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试题库答案一、名词解释1、环境影响:是指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的效应。
2、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拟议中的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和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系统性的识别、预测和评估。
3、筛选:是指确定一项拟议活动是否需要进行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
4、环境预测:在对环境质量的过去、现在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推测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环境质量变化的情况。
5、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把环境评价工作以法律、法规或行政规章的形式确定下来从而必须遵守的制度。
6、环境影响评价程序:是指按一定的顺序或步骤指导完成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过程。
7、环境影响识别:就是要找出所受影响(特别是不利影响)的环境因素,以使环境影响预测减少盲目性,环境影响综合分析增加可靠性,污染防治对策具有针对性。
8、等标污染负荷:把i污染物的排放量稀释到其相应排放标准时所需要的介质量:计算式p i=m i/c i9、土壤环境背景值: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时期未受污染破坏的土壤中化学元素的含量。
10、土壤环境容量:一般是指土壤受纳污染物而不产生明显的不良生态效应的最大数量。
11、环境噪声: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12、等效连续A声级:即考虑了某一段时间内的噪声随时间变化的特性,用能量平均的方法并以一个A声级值去表示该段时间内噪声的大小。
13、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是在一定的区域内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从整体上综合考虑区域内拟开展的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14、污染物总量控制:是指在某一区域范围内,为了达到预定的环境目标,通过一定的方式,核定主要污染物的环境最大允许负荷(近似于环境容量),并以此进行合理的分配,最终确定区域范围内各污染源允许的污染物排放量。
15、环境承载力:是在某一时期、某种状态或条件下,某地区的环境所能承受人类活动作用的域值。
16、环境敏感区:泛指对人类具有特殊价值或具潜在自然灾害的地区,这些地区极易因人类的不当开发活动导致负面的环境效益。
17、生态环境影响评价:通过许多生物和生态概念和方法,预测和估计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果和功能所造成的影响,这些概念和方法也适用于人工改造过的系统,如农田和城市。
18、生物多样性:系指某一区域内遗传基因的品质、物种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总和。
19、植被覆盖率:指某一地域植物垂直投影面积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20、视觉影响评价:是指运用环境美学观点,依据不同功能区的美学标准,对建设项目引起的环境景观变化,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所进行预测影响分析与评价的过程。
二、填空题1、环境基本特征整体性与区域性、变动性与稳定性、资源性与价值性。
2、环境影响分类按来源分类为直接影响、间接影响、累积影响。
3、环境影响分类按影响效果分类为有利影响、不利影响。
4、环境影响分类按影响程度分类为可恢复影响、不可恢复影响。
5、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功能判断、预测、选择、导向功能。
7、环境标准体系按类别分为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物质标准、环保仪器标准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七类。
按照标准制定颁布机关的行政级别分为国家、地方两级。
9、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预测分为建设阶段、生产运营阶段和服务期满或退役阶段三个阶段。
所有项目均应预测生产运营阶段的影响;预测又分为两个时段即冬、夏两季,丰、枯、平水期。
10、建设项目管理中的“三同时”是指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11、污染物调查中核实污染物的排放量一般有三种方法,分别为物料衡算法、代入系数法、实测法。
13、根据水域的使用目的和保护目标,将水域分为五类;Ⅰ类水域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14、地表水的预测分为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三个时期。
一般而言,枯水期自净能力最小,三级评价要求预测枯水时期的环境影响。
15、确定地表评价工作等级的四个因素分别是根据拟建设项目排放的废水量、废水组分复杂程度_、废水中污染物迁移转化和衰减化的特点、受纳水体规模和类别。
16、影响大气污染的气象因子风、辐射与云、天气形势、下垫面的条件。
20、按照pasquill对大气稳定度的分类方法有A、B、C、D、E、F类,其中属于稳定状态类的是F。
属于不稳定类的是B。
21、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时,土壤布点一般使用网格方法。
23、影响土壤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是土壤污染、土壤退化破坏。
24、工业工程对土壤环境影响有工业废气、工业废水、工业固体废弃物。
25、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对土壤的环境影响有占用土地资源诱发土壤—地质环境的灾害、引发土壤盐泽化、促进土壤沼泽化促使河口土壤肥力下降、海岸后退。
27、声压为80dBA和70dBA的声源叠加后是80dB A。
28、环境噪声评价一般一级评价要求该项目边界往外200m内为评价工作范围;对机场要求飞行跑道两端各15Km,侧向2Km为评价范围。
31、污染物总量控制分类,一是指令约束下的总量控制,二是环境容量约束下的总量控制。
32、某一建设项目对环境土壤质量评价内容包括土壤环境污染现状评价、土壤退化现状评价、土壤现状破坏评价三个方面。
35、建立区域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应遵循科学性、完备性、可量性、区域性、规范性等五条原则。
36、生物量是指单位面积或体积内生物体的总量。
37、植被覆盖率是指指某一地域植物垂直投影面积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38、生物多样性是指系指某一区域内遗传基因的品质、物种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总和。
39、生态环境影响评价1,2,3级评价项目,要以重要评价因子受影响的方向为扩展距离,一般不能小于8—30Km,2—8Km,1—2Km。
40、生态环境影响识别的内容包括影响因素识别,影响对象识别,影响后果与程序识别。
42、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减缓措施有保护、恢复、补偿、建设。
三、问答题1、一种理想的环境影响评价过程应能满足以下条件?答:[1] 基本上适应于所有可能对环境造成显著影响的项目,并能够对所有可能的显著影响作出识别和评估;[2] 对各种替代方案(包括项目不建设或地区不开发的情况)、管理技术、减缓措施进行比较;[3] 生成清楚地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使专家和非专家都能了解可能的影响的特征及其重要性;[4] 包括广泛的公众参与和严格的行政审查程序;[5] 及时、清晰的结论,以便为决策提供信息。
另外,环境影响评价内容还应验甚至所评价活动开始及结束以后一定时段内的监测和信息反馈程序。
2、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应包括的内容(要点)?答:[1] 建设项目概况;[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状况;[3] 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和预测;[4] 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5] 环境影响经济效益分析;[6] 对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议;[7]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涉及水土保持的建设项目,还必须有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的水土保持方案。
3、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功能?答:评价具有四种最为基本的功能:判断功能、预测功能、选择功能和导向功能。
评价的基本功能在评价的基本形式中得到充分地体现。
[1] 评价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以人的需要为尺度,对已有的客观作出价值判断。
[2] 评价的基本形式之二,是以人的需要为尺度,对将形成的客体的价值作出判断。
[3] 评价的另外一种基本形式,是将同样都具有价值的客体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其中哪一个更有价值,更值得争取的,这是对价值序列的判断,也可称为对价值程度的判断。
[4] 在人类活动中,评价最为重要的、处于核心地位的功能是导向功能,以上三种功能都隶属于这一功能。
7、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答:[1] 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2] 第二阶段为正式工作阶段;[3] 第三阶段为报告书编制阶段。
8、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答;[1] 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2] 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3] 国家或地方政府所颁布的有关法规。
9、环境影响评价是怎样进行分类管理的?答:[1] 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项目:新建或扩建工程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的不利影响,这些影响可能的是敏感的、不可逆的、综合的或以往尚未有过的。
[2] 编写环境影响报告表的项目:新建或扩建工程对环境可能产生有限的不利影响,这些影响是较小的或者减缓影响的补救措施是很容易找到的,通过规定控制或补救措施可以减缓对环境的影响。
[3] 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的项目:对环境不产生不利影响或影响较小的建设项目,只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10、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写原则及要求?答:原则:[1] 环境影响报告书应该全面、客观、公证,概括的反应环境影响评价的全部工作,评价内容较多的报告书,其重点评价项目另编分项报告书,主要的技术问题另编专题报告书。
[2] 文字应简洁、准确,图表要清晰,论点要明确。
基本要求:[1] 环境影响报告书总体编排结构:应符合《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条例》(1998年11月29日颁布)的要求,内容全面、重点突出、实用性强。
[2] 基础数据可靠:基础数据时评价的基础。
[3] 预测模式及参数选择合理;[4] 结论观点明确、客观可信;[5] 语句通顺、条理清楚、文字简练、篇幅不宜过长;[6] 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应有评价资格证书。
13、地表水环境预测点怎样确定?答:[1].已确定的敏感点[2].环境现状监测点,以利于进行对照;[3]水文条件和水质突变处的上下游水源地,重要水工建筑物及水文站附近:[4].在河流混合过程段选择几个代表性断面;[5].排污口下游可能出现超标的点位附近。
14、常用的消减拟建项目对地表水污染的措施有哪些?答:[1].对拟建项目实施清洁生产、预防污染和生态破坏是最根本的措施其次是就项目内部和受钠水体的污染控制方案的改进提出有效的建议。
[2]推行节约用水和废水再用,减少新鲜水用量;结合项目有、特点,对排放的废水采用适宜的处理措施。
[3].在项目建设期因清理场地和基坑开挖、堆土造成的裸土层应就地建雨水拦蓄池和种植速生植被,减少沉物进入地表水体。
[4].试用农用化学品的项目,可通过安排好化学品试用率、试用范围、和流失到水体的途径等方面想办法,将土壤侵蚀和进入水体的化学品减至最少。
[5]应采用生物、化学、管理、文化和机械手段、一体的综合方法。
[6]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利用人工湿地控制非点源污染。
[7].在地表水污染负荷总量控制的流域,通过排污交易保持排污总量不增加。
15、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有?答:水环境影响评价是在工程分析和影响预测基础上,以法规标准为依据解释拟建项目、引起水环境变化的重大性,同时辨识敏感对象对污染物排放的反应;对拟建项目的生产工艺、水污染防治于污水排放方案等提出意见;提出避免消除和减少水体影响的措施和对策建议最后提出评价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