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9、寓言两则

9、寓言两则

9、寓言两则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学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寓言、亡羊补牢、羊圈、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劝告、把式、盘缠、硬要”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两则寓言故事。

3.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
了解寓言表达上的特点,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
在学生感受寓言揭示的形象、了解寓言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
2、过去我们学过哪些寓言?
3、寓言有什么特点?(用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讽刺某种人。

寓:寄托、包含的意思。

言:讲道理。


4、“寓言二则”的“则”是什么意思?(相当于“篇”)
5、今天我们学习《南辕北辙》和《亡羊补牢》两篇寓言。

我们先学习第一则寓言。

看老师写课题:《亡羊补牢》。

指名读,齐读。

二、熟字新解,理解课题
1、板书“亡、牢”:你能说说你知道的关于亡和牢的词吗?通过这些词,你知道它们通常表示什么意思?
2、板书“羊、补”:在亡羊补牢中,“亡、牢”又是什么意思呢?认真读书,一定会找到答案的。

三、交流体会,明了寓意
一个养羊人的羊圈上出现了一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里叼走了一只羊,养羊人是怎么做的?
1、请同学们自己阅读这个故事,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

2、分节朗读课文,检查自学情况。

3、学生质疑,根据学生的问题,讨论解疑。

(1)“街坊”是什么?
(2)理解“后悔”出示课文中的原句。

他后悔什么?为什么会后悔?
如果你是街坊,会对他说些什么?你是养羊人,听了街坊们的劝告后,会怎么想?(如果他像你一样就好了,可惜这个养羊人_______)
(3)谁知夜里,狼又从这个窟窿里叼走了一只羊(课件)(板书:又少一只羊)现在,你有没有理解“后悔”的意思呢?
“不该不接受”早知道,当初就________,“不该不”,两个“不”说明他真的很后悔。

羊连丢了两只,你是养羊人,心里也会__________,试试看,将养羊人心里
的话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引读)转念一想,__________。

于是,他是怎么做的?__________。

结果怎样?__________。

(4)结合板书理解“亡羊补牢”。

4、齐读课文。

5、看到羊圈被修得结结实实的,羊儿一只也没有少,养羊人此时会想些什么?
四、回顾全文,揭示寓意
1、齐读全文。

2、羊圈上面出现了窟窿,该怎么办?如果,这些窟窿就像是我们同学身上的缺点,又该怎么办呢?
五、指导书写,识记生字。

(一)识字
1、出示生字、认读生字。

2、一起给生字扩词,看谁想出来的多。

(二)写字
1、观察。

2、指导,就小朋友们提出的难点,老师进行指导,
3、评价,自评,互评相结合。

六、总结
《亡羊补牢》这个寓言故事,情节简单。

它使我们明白了,做错了事或出了问题,及时改正或补救,还不晚。

所以人们常说:“亡羊补牢,为未晚也!”
板书设计:
亡羊补牢,为未晚也
第二课时
一、游戏导入
吸引学生,请一名学生向相反方向取一物品,学生们会立即发现老所指方向有误,追问为什么取不到,由此引出本文,在古时候也有这样的一个人,他要去的地方在南方,偏要往北走,现在我们就一起看看他,出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一)初读课文
1、自读。

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利用工具书掌握它。

2、正音,指名读,注意听准字音。

3、互检,同桌互相读,检查字音。

(二)识字、写字
方法同《亡羊补牢》
三、自由阅读,个人质疑
1、可质疑词句意以及个人想了解的问题。

2、个别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阅读。

3、学生说问题,教师归纳问题。

词义:盘缠硬要
问题:“南辕北辙”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南辕北辙》中那个坐车人是怎么想的?他的朋友又是怎么想的?谁想法对?为什么?
四、讨论解疑
1、随机阅读,结合课文,联系实际理解词义。

盘缠(路费)硬要(一定要)
2、通读课文,进一步认知课文。

(读中思考问题)
3、学习小组组织讨论。

⑴组长负责组织组员。

⑵针对问题讨论,组长归纳小组意见。

⑶选代表作答。

五、小组汇报、讲读课文
1、评点讲析
⑴讲说故事梗概。

⑵自由阅读、分角色阅读,在读中理解问题。

A角色:坐车人
B角色:朋友
2、引申阐发道理
⑴总结故事内容,复述故事。

⑵讲说道理,理解“南辕北辙”词义。

本来要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

⑶结合实际、课件演示深刻理解故事。

告诉我们做事要明确方向,如果方向错了,无论条件多好,也不能到达目的。

六、兴趣表演、加深理解
1、自由阅读,指名复述。

2、小组结合,导演故事。

3、总结小评,启发教育。

做事要明确方向不能背道而驰,要听取别人善意的意见。

板书设计:
北▲
结果:离楚国越来越远
南▼(楚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