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种类繁多的动物》导学案
学习内容: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
学习目标:
科学概念: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鸟类、鱼类、昆虫、哺乳动物都具有各自的身体特征。
过程与方法:能按自定的标准对常见的动物进行分类,能分别总结出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和昆虫的最主要的特征,并分别举例。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给动物分类的过程中体会到动物的多样性,并能体验到分类过程中学习的快乐。
学习重点:学习科学的分类方法,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概念。
学习难点:能根据科学的分类标准给常见的动物进行分类,动物中各个种类的特例。
学前准备:各组自己写好20种动物的卡片。
教师准备相关的课件和动物的卡片。
学习过程:
活动一:用一句话来介绍一下老师讲出的动物,并从你的20种动物中把它找出来贴到黑板上来。
1.教师先演示一种:如:“鸽子是空中飞的动物”,并把它贴到黑板上。
2.学生按教师的要求分别说出:蜗牛、带鱼、蝴蝶、牛、虎、蝗
虫、草鱼、鸭子。
3.思考:你的介绍主要的依据是什么?刚才你们小组找这种动物的时候方便吗?怎样做可以方便一点呢?(引入到分类这个环节上来)
活动二:给常见的动物进行分类。
1.思考: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标准来给这9种动物进行分类呢?先小组统一好一个标准,再动手分分看。
2.抽2组到黑板上来展示。
并说说你们的分类理由。
3.其他小组补充不同的分类方法,并分别到黑板上进行展示,并说说你们的分类理由。
4.教师根据学生的理由进行板书:按运动方式:游、飞、爬(走)。
按生存方式:家养、野生。
按食性:肉食、植食、杂食。
按身体特征:鸟类、鱼类、哺乳类、昆虫、软体。
5.教师总结。
提出疑问:看黑板上的分类方法,你们感觉到满意吗?为什么?能不能寻找到更科学合理的分类方法呢?
活动三:比较动物的骨骼(科学家也像我们一样在寻找一种更为科学合理的分类方法,看看他们找到了什么好方法呢?)
1.请大家看看老师给出的几个动物的骨骼,说说它们有相同放入地方吗?(共同的地方:都有脊柱)小结:科学家就是根据动物的身体中是否有脊柱,把动物分成了两大类,具有脊柱的叫脊椎动物,没有脊柱的叫无脊椎动物。
2.请男同学之间、女同学之间大家相互摸摸我们的后背中间有没有
刚才我们看到的脊柱?说说我们人应该分在哪一类动物中?3.小结:动物的身体结构和生命活动特征是科学家对动物进行分类的重要标准。
请大家看书本第78页2个方框的内容。
看看科学家根据这一标准把动物分成了哪几类?
活动四:给常见的动物进行分类
1.请大家按照科学家的统一的分类标准再一次来对这9中动物进行分类。
2.一个小组的学生上台来展示你们的分类结果。
五、给各类动物增添新成员 1.你们手中还有没分完的动物吧。
每组选送2种动物贴到黑板上,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家”(不要重复)
3.你们手头还有没有没有分完的动物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说说还剩下来的是一些什么动物啊?他们都有些什么特征呢?我们能不能给他们找到自己的“家”呢?(估计剩下来的会是:蛇、龟、鳄鱼等爬行动物和青蛙、蟾蜍、娃娃鱼等两栖动物)4.教师和学生一起来分析这几种动物的特点,(边看幻灯边讨论)最后师生共同得出分类的结果。
完善分类的项目。
活动五:趣味竞猜
规则:共有马、麻雀、青蛙、金鱼、蛇、蜗牛6种动物,请一个学生上台拿着其中的一张,你们可以来提问这位学生,但是他只能用“是”或“不是”来回答你们,看谁的提问次数最少而能猜得出的。
七、补充一些特例。
鲸、海豚、蝙蝠、鸭嘴兽、蜘蛛、蜈蚣等动物。
小结:今天我们通过对动物的分类研究,知道了用科学的分类标准
可以对种类繁多的动物进行认识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