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说明:本课程为闭卷考试,可携带计算器文具,满分为:10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1.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实施时间是()。
A.1989年12月26日B.2002年12月28日C.2003年9月1日 D.1984年11月1日2.()是确认环境是否已被污染的依据。
A.环境质量标准B.污染物排放标准C.环境样品标准D.环境基础标准和环境方法标准3.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
A.环境影响报告书B.环境影响报告表C.环境影响分析表 D.环境影响登记表4.向已有地方标准的区域排放污染物的,应当执行()。
A.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B.环境保护基本法C.环境保护单行法D.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5.核实污染源污染物排放量的方法通常有()。
A.现场实测、类比法和经验估计法B.物料衡算法C.现场实测、物料衡算和经验估计法 D.现场调查与实测法6.拟在河边建一个工厂,该厂将以2.56m3/s的流量排放废水,废水中污染物(持久性物质) 的浓度为1500mg/L,该河流平均流速为0.61m/s,平均河宽为12.5m,平均水深为0.58m,与该工厂相同的污染物浓度为400mg/L。
该工厂的废水排入河流后,污染物浓度是( )mg/L。
A.503.4 B.692.3 C.803.4 D.705.67.排入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的污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A.一级标准B.二级标准C.三级标准。
8.某厂锅炉年耗煤量2000t,煤的含硫量为4%,则全年排放的二氧化硫量为()(计算时假定燃料中15%的硫最终残留在灰分中)。
A.80000kgB.136000kgC.16000kgD.152000kg9.影响大气扩散能力的主要热力因子是()。
A.风和大气稳定度B.温度层结和湍流C.风和湍流D.温度层结和大气稳定度10.吹某一方向的风的次数,占总的观测统计次数的百分比,称为该风向的()。
A.风频B.风玫瑰图C.风场D.联合频率11.用Pasquill 法判断大气稳定度时,如某地U10=7m/s 则大气稳定度为( )。
A.强不稳定B.不稳定C.中性D.缺条件,无法判断12.某拟建企业,无组织排放有害气体甲和乙两种气体,经计算有害气体甲的卫生防护距离为66m,有害气体乙的卫生防护距离为130m,则该企业制定的卫生防护距离应该是()。
A.150mB.130mC.200mD.300m13.在一个沿海城市城区的某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计算其主要污染物的等标排放量Pi为5.0×108m3/h,则一般情况下,该项目评价范围的边长不应小于()。
A.16-20kmB.10-l4kmC. 6-10kmD. 4-6km14.某厂的鼓风机产生噪声,距鼓风机3m 处测得噪声为85dB,鼓风机距居民楼30m,该鼓风机噪声在居民楼处产生的声压级是( )dB 。
A.75B.68C.65D.6015.上题中如居民楼执行的噪声标准是55 dB,如果要达标,则居民楼应离鼓风机的距离是( )m。
A.65B.85C.75D.9516.有一列500 m 火车正在运行。
若距铁路中心线20 m 处测得声压级为90 dB,距铁路中心线40m 处有一居民楼,则该居民楼的声压级是( )dB。
A.87B.84C.80D.7817.厂界噪声水平调查测量点布置在厂界外()处,间隔可以为50~100m,大型项目也可以取100~300m。
A.1mB.2mC.3mD.4m19.用压力式打桩机代替柴油打桩机,反铆接改为焊接,液压代替锻压等降低噪声的措施是指( )。
A.利用自然地形物降低噪声 B.改进机械设计以降低噪声 C.维持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 D.改革工艺和操作方法以降低噪声20.在昼间和夜间的规定时间内测得的等效A 声级称为( )。
18.室内吊扇工作时,测得噪声声压p=0.002 Pa;电冰箱单独开动时声压级是46 dB,两者同时开动时的合成声压级是( )dB。
A.41 B.61 C.47 D.48A.倍频带声压级 B.昼夜等效声级 C.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D.等效连续A 声级21.对于建设项目包含多个呈现点声源性质的情况,项目边界往外( )评价范围一般能满足一级评价的要求。
A.100 m 内 B.150 m 内 C.200m 内D.300 m 内22.城市4 类区域执行的环境噪声昼夜标准值分别是( )。
A.70 dB,55 dB B.65dB,55dB C.70 dB,60 dB D.60 dB,50 dB23.生态影响评价的分级根据评价项目( ),将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级别划分为1、2、3 级。
A.对环境敏感目标影响程度 B.投资规模 C.对生态影响范围的大小 D.对生态影响的程度和影响范围的大小24.为掌握候鸟迁徙的规律、变化,在下列生态调查方法中最好采用( )法。
A.野外调查 B.遥感技术 C.访问专家D.定位或半定位观测25.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时,( )项目要对类似项目调查,收集国内外类似工程资料,进行类比分析。
A.1 级 B.2 级 C.3 级D.1 级和2 级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1.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可划分为()。
A 准备阶段B 正式工作阶段C 报告书编制阶段D 汇报阶段2.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的方法主要有()。
A 数学模型法B 物理模型法C 类比调查法D 专业判断法3.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所根据的条件是()。
A 建设项目的污水排放量B 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C 建设项目的规模 D各种受纳污水的地表水域的规模 E 受纳污水水域对水质的要求4.根据污染物在水环境中输移、衰减特点以及预测模式,污染物可以分为()。
A 持久性污染物 B非持久性污染物 C 酸和碱D 热污染5.Pasquill法大气稳定度的判别方法是根据()参数。
A 气温B 地面风速 C日照量D 云量6.土壤流失量的计算一般可用美国wischemler和smith提出的通用公式,需要的因子有()A降雨侵蚀因子 B土壤可蚀性因子 C地形因子(坡长、坡度) D植被覆盖和管理因子7. 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方法包括()。
A.指数法B.矩阵法C.图形叠置法D.网络法E.动态系统模拟法8.下面()属于面源污染源。
A.农田排水B.工矿管道废水C.矿山排水D.城市路面排水9.从机制上面讲水体自净分为()。
A.物理自净B.污水人工处理C.化学自净D.生物自净10.河流水质预测完全混合模式的适用条件是( )。
A.河流为恒定流动 B.持久性污染物 C.废水连续稳定排放D.河流混合过程段 E.河流充分混合段11.关于氧垂曲线,正确的是()。
A.氧垂曲线的最低点称为临界氧亏点B.临界氧亏点的亏氧量称为最大亏氧量C.氧垂曲线图上临界氧亏点的右侧,耗氧大于复氧D.在临界氧亏点处,耗氧和复氧平衡12.示踪实验法中,示踪物质的选择要求有()。
A.在水体中不沉降、不降解、不产生化学反应B.测定简单准确C.经济D.对环境无害13.噪声环境影响评价中,噪声防治对策应该从( )环节上考虑降低噪声。
A.声源 B.噪声传播途径 C.受声敏感目标 D.企业管理14.下列( )是从声源上考虑降低噪声的方法。
A.通过置换改变敏感点使用功能 B.改进机械设计以降低噪声 C.改革工艺和操作方法以降低噪声 D.维持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15.对于一个生态影响评价2级项目,在其评价成果中应提交以下哪些图件?( )A.地理位置图 B.植被类型分布图 C.土地利用现状图 D.珍稀动植物分布图 E.景观生态质量评价图三、问答题(共30分)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制要点有哪些?(6分)2.大气评价工作等级的判定依据的什么。
(5分)3.按影响结果划分,土壤环境影响可以分为什么类型?(4分)4.区域环境承载力的概念。
(4分)5.环境现状调查的方法及各自的优缺点。
(6分)6.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概念及分类。
(5分)四、计算(共15分)1. 城市工业区一点源,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SO2,其排放量为200g/s,烟囱几何高度100m,求其在B类稳定度,10m高度处平均风速2m/s,烟囱有效源高为200m情况下,下风距离800m处的地面轴线浓度。
(已知γ1=0.282,α1=0.914,γ2=0.057,α2=1.094,p=0.15)2. 某工厂年排废水200万吨,废水中COD 220mg/l 排入三类水域,采用的废水处理方法COD去除率50%,三类水体标准为100mg/l。
请提出该厂COD排放总量控制建议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