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审计学——第1章

审计学——第1章

产生于中华民国时期; 第一位注册会计师叫谢霖,他创办了中国第一
家会计师事务所; 1980年我国注册会计师制度恢复重建; 1991年举行第一届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 1993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 2006财政部颁布《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
审计学——第1章
第二节 审计的主体对象和依据
一、审计的定义 审计是指由独立的专门机构和人员,接
受委托或根据授权,依法对国家行政、 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及其他组织的会计 报表和其他资料及其所反映的财政、财 务收支及有关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 效益性进行审查并发表意见的过程。
审计学——第1章
审计关系图
审计者 被审计人 审计委托人
审计学——第1章
一、审计主体 (一)政府审计组织和人员 (二)注册会计师审计组织和人员 (三)内部审计组织和人员
审计学——第1章
第二节 审计的主体对象和依据
一、审计主体 1、什么是审计的主体,审计主体的分类?
审计学——第1章
注册会计师审计组织和人员
一、会计师事务——注册会计师的执业机构 二、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范围 1、鉴证业务——审计业务、审阅业务、其
审计学——第1章
(四)按审计的执行地点分类 1.就地审计 2.报送审计 (五)按审计是否具有强制性分类 1.强制审计 2.委托审计
审计学——第1章
案例分析
安达信事件的思考?P13 1、从上述资料中找出审计主体、对象? 2、按审计主体分类、安达信开展的审计
工作属于那种类型? 3、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失败说明了什么
一、审计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审计学——第1章
第三节 审计的本质特征职能和 作用
一、审计的本质特征 审计的本质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审计主体的独立性 (二)审计对象的广泛性 (三)审计监督的权威性 (四)审计监督的专职性 (五)审计手段的科学性
审计学——第1章
从审计主体、对象、手段和监督的特点 的角度来分析
(一)审计主体的独立性 在组织、人员、工作、经济上的独立
审计
审计人员
审计学——第1章
(三)审计监督的权威性 1、根据宪法建立,宪法对审计组织赋予
了依照法律独立行使审计监督的权力; 2、依照授权人的委托 3、审计组织出具的审计报告具有法律效
二、审计的其他分类 (一)按审计实施的时间分类 1.事前审计 如决策可行性审计。 2.事中审计 如期中审计。 3.事后审计 如财务报表审计。
审计学——第1章
(二)按审计的间隔周期分类 1.定期审计 2.不定期审计 (三)按审计的范围分类 1.全面审计 2.局部审计 3.专项审计
审计学
会计学
统计学
审计学——第1章
什么是审计?
1、审计署董大胜副审计长透露:今年将 审计八部长三省长
为什么要审计省长?” “这个审计是例行审计,不是看谁
‘不顺眼’就审计,也不是说谁有什么 问题就审计。”董大胜连忙给记者们解 释,凡是领导干部一把手都要进行审计 ,这是制度安排。
审计学——第1章
三个方面理解审计的定义:
1、审计主体 2、审计的客体和对象 3、审计目标及结果
审计学——第1章
审计主体/审计者
进提 行供 审资 计料
被审计人/经 营管理者
授权经营管理 报告经济责任
报授 结告 审权 果审 计委
计托
审 计 委托人 /财产所有者
审计学——第1章
二、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审计学——第1章
表格
审计学——第1章
审计学——第1章
按审计的目的与内容分类
1.财政财务审计 2. 3.财经法纪审计
审计学——第1章
(三)按审计技术模式分类
1.账项基础审计—舞弊审计 2.制度基础审计---内部控制系统 3.风险导向审计 —审计风险模型
审计学——第1章
我国内部控制的框架体系
审计学——第1章

审计学——第1章
(四)审计监督的专职性
职 这操 我 业 是守 将
我恪 的守
职 业 判断4
审计学——第1章
(五)审计手段的科学性
清天审 呀空计
星程 星序 数有 不如
审计学——第1章
二、审计职能 (一)经济监督(合法、合规) (二)经济鉴证(鉴别被审计单位经济
活动的性质、-会计师事务所) (三)经济评价
会审计些什么内容?怎么审? “有些没有入账怎么办?
审计学——第1章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审计定义 第二节 审计的主体、对象和依据 第三节 审计的本质特征、职能和作用 第四节 审计的分类
审计学——第1章
思考: 一、什么是审计? 二、审计的结果是什么?
审计学——第1章
第一节 审计定义
他鉴证业务 2、相关服务业务
审计学——第1章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标志
审计学——第1章
审计对象
一、审计对象的两层含义? 二、审计主体不同各审计对象的特点,
三种审计对象的区别及联系?
审计学——第1章
二、审计对象
(一)政府审计对象 (二)注册会计师审计对象 (三)内部审计对象
审计学——第1章
三)审计依据
审计依据:审计主体用来对审计客体进 行判断的评价的根据,即审计人员对审 计事项是非曲直作出的判断准绳。
审计学——第1章
( 三)审计依据
1、各种财经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2、国家各类经济政策 3、单位的计划、预算和经济合同
审计学——第1章
审计学——第1章
第三节 审计的本质特征职能和 作用
时期
发展状态
西周
萌芽
秦汉
最终确立
隋唐宋
日臻完善
元明清
停滞不前
中华民国
近代演进
中华人民共和国 全面振兴
标志 “宰夫”官职 上计制度 专门审计机构 撤专门审计机构 较完整审计体系 略
审计学——第1章
小测试:
1、审计一词最早产生于( 宋]
)[隋、唐、
审计学——第1章
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与 发展
审计学——第1章
三、审计作用 (一)制约作用 (二)促进作用——管理建议书
审计学——第1章
第四节 审计的分类
一、审计的基本分类 审计的基本分类有哪些? 审计的其他分类?
审计学——第1章
第四节 审计的分类
一、审计的基本分类 (一)按审计主体分类 1.政府审计 2.注册会计师审计 3.内部审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