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性教育一、美国性教育的发展历程总体上,美国的性教育历程归纳起来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1.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性教育早在19世纪80年代,美国的一些社会团体,如美国清教徒联(the American P u r i t a n A l l i a n c e )、基督教青年会和儿童研究协会就开始了与性有关的讲座和研讨会。
性教育时还没有在学校中实施开展,进入20世纪后才逐渐步入学校课堂。
并在1912 年7 月,全美教育联合会开始为中学开设性教育课培训师资。
到60 年代以前,学校性教育在美国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仅有小部分的州鼓励开设性教育课。
这一时期性教育的主题主要有两个,40 年代前“反对性”,只讲解性的危险性、性解剖、性生理和优生学;40 年代后的主题是“性道德”,内容涉及家庭生活、生殖、性病和“正常”的性。
2.“无指导”性教育时期到了20世纪60 年代,美国兴起的“性革命”掀起了性教育的浪潮。
在美国性信息和性教育协会及美国性教育者、咨询者和治疗者联合会的影响下,以及联邦教育局对家庭生活教育和性教育的政策鼓励和支持,性教育开始得到家长和社会的认可而进入到学校的教育体系中。
但受性自由思想的影响,性教育进入了“无指导的性教育”时代,教师仅向学生传授性知识而不对学生的行为做任何指导和评价[2]。
在道德约束缺失的情况下,美国社会爆发了空前的“性危机”,到70年代性教育的主题转向了“安全性行为”教育。
但这种治标不治本、过于强调个人权利的、片面的性教育并没能解决美国社会日益突出的各种性问题,人们不得不开始反思性教育的哲学观和价值取向以寻找新的出路。
尽管六、七十年代的性教育指导思想偏离了科学性教育的轨道,但在美国的许多学区,性教育和家庭生活教育紧密结合成为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全程教育。
社会各界力量都参与到性教育研究中,大学和许多民间组织参与到性教育师资的培训中来。
到1973 年,全美114 所医学院中110所开设了性知识课程,综合大学的在家庭社会科学系、社会学系、学校家庭卫生系、家庭经济教育系和成人教育系开设了12门有关性的课程[3]。
此外,美国的高级性学研究院及明尼苏达大学、纽约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还设有研究生水平的性学专业,可授予硕士、博士学位。
3.“安全性行为”教育时期80 年代中期到90 年代,美国掀起了性教育的高潮,人们积极肯定学校在性教育方面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预防”成为这一时期性教育的主导思想,学校性教育开始与艾滋病预防教育结合起来进行。
美国31 个州制定了性教育的相关政策,规定由州和各学区的教委会来确定本地区的性教育方案[2],性教育课程全面校本化,3/4 的初、高中学校开设了性教育课程。
在一些宗教组织呼吁下,性教育开始向传统道德回归。
虽有人提出制定“婚前性节制”教育大纲,但以避孕为基础的“安全性行为”教育仍大行其道,并至今依然在美国和许多国家流行。
4 .“以品格为基础”的综合性教育1991 年,美国性信息和性教育协会编写的《全国性教育综合大纲》[4]出台,确立性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儿童和青少年的性健康,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性观念。
《大纲》对统一性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起到了规范作用,改变了美国中小学性教育课程各自为政的局面。
1996 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新的社会福利改革法案,该法案于当年8月经克林顿签字后生效实施[5]。
法案以鼓励公民结婚和实施禁欲教育作为社会工程的重要条款,由联邦政府拨款2.5亿元支持各州的禁欲教育,并明确规定不支持避孕教育。
这种以品格为基础的性教育模式认为不良的性行为是和不良的品格联系在一起的,打造良好的品格基础是性教育的前提。
禁欲教育提倡性教育以塑造良好的品格为目标,致力于青少年社会责任和社会规范,树立正确的性价值观。
目前在美国,除了“以品格为基础的性教育”外,主张教会学生如何使用避孕套、尊重个人性权利的“安全性行为”综合性教育也得到不少人的支持。
但两派价值取向不同的性教育相比,越来越多的人倾向前一种观点。
人们期望改革教学方法和教育模式引导学生内化性教育的价值取向,以性教育的发展功能、培养功能和个体享用功能促进其限制功能、矫治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实现。
表一美国性教育发展历程(梁燕芳. 美国性教育的发展历史及启示[J]. 中国科技信息,2008,17:275+281.)二、美国中学的性教育1.性教育的课程目的美国中学里大多数性教育课程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两性的差异, 增加有关性的知识, 使学生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自己的生活负责。
但也有些课程的目的主要是防止女性青少年怀孕。
2.性教育课程范围性教育课程涉及的范围很广, 从人体的生理变化, 到避孕方法, 从吸毒、汹酒与性行为, 到恋爱与婚姻, 都囊括在内。
从一些调查来看( 见表5 ) , 最常见的内容有解剖、生理、怀孕和分娩, 性病。
也有许多课程包括避孕、流产、青少年怀孕的可能期等知识( 这方面的知识通常是给九至十年级的学生上的, 内容不是很深, 课时也不多, 如避孕只占一个或几个课时, 大多数课时都讲有关青春期的生理变化方面的知识)。
其次, 流产抉择、避免有害的性行为和其它有关道德的问题也常包括在课程中。
很明显, 有些有争议的内容, 课程里占的比例较少( 如手淫、同性恋爱, 尤其是性行为方式等)。
3.性教育课程的开设性教育课程有些是单独开设的, 有些是属于其它课程中的一个部分,如在家庭生活、家政、生物或体育课中包括有一部分性教育的内容。
这样, 性教育课程也有许多不同名称, 如家庭生活教育、人的生长和发育、卫生教育等等。
这种不同的课程名称,往往反映了各课程的侧重点。
性教育课程有些是男女学生在一起上, 有些是男女学生分开上, 视课程的内容而定。
性教育所占的课时每学期为5一20 课时担任性教育课的教师通常都在体育、家政、科学或社会研究等学科中取得证书, 在教本专业的课程外, 再教性教育课程。
教师往往都有资历和社会经历, 平均年龄为38岁, 男教师略多于女教师。
通常的教学形式是讲课和小组讨论。
教师大多使用外面经销的教材, 但教师自己也准备一些补充的材料。
(黄志成. 美国中学的性教育[J]. 外国教育资料,1985,05:57-59+11)瑞典的性教育瑞典是世界上第一个推行青春期性教育的国家。
一、瑞典性教育的发展历程早在1933 年成立了全国性教育协会。
1942 年就在义务制学校中开展了性教育。
1957 年, 瑞典国家教委就制定了性教育指导要领。
1970 年, 性教育范围扩大到瑞典所有学校。
[ 1] 1975 年以后, 他们偏重于生理教育, 此后逐渐增加了性道德、性评价等教育内容。
瑞典的性教育走在世界前列, 与瑞典的社会文化氛围和传统习俗有关。
在瑞典首都大街上裸体雕塑艺术随处可见, 士兵周末放假, 可与家人、女友团聚。
离婚不再被认为是痛苦和难以解决的问题,“性”作为一个精神层面可以讨论, 不再是“不登大雅之堂”的问题。
二、瑞典性教育的五大特点瑞典的性教育又称作“避孕教育”, 有五个显著特点:1.注重实用。
瑞典的性教育是科学的、客观的, 极力避免“兜圈子”的表现。
例如中学生性教育的第一章是避孕。
一开始就教授避孕套的使用方法, 老师使用模型作实际的装戴。
如培训汽车驾驶员一样,主要不是讲构造, 而是重视实际操作的方法教育。
而在日本讲到避孕的时候, 还局限于避孕方法有几种, 这样老一套的知识传授。
2.教育时间很早。
父母很早就对孩子进行性教育。
父母亲昵或性生活时被孩子撞见了, 会十分坦然, 一点儿也没有惊惶失措, 他们会轻松地告诉孩子, 我们也在玩呀, 像你们小朋友玩捉迷藏, 不过我们是大人的玩法, 你们是小孩子的玩法。
孩子听了, 立即恢复轻松,自己玩去了。
瑞典的学校性教育已开展半个多世纪, 1955 年性教育被列为必修课。
学校性教育从7岁开始, 比如与小学生谈“人是从哪儿出来的”“妈妈也会生蛋”等问题。
每年级均有性教育内容的课, 而且有机地安排在不同的课程中, 最多放在生物课, 此外在历史、文学等课程中也有相应的介绍。
性教育在1994 年社会民主党执政后, 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从原来强调的统一内容讲授转向了各个学校可以编写自己的教材, 用自己的方法进行性教育。
3. 积极的性教育。
“性教育决不是生殖水平的教育, 而是作为人的教育进行的。
”这是在瑞典性教育过程中始终强调的。
最近, 瑞典已不再使用“性教育”一词, 而使用“共同生活事业”一词来代替, 提出了更广泛的含义, 即不仅致力于男女之间和谐的共同生活, 还包括了男性之间、女性之间的共同相处, 性关系不过是其中的一部分。
[ 2] 如有关生育的教育, 插图中绘出了父亲在母亲旁边鼓励的场面, 它向孩子表明, 这是一个家庭。
与此同时, 在孩子内心中建立了双亲希望生育的印象。
4. 覆盖面广。
不仅在学校已有完整的性教育课程体系, 而且性教育已深入社区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如全国现已有200 个青少年门诊, 由助产士、社会咨询专家及心理、妇产、精神、男科等专家组成, 免费向23 岁以下青少年开放咨询与治疗。
另外建立少女中心, 通过国际互联网、同伴教育、媒体及非政府组织的各种性教育活动, 使性教育在全国开展。
[ 2]5.建立广泛的国际合作。
瑞典由于与英语发达国家的语言十分接近, 加上国际合作意识十分普遍, 使得其性教育容易与国际的多个组织进行广泛的合作。
瑞典的性教育机构从EU、UN、WHO、比而盖茨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福特基金会争取到多项基金, 从而大大促进了瑞典性教育的发展。
[ 2]瑞典性教育的成效十分显著。
自1933 年开展性教育以来, 性病的患病率就极低; 20 岁以下女孩子怀孕生育的情况几乎没有;HIV 阳性患者从1985 年到1999 年的14 年间, 整个国家仅发现5132 例; [ 2] 出生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 全世界最成功的避孕政策, 使瑞典的堕胎率极低,每名妇女平均堕胎0.6 次; 在第一次性交的年龄上, 已明显推迟。
在这氛围下, 1996 年一次全国调查中, 18~ 74 岁保持婚姻的比率为52% , 同居未婚的比例为23% ,有较长期性伙伴的为15%, 临时性伙伴的10%。
瑞典政府十分关注性问题对青少年的影响。
法规禁止贩售和播放涉及性暴力的宣传品,包括电影、录像带与书刊。
例如在电视节目中, 不允许有黄色与暴力镜头出现。
在瑞典的公众电视里, 看不到有伤风化的镜头。
男人嫖娼被视为违法, 妓女与红灯区是看不到的。
在这样一个西方国家, 甚至赌博也是被禁止的, 瑞典全国未见一个赌场。
[ 2]日本性教育一、性教育的发展历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日本性教育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这样三个阶段: 日本性教育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 世纪60 年代,叫“纯洁教育”, 强调对青少年授以正确的性知识, 使其保持身心纯洁, 到结婚为止是处女; 第二阶段为20 世纪60 年代到70 年代, 日本受到西方“性自由”浪潮的冲击, 从而开始了以传授性科学知识为主的阶段; 第三阶段是70 年代以后, 日本进入“性指导”阶段, 不仅让学生懂得性科学知识,还要懂得友爱的重要和生命的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