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一、选择题(每题小题6分,共78分)1.下列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酵母菌细胞在细胞质基质中将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B.硝化细菌在细胞膜上完成能量的转换和物质运输C.蓝藻细胞在高尔基体上完成蛋白质的加工D.洋葱表皮细胞在细胞核中完成DNA的复制2.将小鼠红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KNO3 溶液中,红细胞体积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KNO3 溶液的起始渗透压小于红细胞内液的起始渗透压B.与B点相比,A点对应时刻红细胞内液的渗透压较大C.AB段失水使红细胞内液的渗透压大于KNO3 溶液,从而出现BC段的变化D.B点对应的时刻,KNO3 溶液与红细胞内液的渗透压相等3. 下列关于细胞衰老和凋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效应T细胞可诱导其靶细胞发生凋亡B.个体衰老会出现的“老年白”和遗传性中“白化病”都是由酪氨酸酶活性降低引起的C.癌细胞的形成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人的造血干细胞和成熟红细胞的染色体数目都能出现周期性变化4.如图表示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①②③④的基因型可以表示为A.①:AABb ②:AAABBb ③:ABCD ④:AB.①:Aabb ②:AaBbCc ③:AAAaBBbb ④:ABC.①:AaBb ②:AaaBbb ③:AAaaBBbb ④:AbD.①:AABB ②:AaBbCc ③:AaBbCcDd ④:ABCD5、两对基因(A、a和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产生的纯合子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概率是A.3/4 B.1/4 C.3/16 D.1/166、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在①大脑,②小脑,③脑干三个结构中,与此反应相对应的结构分别是A.③②①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①②③7、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纳正确的是()①电解质:明矾、冰醋酸、氯化银、纯碱②同素异形体:金刚石、石墨;C60、C70③混合物:盐酸、漂白粉、水玻璃、水银④化合物:BaCl2、Ca(OH)2、HNO3、HT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8、设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 硫酸钾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N AB.标准状况下,N A个SO3分子所占的体积约为22.4 LC.将0.1mol氯化铁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含有0.1N A Fe3+D.标准状况下,22.4L Cl2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 A9、将4 mol金属Al全部转化为Al(OH)3,消耗HCl a mol,NaOH b mol,则a+b的最小值为()A.4 B.6 C.8 D.1610、往NH4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可能发生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Ba2+ + SO42—= BaSO4↓B. NH4+ + H+ + 2OH—= NH3·H2O + H2OC. NH4+ + H+ + SO42—+ Ba2+ + 2OH—= BaSO4↓+ NH3·H2O + H2OD. NH4+ + H+ + 2SO42—+ 2Ba2+ + 2OH—= 2BaSO4↓+ NH3·H2O + H2O11、向一定量的Mg2+、NH4+、Al3+混合溶液中加入Na2O2的量与生成沉淀和气体的量(纵坐标)的关系如图所示,则溶液中Mg2+、NH4+、Al3+三种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2B. 2∶2∶1C. 1∶2∶2D.9∶2∶412、在下列各溶液中,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强碱性溶液中:K+、Al3+、Cl-、SO42-B.H+浓度为1×10-13mol·L-1的溶液中,Na+、K+、Cl-、NO3-C.AlO2-浓度为0.1 mol·L-1的溶液中:Na+、K+、HCO3-、Cl-D.室温下,pH=1的溶液中:Na+、Fe3+、NO3-、SiO32-13、25℃、101kPa下:①2Na(s)+1/2O2(g)=Na2O(s)△H1= -414k/mol②2Na(s)+O2(g)=Na2O2(s)△H2=-511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和②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产物,转移的电子数相同B.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随温度升高生成Na2O的速率逐渐加快C .D .①和②产物中的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1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第14题-第18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6分,错选、多选得0分;第19题-第21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观测、实验、假说和逻辑推理等方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下列叙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奥斯特在实验中观察到电流的磁效应,该效应揭示了电和磁之间存在联系B.安培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的相似性,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C.法拉第在实验中观察到,在通有恒定电流的静止导线附近的固定导线圈中,会出现感应电流D.楞次在分析了许多实验事实后提出,感应电流应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15、用一轻绳将小球P 系于倾角为α的光滑斜面上的O 点,在斜面和球P 之间夹有一矩形薄物片Q ,如图所示,P 、Q 均处于静止状态。
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P 物体受5个力B.P 对Q 施加的摩擦力大小大于薄物片Q 的重力C.Q 受到小球P 对其施加的沿斜面方向向下的摩擦力D.保持P 、Q 静止,若绳子变长,绳子的拉力将变小16、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 和2m 的两个小球置于光滑水平面上,且固定在一轻质弹簧的两端,已知弹簧的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 。
现沿弹簧轴线方向在质量为2m 的小球上有一水平拉力F ,使两小球一起做匀加速运动,则此时两小球间的距离为A.3F k B. 2F k C. 3F L k + D. 2F L k+17、如图所示,两个小球从水平地面上方同一点O 分别以初速度1v 、2v 水平抛出,落在地面上的位置分别是A 、B, 'O 是O 在地面上的竖直投影,且':1:3O A AB =。
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两小球A.抛出的初速度大小之比为1:4B.落地速度大小之比为1:3C.落地速度与水平地面夹角的正切值之比为1:3D.通过的位移大小之比为18、如图所示为某圆柱体的截面图, O 点为截面圆的圆心,圆形区域内分布有垂直圆面向外的、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
一带质子(不计重力)沿直径AC 方向以速度0v 从A 点射入,经磁场偏转后从B 点射出。
已知60BOC ο∠=,若将磁场改为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E ,其他条件不变,要使质子仍从B 点射出,则E 的大小为A. 013BvB. 012BvC. 0BvD. 043Bv19、将一带电荷量为+Q 的小球放在不带电的金属球附近,金属球外壳接地,所形成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 点的电势高于b 点的电势B.c 点的电场强度大于d 点的电场强度C.若将一正试探电荷由a 点移到b 点,电势能增加D.电场线方向与金属球表面处处垂直20、有一宇宙飞船到了某行星上(不考虑行星的自转运动),以速度v 接近行星赤道表面匀速飞行,飞船舱内有一质量为m 的人站在台秤上,现测出飞船运动的周期为T 。
已知引力常量为G ,则可得A.该行星的平均密度为23GT π B.该行星的质量为32v T G π C.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2v T D.人对台秤的压力为2mv Tπ21、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5:1,原线圈接入如图2所示的电压,副线圈接火灾报警系统(报警器未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0R 为定值电阻,R 为半导体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2中电压的有效值为B.电压表的示数为44VC.R 处出现火警时,电流表示数增大D.R 处出现火警时,电阻0R 消耗的电功率增大三、填空题:第22题6分,第23题9分,共15分。
22、(6分)气垫导轨装置是物理学实验的重要仪器,可以用来“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探究动能定理”等。
(1)某学习小组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用如图所示的气垫导轨装置来测滑块的加速度,由导轨标尺可以测出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L ,遮光板的宽度为d ,遮光板依次通过两个光电门的时间分别为t 1,t 2,则滑块的加速度可以表示为a= 。
(用题中所给物理量表示)(2)该学习小组在控制砂桶的质量m 远远小于滑块的质量M 的前提下,忽略滑块在气垫导轨上运动时所受的阻力,探究动能定理,若由导轨标尺可以测出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s ,遮光板的宽度为d ,遮光板依次通过两个光电门的时间分别为T 1、T 2,滑块在通过两个光电门过程中合外力做功为 ,滑块动能变化量为 。
(用题中所给物理量表示)23、(9分)为了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现准备了下列器材:A.被测干电池(电动势约1.5V ,内阻约1.0Ω)B.灵敏电流表G(满偏电流3.0mA ,内阻10Ω)C.电流表A(量程0-0.60A ,内阻0.10Ω)D.滑动变阻器R 1(0-20Ω,10A)E.滑动变阻器R 2(0-100Ω,1A)F.定值电阻R 3=990ΩG.开关和导线若干(1)为了能较为准确地进行测量,也为了操作方便,实验中应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是 (填写器材前的字母序号)。
(2)请在如图1虚线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3)如图2为某同学根据正确的电路图作出的12I I -图线(1I 为灵敏电流表G 的示数,2I 为电流表A 的示数),由该图线可得:被测干电池的电动势E= V ,内电阻r= Ω。
四、物理计算题:第24题14分,第25题18分,第26题15分,共47分。
24、(14分)如图所示,竖直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固定在平台AB 上,轨道半径R=1.8 m ,末端与平台相切于A 点。
倾角为037θ=的斜面BC 紧靠平台固定。
从圆弧轨道最高点由静止释放质量为m=1kg 的滑块a,当a 运动到B 点的同时,与a 质量相同的滑块b 从斜面底端C 点以速度05/v m s =沿斜面向上运动,a 、b(视为质点)恰好在斜面上的P 点相遇,已知AB长度2s m =,a 与AB 面及b 与BC 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μ=,210/g m s =,sin370=0.6,cos370=0.8,求:(1)滑块a 到B 点时的速度;(2)斜面上PC 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