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作为一门反思性的学科,它的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1,通过对各种不同文化的审视,达到对把西方文化价值观念当做全人类一般的文化价值观念的反思与批评;2,通过揭示我们对各种文化世界、包括我们自己的文化进行分析的努力中所固有的弱点,来打破既有观点的稳固地位,达到对知识获得一般性规律的反思与批评;3,通过对人与自然界关系的重新定位,达到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评。
古典进化论的主要思想是什么?概述:古典进化论一般又叫做文化进化论,它是人类学的第一个理论(或流派)。
古典进化论以研究社会与文化的进化为目标,注重人类文化一致性的研究,是资本主义发展到高峰时期的乐观主义的表现,表达出强烈的欧洲文化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念。
思想渊源:1、18世纪欧洲社会思想家有关学说的影响2、人类学本身思想脉络的影响。
3、生物进化论的影响。
泰勒及其思想泰勒是英国第一位人类学教授。
他的著作有:《人类早期历史和文明的发展研究》(1965)、《原始文化》(1871)和《人类学》(1881),代表作:《原始文化》。
他给“文化”下了一个著名的定义:“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
”他主要运用文化遗留分析法和比较法。
文化遗存分析法:现实生活中的儿童游戏,民间俗语,荒谬的习惯,他认为可能跟古代文化的某一阶段有关系,它们是原始野蛮人的遗留物。
泰勒的研究逻辑是:由于古代社会的文化遗留在现实的文化当中,所以对遗留的研究有助于发现历史发展的进程。
因此,文化遗留可以视为“文明进步全过程的路标”。
摩尔根及其思想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是古典进化论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他研究人类社会进化问题。
主要著作有《易洛魁联盟》(1851)、《人类家庭的血亲和姻亲制度》(1871年),《古代社会》(1877)等,代表作为《古代社会》。
摩尔根用了哪些观点来支撑他的人类社会经历了“蒙昧——野蛮——文明”的思想的?泰勒而言,摩尔根对人类社会经过“蒙昧—野蛮—文明”三阶段进行了更为系统的论证,这种系统性表现在他用四根重要的支柱支撑了社会进化论大夏。
第一根支柱是生产技术发展阶段论。
摩尔根以生产技术发展水平来对原始社会进行分期。
第二根支柱是家庭(家族)发展阶段论。
摩尔根首创了亲属制度的研究,他从亲属称谓的角度来分析和推论家族制度的早期类型与历史发展。
第三根支柱是氏族理论。
这一理论的意义在于帮助他建立了社会政治制度从原始时代到文明时代的发展序列,这个序列就是“以性为基础的社会组织—氏族—包族—部落—部落联盟—国家”。
第四根支柱是财产观念发展阶段论。
摩尔根建立了原始社会的三种继承法。
博厄斯的学术成就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人类学家博厄斯为首的历史特殊论派是一种以历史特殊论为基本理论核心、以文化区为研究方法、以文化相对主义为研究态度而建立起来的人类学理论。
博厄斯反对宏观人类文化史的建构,而重视并强调微观的具体的文化史研究。
博厄斯认为传播以及人类文化普遍进化规律都不能用来解释世界各地许多相似的文化现象,因为各种文化是各个社会独特的产物,文化现象的相似性实际上都有其各自发展的历史线索和特殊的原因。
要理解或解释某一特定的文化,最正确的做法就是重建该文化走过的独特道路。
即构建该文化的历史。
博厄斯认为传播以及人类文化普遍进化规律都不能用来解释世界各地许多相似的文化现象,因为各种文化是各个社会独特的产物,文化现象的相似性实际上都有其各自发展的历史线索和特殊的原因。
要理解或解释某一特定的文化,最正确的做法就是重建该文化走过的独特道路。
即构建该文化的历史。
文化相对论:首先,作为一种文化理论,文化相对论强调环境和历史对于一种具体的特殊的文化形成的影响;其次,作为一种文化态度,文化相对论认为各民族文化的价值是平等的,文化没有优劣、高低之分,衡量文化的标准是相对的;再次,作为一种文化策略,文化相对论对欧洲文化中心主义起到了颠覆的作用。
它看到了文化的特殊性、民族性的一面,主张对所有人类社会文化差异性给予基本尊重,它强调内部观察的角度,假设文化与社会是封闭的自足的系统,它声称有的文化价值体系都具有有效地平等性。
传播学派西方民族学学派之一。
一译“播化学派”。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形成于德国。
其创始人为民族学家R.F.格雷布纳。
属于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还有W.福伊和B.安克曼。
当时,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资产阶级学术思想转向反动。
为了与马克思主义的影响相对抗,在西方民族学界亦开始出现反对进化学派的浪潮。
传播学派即是在此浪潮中产生的第一个反进化论的学派。
其基本理论是直接与“进化论”相对立的“传播论”。
这一理论是在地理学家F.拉策尔“人类地理学派”观点的影响下形成的。
文化区文化区,有某种共同文化属性的人群所占据的地区,在政治、社会或经济方面具有独特的统一体功能的空间单位。
文化区的英文名称亦可写作。
(一)概念:文化事物或文化现象和文化系统覆盖的地区。
某些特定的文化事物的组合,就构成了文化综合体,若干个具有一定联系的文化综合体就组成了文化系统,它所分布的地区就是文化区。
(二)特点:1.文化区的范围有大有小,一个文化区的重要性与它的范围大小无必然联系。
2.文化区边界有实有虚,甚至发生重叠。
3.文化区不一定与自然区重合。
(三)分类:1. 政治文化区:例如国家,行政区经济文化区:反映经济活动类型的文化区,例如农业区,工业区。
2. 文化地区、文化亚区、文化副区文化生态学用人类生存的整个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生态理论研究文化产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社会学分支学科。
文化生态学是一门将生态学的方法运用于文化学研究的新兴交叉学科,是研究文化的存在和发展的资源,环境,状态,及规律的科学。
文化生态学主张从人、自然、社会、文化的各种变量的交互作用中研究文化产生、发展的规律,用以寻求不同民族文化发展的特殊形貌和模式。
结构主义人类学:结构主义人类学的创始人是法国著名人类学家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它的主要任务是用建立模式的方法分析、说明和揭示这种真正的结构,并揭示人类的思维结构。
结构主义人类学的核心概念是“结构”,基本方法是“结构分析”。
他认为结构是指在某个较大的统一体中,各个部分的配置或相互之间的组合。
象征人类学:象征的概念:象征是人类用具体事物表达抽象概念、表达社会情感、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一种特殊符号方式。
象征和意义的联系:无论什么物体、行为、事件、语言,成为某种意义之媒介物的即象征。
但是象征只有在不同文化场合才能成立而不能在同一文化场合构成,因此,意义并不内在于象征,象征与意义的结合,并非原本事实。
解释人类学:格尔兹:美国解释人类学家的代表人物,全名克利福德·格尔茲,主要著作有:《文化的解释》、《地方性知识》、《尼加拉:19世纪巴厘的剧场国家》等。
在这些著作中,最鲜明地体现着解释理论的是《文化的解释》。
主要观点:一,“深描说”“人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我把文化看做这些网,因而认为文化的分析不是一种探索规律的实验科学,而是一种探索意义的阐释性科学。
我追求的阐释,阐释表面上神秘莫测的社会表达方式”。
深描:是指人类行为作出意义的解释。
人类学家要探索文化的根源,对意义的解释要进行深究,找到比较深层的解释。
民族志要尽量深描,理清意义的结构。
格尔兹对巴厘岛“斗鸡”这一“深层的游戏”的意义的文化解释表现在哪几个方面格尔兹对巴厘岛斗鸡的游戏的文化解释有几个方面:1、斗鸡的意义不是为了在赌博中获得利益,而是为了获得某种象征地位的意义2、斗鸡的功能并不是如功能学派所讲的为了强化社会生活的某种结构或规则,而只存在着展示社会生活、解释社会生活的意义。
3、斗鸡揭示了巴厘岛平时社会生活中被掩盖起来的那一部分亲属关系1、亲属关系:是因血缘和姻缘而产生的社会关系。
血亲还可以分为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前者是指生育自己的和自己生育的上下各代亲属;后者是指彼此间具有间接的血缘联系,除直系血亲以外的亲属。
亲属称谓制度人类的亲属关系表现在语言里就是人类学上所说的亲属称谓制度。
这是社会人类学家用来标明亲属关系的一套称呼系统,它勾勒的是社会关系。
作用:第一,把特定种类的人分类归入单一特定部署;第二,把不同种类的人分为不同的部署。
一般说来,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亲属的地位相类似,那他们就属于同一称谓。
6种类型:爱斯基摩型、苏丹型、易洛魁型、夏威夷型、克劳型用图例表示出核心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并用文字加以说明核心家庭:指一对夫妻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子女既指有血缘关系的,也包括有正式收养关系的。
丁克家庭也叫核心家庭。
图见书第137页。
家庭的功能有哪些?家庭的基本功能如下:1:经济功能、2:性功能、3:生育功能、4:赡养和抚养功能、5:教育功能、6:情感交流功能、7:休闲娱乐功能、8:生产消费功能家庭的类型:1、核心家庭:指一对夫妻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子女既指有血缘关系的,也包括有正式收养关系的。
丁克家庭也叫核心家庭。
2、扩大家庭:两个或两个以上核心家庭可以经由血缘、姻缘或收养等方面的关系而组成一个扩大家庭。
(1)一夫多妻家庭(2)主干家庭(3)联合家庭继嗣群:丹尼尔·克雷格认为,继嗣就是把人们的身体和精神的某个方面在后代中保存下来,可见继嗣是表示永垂不朽的一种象征形式。
而所谓“继嗣群”,通常是指根据继嗣原则组成的一群共同的祖先遗传下来的血亲。
现实存在的有社会意义的继嗣群都是根据某种特定的继嗣规则,强调了与一部分亲属的联系,而不考虑跟另一部分亲属的关系。
规则:1、单系继嗣规则:指用父亲一方或母亲一方的亲子联结来确定个人的责任权利的规则。
2、双系继嗣规则:按照双边继嗣或两可继嗣方式来确定一个人的责任权利的规则3、双重继嗣规则:按照同时从父母双方计算继嗣关系来确定个人的责任权利的规则形式:1、世系群:由有血缘关系的亲戚组成的共同继嗣群2、氏族:是非共同的继嗣群,是扩大了的世系群3、联族:是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氏族的单系继嗣群,其包含的氏族在想象上有关系4、半偶族:经济学与经济人类学的区别(见课本159~161)人类历史上有哪些经济类型1,采集与狩猎,采集狩猎者组成群体的方式部分决定取决于他们赖以生存的坏境。
2,园艺式农业,主要依靠的是人类对小块园地垦殖所获得的食物。
3,畜牧业,由捕猎变为养殖。
4,精耕农业,妇女的地位普遍变低,成为经济生产的配角且被降到家务劳动中去了。
5,工业,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更为巨大的变化;但就世界观而言,仅是农业社会的继承。
交换体系:1、互惠性交换:是指双方互惠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包括:概化互惠、平衡互惠、负性互惠)交换的动机并不是赢利,而是为了社会责任,有些互惠性交换还是为了在此过程中赢得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