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积单位换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并掌握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2、理解并掌握体积高级单位与低级单位间的化和聚。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准确地运用单位间的化聚法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体积单位进率和单位之间的互化。
教学难点:复名数和单名数之间的转化。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教师提问:
(1)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板书:长度单位
1米=10分米 l分米=10厘米 l厘米=10毫米
(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板书:面积单位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l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2、口答填空,并说明算法和算理。
(1)4米=( )分米=( )厘米
算法:进率×高级单位的数
(2)500厘米=( )分米=( )米
算法:低级单位的数÷进率
3、谈话引入:我们复习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进率,和高级单位和低级单位之间转换的方法,今天我们学习常用的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和单位之间的转化。
(板书课题: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二、学习新课
(一)认识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1、认识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的关系
(1)指导学生自学,出示自学提纲:
A、棱长是l分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B、棱长是l0厘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C、1立方分米与1000立方厘米哪个大?为什么?
(2)学生分组汇报.教师演示动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l”
因为l分米=10厘米,所以棱长是l分米的正方体也可看作棱长是10厘米的正方体.
1分米× l分米× l分米=1(立方分米)
10厘米× l0厘米×l0厘米=1000(立方厘米)
(3)板书: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2、推导立方米与立方分米的关系.
(1)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猜想一下立方米与立方分米之间有什么关系?用什么方法可以验证你的想法是否正确呢?
(学生分组讨论,汇报)
(2)(演示动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2”)
棱长是1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米.而1米=10分米,所以棱长是l米的正方体可以划分成1000个棱长是l分米的小正方体,即1000个体积为l立方分米的正方体。
板书:l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3)思考:1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厘米呢?
3、小结: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l000.
4、比较: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及进率,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处?(名称、进率两方面)
(二)体积单位的互化(演示课件“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1、出示例3:8立方米、0.54立方米各是多少立方分米?
8立方米=( )立方分米
0.54立方米=( )立方分米
教师:看一看问题是从高级单位向低级单位转换,还是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转换?
想:因为l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8立方米有8个1000立方分米
列式:1000×8=8000,填8000
(第2题同上理)1000×0.54=540,填540
2、出示例4:3400立方厘米、96立方厘米各是多少立方分米?
340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96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教师:审题时首先要注意什么?试说出这两道小题的解答过程和算理。
想:因为l000立方厘米为1立方分米,3400立方厘米中包含有多少个1000立方厘米,就有几立方分米,列式:3400÷1000=3.4,填3.4
(第2题同上理)96÷1000=0.096填0.096
3、教师:请对比例3,例4,说一说这两道题有什么不同?
板书:
(例3下面)高级单位→低级单位,用进率×高级单位的数。
(例4下面)低级单位→高级单位,用低级单位的数÷进率。
4、教师:想一想,体积单位间的转化与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转化有什么相同处与不同处?(换算的方法相同,但进率不同)
老师:从上道题的解答中,你们有什么体会?要注意每题中有多少个小正方形。
三、课堂总结:
1、体积单位的进率。
2、体积单位的转化方法。
板书:
进率×高级单位的数
低级单位
低约单位的数÷进率
四、课后作业.
4平方米=( )平方分米 4立方米=( )立方分米 0.3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l.08立方米=( )立方分米
教后反思:
这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节课
的内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表示简单的分数,这节课学生进行了充分的活动和充分的探究,借助正方形、长方形、圆这些直观模型,理解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教学过程中较好的体现了让学生经历知识生成的全过程。
首先,我用了淘气和笑笑分苹果的情景导入本节课《分一分(一)》,然后出示情境图,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
其次,合作探究的环节中,引导学生自己用画一画的方法表示出一半,并与同伴说一说你的一半是怎么得到的。
然后引出,1\2就表示一半,指导学生涂出下面图形的,这一部分知识更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再在实际生活中找一找可以用分数表示的事物,学生自由说一说,这个环节更注重学生的直接经验,让学生通过联系实际生活体会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
再让学生动手折一折,折出一个分数,然后读出这个分数,体会分数无处不在。
最后在引导学生认识分数各个部分的名称,以及各部分表示的意义和分数的读法、写法。
最后,在练习巩固环节,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先是认识一个图形,再是按要求动手涂出一个图形的,最后是找一找生活中用分数表示的事物。
层层深入,学生都
能很熟练的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所解决问题中,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而且能用自己的话语总结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很不错。
总之,学生在整个学习活动中经历了知识生成的全过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当然本节课中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1、在新授的环节中没有给学生留够充足的讨论的时间。
2、讲到折一折时,没有及时引导学生可以折出很多分数。
3、由于班大学生多,课堂上不能及时照顾到每一位学生,没有及时鼓励到回答问题的每一位学生。
在今后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我还会继续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积极认真学习探究更好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