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章幼儿讲述活动(一)

第五章幼儿讲述活动(一)

第五章幼儿讲述活动(一)
【教学目标】
1、掌握幼儿园讲述活动的特点和语言教育目标。

2、了解幼儿园讲述活动的主要类型和基本环节。

【教学重点】
讲述活动的基本环节及组织要点。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若干。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案例分析法、练习法
【引言】
幼儿园的讲述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幼儿语言表述能力的语言教育活动。

讲述活动培养幼儿的连贯性言语和独白言语。

要求幼儿讲述时能围绕一定题目,用词正确,词语搭配恰当,做到条理清楚,前后连贯。

同时,要求讲述内容丰富,用词生动、形象,讲话的声调、语速、停顿能根据内容有所变化。

一、讲述活动的特点
(一)讲述活动有一定的凭借物
讲述活动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需要针对一些凭借物如图片、情景、实物等来开展活动。

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来说,讲述活动应该是不同的要求的。

凭借物——指讲述活中教师为幼儿准备的或幼儿自己参与准备的图片、实物、情景等。

教师通过提供讲述活动的凭借物,给幼儿划定讲述的中心内容,使他们的讲述语言具有明显的指向性。

例如:教师提供图片,让幼儿讲述“快乐的星期天”,幼儿则按照图片所展示的内容叙述星期天所发生的事情,以及主人公如何做的怎样感到快乐的,等等。

可以说,在讲述活动中,一定的凭借物往往成为幼儿讲述的客体,对幼儿的讲述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讲述活动的言语是独白言语
讲述活动要求幼儿使用的是独白言语,所谓的独白也就是说需要说话的人独立的构思和表达对某项内容的完整认识。

▼谈话和讲述活动中语言使用的区别:
谈话活动中使用的语言:交谈对象明确、交谈的话语是简短的并相互紧扣连接的。

讲述活动中使用的语言:交流对象是不明确的,往往由一个人讲给多个人听,说话的话语相对较长,彼此所说的一段话并不需要上下紧扣,而是相对独立、各成篇章的。

如:在讲述“快乐的星期天”时,幼儿要依据图片确定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大致要打一个“腹稿”。

(三)语言情境比较正式
一是语言比较规范,幼儿需要使用比较完整、连贯、清楚地语言进行表达;
二是环境规范专门的教育活动、正式的语言学习环境、集体场合、需要调动儿童的多种能力。

(四)讲述中需要调动幼儿的多种能力
除了言语能力外,幼儿在讲述活动中还需要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和思维逻辑性。

二、讲述活动的类型
包括:看图讲述,生活经验讲述,情境表演讲述,实物讲述。

(一)看图讲述
看图讲述就是通过观察图片,儿童需要将一张或几张图片的主要内容准确、完整地表达出来。

看图讲述可以分成几种:
1.单张图片讲述
这是最简单的一种形式。

这种图片一般人物较少,强调人物的动作,背景简单,人物形象突出,一般在小班开展,以回答方式进行,儿童在讲述时主要说出:“图片上有什么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等,主要培养小班儿童说完整句的能力。

2.多张图片讲述
这种讲述主要在中、大班进行。

儿童按顺序将多张图片的内容、图片与图片之间的联系用完整、连贯的语句表达出来。

它不仅要求儿童讲述图片上所描绘的对象及特征,还要将图片的细节、非显著特征描述出来。

3.排图讲述
这种讲述首先要求儿童将无序的图片按照自己的想法排出顺序,讲清理由,然后再讲述图片的主要内容。

由于它要求儿童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因此一般在中、大班进行。

排图讲述的图片数量为2——6张。

4. 拼图讲述
拼图讲述与看图讲述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二者都通过观察和讲述图片,使儿童的言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但同时,拼图讲述又是看图讲述的拓展,看图讲述是纯粹的教师备图,而拼图讲述是儿童自己构图,从而实现了在讲述活动中动手、动口、动脑的目的。

典型的拼图讲述是教师为儿童准备尽可能多的贴片、磁铁图片或立体图片,如人物、动物、花草树木、天气状况及不同的地点等,以及一张大的背景图,儿童根据自己的意愿与想象将这些图片摆放在背景图上,构成一个个完整的、有情节的故事并将它们清楚地表达出来。

三个年龄班都可以开展。

5.绘图讲述
从广义上讲,绘图讲述是将绘画、泥工、折纸等手工活动与讲述结合起来的活动,与拼图讲述不同的是,绘图讲述是儿童自己制作讲述的材料,然后将这些材料组合成一个有情节的内容并讲述出来,绘图讲述一般通过两次活动完成:第一次活动绘制材料,第二次活动讲述,三个年龄班都可开展。

(二)生活经验讲述
这种讲述时教儿童将生活中所经历的最有趣、印象最深的部分,以完整、连贯的语句表达出
来。

在讲述中,要求儿童将零散、片断的感受组织成一段有条理的表述。

这种讲述不仅要求儿童有较强的表述能力,还要求儿童能正确地感受和理解社会生活,了解人们之间的关系,可以在三个年龄班开展。

(三)情境表演讲述
情境讲述是在某种情境表演后(如童话剧、木偶、玩具表演),在教师的帮助下,儿童将表演中的情节、对话和内容连贯地表达出来的讲述活动。

为了能使儿童很好地进行讲述,应让儿童在表演中要集中注意力,有较好的记忆力,并且要在表演完后马上把内容讲述出来。

一般在小班后期或中班早期开展。

(四)实物讲述
实物讲述往往是伴随着观察进行的。

在观察中或观察后,要求儿童将实物的基本特征、用途、使用方法等多方面的内容清楚地描述出来。

描述的对象多种多样。

但要注意科学活动区分开,与科学活动相比,实物讲述更侧重于描述、倾听等言语方面的目标,可在三个年龄班开展。

三、讲述活动的目标
(一)感知理解方面的目标
儿童要清晰、完整连贯地进行表述,首先就要正确地感知并理解讲述的对象和内容,这就要求儿童充分调动自己的观察能力,观察要讲述的凭借物,然后运用分析、综合和判断能力理解讲述的对象。

(二)表述方面的目标
1.培养儿童清楚、完整、连贯地表达自己意思的能力;
2.能根据听者的反应调整讲述内容的能力;
3.有顺序地进行表达的能力;
4.培养儿童敢于大胆地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思的态度。

(具体目标)(第一,能在集体面前讲述;第二,态度自然大方,不胆怯,不扭捏;第三,声音响亮但布大声喊叫,声调、语调自然大方。


(三)倾听方面的目标
1.能安静、耐心地在集体中倾听他人讲述,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讲述。

2.能在集体中专注地听他人讲述,并将倾听的主要内容记忆下来。

(四)其他方面的目标
在讲述活动中除了上述目标外,还渗透以下一些目标:
1.情感方面的目标
如:看图讲述“小鸡和小鸭”中,可以渗透这样的情感目标:产生喜爱小动物的情感。

2.动手能力方面的目标
这主要体现在拼图和绘图讲述活动中,如绘图讲述“美丽的春天”活动中,可以渗透这样的目标:结合剪贴、绘画、泥工等手段表达对春天的认识和美好感受。

3.生活能力和劳动教育的目标
如生活经验讲述活动“种植角里的小绿苗”中,可以渗透这样的目标:知道劳动才会有收获。

作业:
1、讲述活动的特点有哪些
2、讲述活动的类型有哪些
3、详细论述讲述活动的目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