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鸿业 西方经济学 宏观部分第六版 课程教学大纲

高鸿业 西方经济学 宏观部分第六版 课程教学大纲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经济管理学院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宏观经济学课程英文名称macroeconomics
课程所属单位:经济管理学院课程面向专业:经管类本、专科生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经济数学
学分:3 总学时:54 (其中理论学时:54 实验学时:0 )
二、课程性质与目的
宏观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总体行为的经济学科。

它研究一国(或一个经济体)的产出、消费、储蓄、投资、贸易余额、物价水平、汇率、货币供给等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探讨经济增长、波动、通货膨胀的原因以及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

它是所有经管类本、专科生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将从开放经济的视角介绍当代宏观经济学的最新理论,强调掌握当代宏观经济学分析工具,以及对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和现状的应用。

本课程将为本科生进一步学习其它专业课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十二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1、教学内容:
(1)宏观经济学的特点、研究方法
(2)GDP概念、核算、基本恒等式
(3)名义GDP、实际GDP、GDP折算指数
(4)CPI、PPI、PMI、痛苦指数
2、教学要求:
掌握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其演化过程、基本的研究方法;掌握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概念及其区别;了解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掌握几个重要的国民收入概念;掌握名义GDP、实际GDP、GDP折算指数;了解CPI、PPI、PMI、痛苦指数等概念。

3、教学重点:
GDP的内涵;支出法核算GDP;GDP、NDP、NI、PI、DPI等概念的关系;名义GDP与实际GDP。

4、教学难点:
GDP、NDP、NI、PI、DPI等概念的关系、GDP的内容及其局限性。

第十三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1、教学内容:
(1)均衡产出及消费理论
(2)乘数理论
2、教学要求:
掌握投资与储蓄的概念及其函数;了解各种消费理论的基本内容,了解乘数理论及其各种含义。

3、教学重点:
投资与储蓄的概念及其函数,国民收入的决定理论及乘数论
4、教学难点:
国民收入的决定理论及乘数论。

第十四章国民收入的决定:IS-LM模型
1、教学内容:
(1)产品市场均衡
(2)货币市场均衡
2、教学要求:
掌握IS曲线,LM曲线的含义及其推导过程;掌握IS—LM模型的推导过程及其意义,掌握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

3、教学重点:
IS—LM模型的推导过程及其意义。

4、教学难点:
IS—LM模型的推导过程及其意义
第十五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1、教学内容:
(1)总需求曲线
(2)总供给曲线
(3)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现实的解释
2、教学要求:
掌握AD、AS曲线的导出过程及其推导方法,掌握AD-AS模型的内容及意义。

3、教学重点:
AD-AS模型的内容及意义。

4、教学难点:
AD-AS模型的内容及其对现实的解释。

第十六章失业与通货膨胀
1、教学内容:
(1)失业及其特点
(2)通货膨胀类型及其分析
(3)理论解释及其政策
2、教学要求:
掌握失业的定义及其特点,掌握通货膨胀的定义及价格指数、通货膨胀的基本类型、分类及其特点。

了解各种理论的解释及解决通货膨胀的各种政策。

3、教学重点:
失业及其特点;通货膨胀的基本类型及其原因分析
4、教学难点:
通货膨胀的基本类型及其原因分析
第十七章宏观经济政策
1、教学内容:
(1)财政政策及其分析
(2)货币政策及其分析
2、教学要求:
掌握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工具及其特点,学会运用前面学过的内容对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效果进行分析。

3、教学重点:
财政政策效果分析和货币政策效果分析。

4、教学难点:
财政政策效果分析和货币政策效果分析。

第十八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1、教学内容:
(1)经济政策及其目标分析
(2)货币、资本市场、
(3)衍生产品市场
2、教学要求:
掌握经济政策的内容及其分析、货币政策内容及其分析;了解货币、资本市场的基本内容,学会用IS-LM模型对一个国家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3、教学重点:
经济政策及其分析、货币政策及其分析
4、教学难点:
经济政策及其分析、货币政策及其分析
第十九章经济增长
1、教学内容:
(1)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2)其它增长理论
(3)乘数-加速数模型
2、教学要求:
掌握经济增长的基本概念、各种典型的增长理论,了解经济周期理论。

3、教学重点:
哈罗德-多马模型、乘数-加速数模型
4、教学难点:
乘数-加速数模型
四、教学环节与教学要求:
课堂以理论讲述为主,使学生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原理及研究方法;作业布置不少于4次。

五、课程考核办法:
宏观经济学课程的考核办法原则上以教务处最新下达的考核办法为准,即课程的成绩:闭卷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平时成绩根据学生的考勤、平时作业、课堂发言、讨论、期中质量检查等的情况确定;期末考试试卷100分。

六、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1.教材:高鸿业著《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六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5.
2.参考书:
(1)曼昆著《经济学原理》(第六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7
(2)克鲁格曼著《宏观经济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