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单元 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讲解

第三单元 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讲解

第三单元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一、选择题.
1、下列人物中,不属于早期维新派的是:
A、谭嗣同
B、冯桂芬
C、王韬
D、郑观应
2、维新派与顽固派论战的意义主要是:
A、启迪人们挣脱闭关锁国的牢笼
B、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发展
C、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D、形成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3、以上各项中,不属于戊戌政变内容的是:
A、杀六君子
B、废除新政
C、颁布《定国是诏》
D、囚禁光绪帝
4、“扶清灭洋”口号的提出,反映了:
A、义和团想联合清廷共同反对洋人
B、清政府对义和团采取安抚政策
C、清政府赞同和支持义和团的反帝斗争
D、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十分尖锐
5、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论战的焦点是:
①要不要变法②要不要兴民权③要不要实行君主立宪制④要不要提倡西学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6、下列关于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的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表明农民群众的爱国精神②具有盲目排外的性质
③表明农民对封建统治抱有一定幻想④清政府“招抚”政策影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戊戌政变后,变法法令内容未被废除的有:
A、提倡官民上书言事
B、废除八股进士,改试策论
C、实行征兵制
D、设立京师大学堂
8、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的标志是:
A、保国会成立
B、强学会成立
C、万木草堂成立
D、时务学堂成立
9、提出“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公理”,“变亦变,不变亦不变”的主张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郑观应
10、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是:
A、照搬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
B、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同儒家思想的相结合
C、附和西方基督教教义
D、依靠儒家思想,托古改制
11、八国联军统治北京城的联军统帅头目是:
A、西摩尔
B、克林德
C、瓦德西
D、赫德
12、康有为最有代表性的维新变法的理论著作是:
A、《新学伪经考》
B、《盛世危言》
C、《孔子改制考》
D、《变法通议》
13、1899年,带领义和拳民取得平原大捷的人物是:
A、赵三多
B、张德成
C、曹福田
D、朱红灯
14、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施政纲领是:
A、《新学伪经考》
B、《孔子改制考》
C、《变法通议》
D、《应诏统筹全局折》
15、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是:
A、维新派同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
B、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
C、新文化运动
D、早期维新思想的产生
16、下列属于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战役是:
①廊坊阻击战②天津保卫战③西什库教堂④天京保卫战
A、①②④友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7、《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其表现有:
A、惩办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
B、对镇压反帝斗争不力的官员即行革职
C、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反帝组织
D、开放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商埠
18、维新运动兴起的历史条件有:
①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②19世纪未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③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掀起变法运动④19世纪60年代的早期维新思想
A、①②④
B、④②
C、①②③④
D、③④
19、陈天华、邹容、章炳麟思想的核心内容不包括:
A、用革命暴力推翻清政府
B、资产阶级共和国
C、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D、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
20、中国同盟会纲领中“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实质是:
A、反清复明
B、反满兴汉
C、反对民族压迫
D、反封建统治
21、作为辛亥革命指导思想,“三民主义”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A、没有反映中国人民的民主要求
B、没有表达资产阶级在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
C、没有提出反封建的土地纲领
D、没有明确提出反帝国主义的要求
22、被孙中山誉为“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的武装起义是:
A、萍浏醴起义
B、广州新军起义
C、黄花岗起义
D、镇南关起义
23、下列关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表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A、确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C、确定中华民国实行总统制
D、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24、孙中山阐发的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的含义是:
A、推翻腐朽的清政府
B、结束帝国主义在中国统治
C、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贯彻“平均主义”的主张
25、下列武昌起义成功的原因中,最主要的是:
A、起义新军的革命主动精神
B、革命党人的筹划周密完善
C、清朝湖北当局无力顽抗
D、立宪派改变策略乘机附和
二、填空。

26、年春,康有为领导的“公车上书”,使维新变法思潮发展成的政治运动。

27、1898年初,康有为向光绪帝呈递了《》,请求正式确定维新变法政策,它实际上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

28、保国会的宗旨是:保国、、保教。

29、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了中国资产阶级第一个革命团体。

1905年建立的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30、1912年把中国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

1913年江西都督在湖口起义,标志“二次革命”爆发。

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31、此次义和团民之起,数月之间,京城蔓延已遍,其众不下十数万,自兵民以至王公府第,处处皆是,同声与洋教为仇,势不两立。

剿之,则即刻祸起肘腋,……只可因而用之,徐图挽救。

---------摘自《清政府致各省督抚电文》
回答:
①材料中的“京城蔓延”指什么史实?
②从材料可以看出义和团运动的矛头指向什么势力?
③材料中的“因而用之”、“徐图挽救”是什么意思?
④义和团的口号是什么?你怎样评价之?
32、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

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

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上鸡鸣而起,日晡乃罢,览阅奏章,犹不能尽。

--------摘自《戊戌变法记》
回答:
①上面材料反映的是戊戌变法中的哪一项变法内容?
②材料中的“上鸡鸣而起”的“上”指的是谁?
③材料中的“举国鼓舞欢蹈”你是怎样理解的?
33、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意义及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34、分析戊戌变法的进步意义及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3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机关、性质、意义及评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