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害物质管理程序(流程)

有害物质管理程序(流程)

xxxXXXXXXX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程 序 文 件文件名称:有害物质管理程序文件编号:生效日期:版 本 号:适用范围:编制:审核:批准:版次:标题: 有害物质管理程序生效日期:文件制订/修改情况记录版次 修改内容 修改人审核 批准 修改日期版次:标题: 有害物质管理程序生效日期:1 目的:明确有害物质的管理标准,规范有害物质的识别、评价及控制,以确保高风险的物料、工艺、器具能得到有效的管制,减少其污染HSF产品的可能。

2 适用范围:限公司内的各相关单位的有害物质管理过程。

3定义:3.1 HS物料/产品/器具(有害物质): 指的是相关的环保法规(如:RoHS、WEEE、REACH、食品卫生等)及其它适用标准或客户要求中禁止使用的材料(包括:物料、产品、工治具、机器设备、测试仪器、包装包器等);3.2 HSF(有害物质减免): 指的是相关的环保法规(如:RoHS、WEEE、REACH、食品卫生等)及其它适用标准或客户要求中规定的任何材料对有害物质的减少或消除。

3.3有害物质的识别:是指对产品的提供过程及相关的物料产品器具等进行调查分析,明确其是否含有或可能会含有有害物质的过程。

4职责:4.1 产品验证中心理化分析部:对相关部门申请的原材料,零部件及成品进行有害物质测试, 并负责对《RoHS物料定期送检及监控方案》的维护更新。

4.2 社会责任管理部负责HSF标准及法律法规评价,形成《HSF适用法规评价表》,并定期更新;有害物质管理标准的制定、修订及组织对含有害物质的物料及过程的识别和评价,形成《有害物质识别及评价总表》;负责有害物质管理体系内审及协助管理者代表组织有害物质管理评审。

4.3 各分公司体系管理人员及品管部负责协助对本公司内有害物质的识别和评价。

4.4 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依管理标准对高风险物料、产品或过程的制定相应的管控方案来实施管控。

4.5 物流管理中心及相关采购部门:负责评估和确认供应商对有害物质管控的能力及结果,监督供应商对有害物质的管控;负责从供应商处索取有害物质测试报告以及相关保证书,并负责对供应商进行有害物质控制的能力教育和培训。

4.6 分公司设备管理相关部门:负责HSF生产设备的清洁,保养,隔离,标识管理,并对无铅锡炉的铅浓度的控制管理;负责对公司员工进行有害物质管理知识的教育培训。

4.7 产品研发中心及各分公司开发部:负责在产品的开发过程中输入HSF及客户的有害物质控制要求。

4.8 海外营销公司:负责和客户沟通确认客户的HSF要求并向公司相关部门传达,并对订单中的HSF要求评审,负责协助客户处理HSF异常。

5程序:5.1有害物质的管理标准5.1.1社会责任管理部根据收集的HSF标准及法律法规每年对其进行一次评价,形成《HSF适用法规评价表》。

5.1.2 社会责任管理部每年至少一次对最新的HSF方面的管制标准及法律法规等信息的进行收集、依据所收集适用版次:标题: 有害物质管理程序生效日期:的HSF法规、营销部门提供的客户HSF要求及公司现状等制定以下管理标准,当相关法规或要求等有重大变更时应及时予以修订;5.1.3 此标准适用于HSF订单或产品,当个别客户的要求超出以下标准时,则依客户特殊标准为准。

有害物质管理标准序号 有害物质名称 适用领域本司HSF标准(单位: ppm)参考法规 备注1铅及其合金、化合物(Pb) 所有产品 Pb<1000合金中的含铅量允许为:钢合金<0.35%,铝合金<0.4%,铜合金<4%2镉及镉化合物(cd)所有产品 Cd<1003汞及汞化合物(Hg)所有产品 Hg<10004六价铬化合物(Cr6+)所有产品 Cr6+<1000 陶瓷/木材可免测此项 5多溴联苯(PBB)所有产品 PBB<10006多溴二苯醚(PBDE) 所有产品 PBDE<1000欧盟RoHS指令(EU2002/95/EC)金属/玻璃/纸张/陶瓷/木材/液体可免测此项备注 各有害物质的豁免情况以相关的法律/指令(如:RoHS)的规定为准 ,食品卫生,REACH 法规的管理标准以具体的法规为准。

5.2有害物质的识别和评价5.2.1识别和评价周期5.2.1.1 系统建立之初,由社会责任管理部组织一次全公司范围(包括:本公司一、二、三、四、五、六、七分公司所用的物料、辅料、半成品、成品及加工装配和检验、储运、交付等过程中可能产生或传递有害物质的相关的工治具,机台仪器、包装容器等)的有害物质进行识别和评价(以下称“全面识别和评价”)版次标题: 有害物质管理程序生效日期:5.2.1.2 系统建立之后,当有以下情况发生时,社会责任管理部须组织针对系统变动部分作的专门的有害物质识别和评价,这些情况包括:a)法律法规及其他(如客户方面)要求新增及变更时;b)大型生产设备的投入使用;c)接受工艺、材料、技术等方面有很大程度不同的产品订单;d)现在生产工艺的重大改进;e)实施“不合格项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程序”需要改进;f)其它影响有害物质的重大变化;5.2.1.3 正常情况下社会责任管理部组织每年重新组织一次“全面识别和评价”。

5.2.2 有害物质识别及评价要求5.2.2.1 有害物质的识别及评价人员应为接受相应知识和技能培训的人员,参见“人力资源培训管理程序”,必要时可邀请相关专业人员参加。

5.2.2.2 外形或尺寸不同但材质颜色相同的物料/产品、相类似工艺/器具等,可将其合成一个有害物质来识别及评价。

5.2.3有害物质识别过程.5.2.3.1有害物质的识别采用调查法, 社会责任管理部组织相关部门对与公司HSF产品提供过程所相关的原物料、辅助料、产品、工治具、测试仪器、机器设备、包装容器、生产工艺、工作环境等进行调查,将存有、产生或可能存有产生的有害物质识别出来,制定相应的《有害物质识别及评价总表》;5.2.3.2在填写《有害物质识别及评价总表》的同时,应进行现场观察和测量,以便有效而完整的识别各有害物质;5.2.3.3 有害物质的识别方式可包括:工艺流程评价法、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法、现地观察法、统计分析历史资料记录法、RoHS、食品卫生相关法规要求对照法、检测和测量法等;5.2.3.4 有害物质在识别时必须考虑过去发生、现在存在和将来可能发生三种时态及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况等。

5.2.3.5社会责任管理部将识别出的有害物质进行汇总、整合,且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有害物质的风险评估。

5.2.4有害物质的风险评价5.2.4.1 本公司对高风险有害物质(如:物料、产品)的确定方法为风险评估法:即综合考虑产生、含有的可能性、有害物质的含量及危害性, 公式为:R = O * S,R为风险系数。

5.2.4.2 存有/发生的可能性或频率(O)评估根据本公司及类似行业存有/产生或可能存有产生有害物质的概率大小,给分准则如下:1分----发生的可能性很小,几乎不发生(类似产品或工序暂未发生过);2分----低,可能每年度发生一次(理论上有可能, 但类似产品或过程暂未发生过);版次:标题: 有害物质管理程序生效日期:5.3.3 HSF物料的采购职能中心相关采购部门及分公司PMC在采购订单中明确提出HSF的要求。

5.3.4 HSF物料的检验根据有害物质的风险评估结果、供应商近期交货的测试情况,来制定来料的有害物质含量的测试送样方案,具体按“《HSF管控作业指导书》。

”5.3.5 HSF物料的存储分公司仓储部门对HSF物料分区域隔离摆放,对HSF物料进行标识管理。

具体参照《产品识别与追溯程序》5.3.6生产过程中的有害物质的控制针对筛选出的高风险过程(有害物质)或后序无法验证的过程,各分公司制造/品管部门必须依“高风险过程管控方案”或制订相关的作业指导书来实施控制。

控制具体依《监视测量与过程控制程序》实施。

当有害物质的识别有修订或纠正预防措施有要求时,应及时对“高风险过程管控方案”作相应的修订。

5.3.7 有害物质的储存搬运及收发入库后应置于相应区域且存放区域也应有明显的标示, 储存搬运及收发应与同类似的HSF物料明显隔离开,在拆包及换包装时都应及时予以相应标示,HS物料/产品/器具在未经书面批准时不可随意代用或挪用,必要时可上锁或专人管理,以防止其非预期使用。

5.4 HSF不合格品的处理有害物质应及时作相应标示后置于指定区域,各责任部门应及时处理,品管部负责跟进和监控。

来料不良及时退供应商,其它不良责任单位应及时制定相应的方案(如:转用于其它暂无要求的订单等)处理,内部处理时应有书面的处理方案发放给相关单位,以防止其产生污染。

具体参照《不合格品管理程序》5.5 HSF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具体参照《内部质量审核程序》,《纠正预防措施管理程序》5.6 HSF管理体系管理评审具体参照《管理评审程序》6 参考文件:6.1《监视测量与过程控制程序》6.2《不合格品管理程序》6.3《内部质量审核程序》6.4《纠正预防措施管理程序》版次:标题: 有害物质管理程序生效日期:6.5《产品识别与追溯程序》6.6《管理评审程序》6.7《HSF管控作业指导书》7质量记录:7.1《HSF适用法规评价表》7.2《有害物质识别及评价总表(来料)》7.3《有害物质识别及评价总表(生产过程)》8 附件:8.1 有害物质管理流程图第 8 页,共8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