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有趣的课堂识字教学,让低年段学生有效识字
作者:莫美春
来源:《教育界·上旬》2018年第09期
【摘要】识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看似简单的识字教学,实际考验的是教师的经验和创新,还有学生是否已掌握到知识。
针对低年级学生心理特点,教师发挥引领作用,运用多种方法把课堂的识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容易接受,让学生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状态,从而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
【关键词】激趣;有趣;乐学;有效;识字教学
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
”可见,识字教学在低年级是重中之重。
在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以下简称“统编”)中编排也是遵循“识写分开,多识少写”的原则,每册要求会认的字虽然比人教版的少,但在日常教学实践中识字教学还是一个难题,主要表现为:每节课10个(或10个以上)生字,孩子们难以消化,易记易忘;教师识字教学方法虽然有点变化,但日复一日,孩子们没有新鲜感,失去学的乐趣,课堂死气沉沉。
《語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怎样把课堂中的识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根据十几年的教学经验,我用心尝试,不断改进,摸索出一些方法,学生喜欢学,收到好的效果。
一、突出字理识字,让识字变有趣同时渗透汉字文化
教育部基础司指出:“识字教学应充分考虑汉字的特点,以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同时,让学生在识字过程中初步领悟汉字的文化内涵。
”低年级孩子最擅长的是形象记忆,而汉字的构成在小学主要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其中最能吸引孩子的就是象形和会意字了,它们很形象,每一个字不是僵硬的符号,而是一幅画、一个故事,字理识字正根据汉字的造字规律和理据的识字教学方法。
上课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设计字理识字环节,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实现识字教学目标。
如:“统编”一年级上册《日月水火》中的“日月水火山石田禾”字的教学,先出示图案,让孩子们猜一猜是哪个字的字形,再利用课件展示演变过程,最后让孩子们说一说写一写,既增强了趣味,又加深了记忆。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3“我神州,称华夏。
山川美,可入画”中的“川”是要求会认的字。
教学时,我引导孩子们注意观察这三笔的不同之处,结合河流图,感受河流水势的起伏,感受“川”字三笔布局的精妙。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最大的“书”》中“册”这个字,我用课件展示演变过程:两片薄薄的竹片,中间串着一条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