”订单有移动的情况,将依程序进行,质量部全程跟踪,直至完成.5.1.3.3.7 对于所有不合格的情况,依ISO9000中的不合格及纠正预防措施处理(如其中哪项指令在执行中有不同点,则在其运作程序内特别要求).5.1.4 经以上培训过的各部门/岗位负责人、各原材料供货商/加工商、原材料等有更改时,必须按以上程序重新确认。
5.1.5南峰对所有有害物质管理要求的实施日期:继ASTM F963a 、EM71 、C.H.P.A 、ST2002标准实施后,于2006年7月实施RoHS指令及94/62/EEC、2002/61/EC指令,2006年12月实行Phthalates含量标准要求,从2008年5月1日起,要求所有产品使用的电池符合2006/66/EEC 电池有害物质含量要求(如果客户同意使用或有特别要求使用旧款电池除外)。
5.1.6 环保控制系统文件实施方法:作为欧盟在制定及通过RoHS法令时,并没有明确地指出如何来对产品作一系列的诸如市场抽查、送实验室检测或是生产厂商提供证明等等.但依欧盟的官方历来的做法,我们会采取系统文件给产品符合RoHS法令来做足够的证明.5.1.6.1首先作为一个产品的物料清单BOM,我们必须是准确而又清晰、完整的.每一个ITEM No及Part No的前面加“R”以作识别.5.1.6.2建立一个完整的ERP系统,在ERP中BOM是可运行的.5.1.6.3在BOM中我们将设置每个Vendor/加工商的每一种材料符合环保法令的公证行报告、Vendor/加工商声明书.另外还将设置外部报告的编号、日期、报告类别等等.5.1.6.4将所有的报告、声明书分物料及Vendor全部扫描到计算机中,然后与ERP中的BOM作一个链接.5.1.6.5当查看BOM中的任何一种物料时,只需点击然后可出现相对应内容的报告.5.1.6.6为了实用,我们将分每个客户的每一个MODEL来做符合环保要求的文件系统数据.首先,我们将BOM从ERP系统中调出,复制到EXCEL中然后系统中自动链接到报告及声明书的数据.清理完毕后我们再将其刻录成产品的备忘文件,以备客户或欧盟索取.5.1.6.7 当ERP或BOM中有更改,影响到系统文件时我们将再次依以上的程序来做文件.直至可以运行.5.1.7 不合格预案的处理5.1.7.1生产工厂抽到Vendor的产品不合格或疑似不合格个案时,将作以下处理.5.1.7.2工厂采取随机抽样,对来料送交公证实验室进行RoHS的测试.若出现不合格时:5.1.7.3冻结所有仓库有关此Vendor的物料,且全部予以封存隔离.5.1.7.4对此Vendor进行调查及现场取证,结合测试结果予以分析,直至找到真正的原因.5.1.7.5对送检不合格的物料再次送检,再次确认.5.1.7.6对Vendor的不合格情况予以追溯,若有已出货的将通知客户进行回收.若仍然没有走货则进行隔离,及报废清仓处理.5.1.7.7依相关的合约对Vendor进行处理,所有因此而产生的一切责任及损失由Vendor承担.并立即转换合格的Vendor.5.1.8 Phthalates的控制方案5.1.8.1 SNF产品要求5.1.8.1.1 针对所有内部、外部组件;5.1.8.1.2 对所有外部可接触的物料,物料的DEHP,DBP及BBP<0.03%,DINP,DIDP及DNOP<0.03%;5.1.8.1.3 对所有内部件的物料,物料的DEHP,DBP及BBP<0.03%;5.1.8.2 运作方案5.1.8.2.1 工程部:5.1.8.2.1.1 负责在开发新产品及旧产品的改进时对符合2005/84/EC标准及相关法规要求的物料选用,应尽量避免使用增塑料料;5.1.8.2.1.2 在制作BOM及相关资料时应详细注明物料的特性或型号,如PVC是普通料还是环保料。
5.1.8.2.1.3 在对含有Phthalates的物料编号时,如果既须符合RoHS又须符合2005/84/EC标准及相关法规要求,则在之前的物料编码“R”后加“P”;如果没含有Phthalates则与之前的物料编码一样;5.1.8.2.2 采购部:负责按照工程数据要求,进行能提供符合2005/84/EC标准及相关法规要求的物料的供货商选用和物料的采购,以及相关报告和保证书的收集;5.1.8.2.3 货仓:负责符合2005/84/EC标准及相关法规要求的物料的收、领、发、存、补,原料、半成品、成品的标识及相关监督工作;5.1.8.2.4 生产部:负责符合2005/84/EC标准及相关法规要求的物料的领用和制程控制,避免制造过程中的污染,同时做好标识,比如Date code的打印方式;5.1.8.2.5 品质部:5.1.8.2.5.1 QE:负责评估新产品是否符合2005/84/EC标准及相关法规要求,旧产品物料更改重新评估,符合性报告的收集及物料的Outside Lab送检(送检频率一般为半年一次,有怀疑不合格的情况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