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望远镜的组装1

望远镜的组装1

透镜焦距测量和组装望远镜
望远镜是用途极为广泛的助视光学仪器,望远镜主要是帮助人们观察远处的目标。

为适应不同用途和性能的要求,望远镜种类很多,构造也各有差异,但是它们的基本光学系统都由一个物镜和一个目镜组成。

望远镜在天文学、电子学、生物学和医学等领域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实验目的】
1. 掌握简单光路的分析和调整方法;
2. 了解、掌握自准法测凸透镜焦距的原理及方法;
3. 了解、掌握位移法测凸透镜焦距的原理及方法;
4. 了解望远镜的基本原理和结构,能够自己组装望远镜;
5. 掌握自组装望远镜的调节、使用和测量它的放大率。

【实验原理】
当发光点(物)处在凸透镜的焦平面时,它发出的光线通过透镜后将成为一束平行光。

若用与主光轴垂直的平面镜将此平行光反射回去,反射光再次通过透镜后仍会聚于透镜的焦平面上,其会聚点将在发光点相对于光轴的对称位置上。

对凸透镜而言,当物和像屏间的距离L 大于4倍焦距时,在它们之间移动透镜,则在屏上会出现两次清晰的像,一个为放大的像,一个为缩小的像。

分别记下两次成像时透镜距物的距离O 1、O 2(e=|O 1-O 2|),距屏的距离O 1'、O 2'根据光线的可逆性原理,这两个位置是“对称”的。


O 1=O 2',O 2=O 1'
则:L -e= O 1 +O 2'=2O 1=2O 2'
O 1=O 2'=(L -e)/2
而O 1'= L -O 1=L -(L -e)/2=(L+e)/2 把结果带入透镜的牛顿公式1/s+1/s'=1/f 得到透镜的焦距为
L e L f 4/)(22−=由此便可算得透镜的焦距,这个方法的优点是,把焦距的测量归结为对于可以精确测定的量L 和e 的测量,避免了在测量u 和v 时,由于估计透镜中心位置不准确所带来的误差。

最简单的望远镜是由一片长焦距的凸透镜作为物镜,用一短焦距的凸透镜作为目镜组合而成。

远处的物经过物镜在其后焦面附近成一缩小的倒立实像,物镜的像方焦平面与目镜的物方焦平面重合。

而目镜起一放大镜的作用,把这个倒立
的实像再放大成一个正立的像。

【实验仪器】
自准法测凸透镜焦距
1、带有毛玻璃的白炽灯光源S;
2、品字形物象屏P:SZ-14;
3、凸透镜L:f=190mm(f=150mm);
4、二维调整架:SZ-07;
5、平面反射镜M;二维调整架:SZ-07;7、通用底座:SZ-04;8、二维底座:SZ-02 9、通用底座:SZ-04;通用底座:SZ-04;
位移法测凸透镜焦距
1、带有毛玻璃的白炽灯光源S;
2、品字形物像屏P:SZ-14;3凸透镜L:f=190mm(f=150mm);4、二维调整架:SZ-07;5、白屏H:SZ-13;
6、通用底座:SZ-04;
7、二维底座:SZ-02;
8、通用底座:SZ-04;
9、通用底座:SZ-04
自组装望远镜
1、带有毛玻璃的白炽灯光源S;
2、毫米尺F;
3、二维调整架:SZ-07;
4、物镜Lo:f o=225mm;
5、二维调整架:SZ-07;
6、测微目镜Le:(去掉其物镜头的读数显微镜);
7、读数显微镜架: SZ-38;
8、通用底座:SZ-04;
9、通用底座:SZ-04;10、通用底座:SZ-04
11、通用底座:SZ-04;12、白屏:SZ-13。

【实验内容与步骤】
(一)自准法测凸透镜焦距
1、把全部元件按图一的顺序摆放在平台上,靠拢,调至共轴。

而后拉开一定的
距离。

可调成如图一所示的距离
2、前后移动凸透镜L,使在物像屏P上成一清晰的品字形像。

3、调M的倾角,使P屏上的像与物重合。

4、再前后微动透镜L,使P屏上的像既清晰又与物同大小。

5、分别记下P屏和透镜L的位置a1、a2。

6、把P屏和透镜L都转180度,重复做前四步。

7、再记下P和L的新位置b1、b2。

8、分别把f=150mm和f=190mm的透镜各做一遍,并比较实验值和真实值的差
异,并分析其原因。

9、可选择更多规格的透镜进行实验。

(选做)
10、数据处理
12a a f a −= 12b b f b −= 被测透镜焦距:2/)(b a f f f +=
(二)位移法测凸透镜焦距
1、把全部器件按图二的顺序摆放在平台上,靠拢后目测调至共轴,而后再使物屏P 和像屏H 之间的距离l 大于4倍焦距。

2、沿标尺前后移动L ,使品字形物在像屏H 上成一清晰的放大像,记下L 的位置a 1。

3、再沿标尺向后移动L ,使物再在像屏H 上成一缩小像,记下L 的位置a 2。

4、将P 、L 、H 转180度,重复做前三步,又得到L 的两个位置b 1、b 2。

5、分别把f=150mm 和f=190mm 的透镜个做一遍,并比较实验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6、可选择更多规格的透镜进行实验。

7、数据处理
21a a e a −= ,21b b e b −=
l e l f a a 4/)(22−= ,
l e l f b b 4/)(2
2−=透镜焦距:2/)(b a f f f +=
(三)自组装望远镜的调节、使用和测量它的放大率
1、把全部器件按图五的顺序摆放在平台上,靠拢后目测调至共轴。

2、把F 和Le 的间距调至最大,沿导轨前后移动Lo ,使一只眼睛通过Le 看到清
晰的分划板F 上的刻线。

3、再用另一只眼睛直接看毫米尺F 上的刻线,读出直接看到的F 上的满量程28条线对应于通过望远镜所看到F 上的刻线格数e 。

4、分别读出F 、Lo 、Le 的位置a 、b 、d 。

5、去Le ,用屏H 找到F 通过Lo 所成的像,读出H 的位置c 。

6、数据处理
∵ω
ω'=
M 211122
''/'''/()12
A B U U V U A B AB U V U AB U ωω++==
++ 又∵
1
1
''V A B AB U =
∴111212()/()M V U V U U U =++× 望远镜的测量放大率:M=140/e
望远镜的计算放大率: 111212()/()M V U V U U U =++×
其中:U 1=b-a ,V 1=c-b ,U 2=d-c ,AB 、A'B'见图中所示。

【注意事项】
1、使用光学元件时要轻拿轻放,避免元件受振和碰撞;
2、不能用手触摸光学元件的光学表面;
3、若光学表面有污痕,不能自行处理,应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处理。

【思考与讨论题】
1、本实验介绍的测量透镜焦距的实验方法,哪种方法比较好?为什么?
2、利用自准直法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为什么会发现透镜能在两个不同的位置
使物“1”字屏出现清晰的像。

3、物距不同时,像的清晰范围是否相同?
4、望远镜按集光形式可分为哪几类?本实验讨论的是哪一种?
5、望远镜的放大倍率有限吗?
6、如何确定镜筒的大致长度?
7、什么是望远镜的调焦?如何调焦?
【参考资料】
1.张三慧《波动与光学》第二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赵凯华,钟锡华《光学》上册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3.张兆奎,缪连元,张立《大学物理实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