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华盛顿中心区的形成和发展

华盛顿中心区的形成和发展

华盛顿中心区的形成和发展The form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Washington center作者:梁雪Liang Xue摘要: 华盛顿中心区建设是规划史上的经典实例,其形成应归功于朗方的原始性规划和它的深远影响。

本文结合城市历史和现场调查,介绍了华盛顿城市形成与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特别是纪念性轴线的成长过程,同时揭示了目前城城市格局的空间特点。

Abstract: The Washington center is a typical case in the cities history of the world. The reasons for these are due to the prediction of the original plan by Lenfant and its lasting effect on the city development. The Paper will introduce three processes of the constructing history about Washington D.C, especially in the growing process of the memorial axis ( The Mall). At the same time, the special character of this area will be explored.关键词:华盛顿中心区朗方的规划纪念性轴线Key words: Washington center, the plan by P.C.Lenfant ,memorial axis作者:梁雪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图1:在“外国城市建设史”和各种新近出版的“城市设计”方面的书籍中,都会提及美国的华盛ā顿规划和建设,在美国城市中,首都华盛顿是少数几个经过规划的城市之一,采用了放射形干道加方格网的道路系统,改变了18、19世纪大多数美国城市方格网形道路系统的状况,更难能可贵的是1791年所做的规划和主要的规划思想在以后的200年时间内得到贯彻和完善,使华盛顿成为美国乃至世界最美丽的城市之一。

到达华盛顿市区的当天,我就随着旅游团参观了位于华盛顿东西向主轴线南侧的美国航空与航天博物馆、自然历史博物馆,随后,又参观了位于白宫轴线上的杰斐逊纪念堂。

从航天博物馆门前向东望去,可以清晰地看到突出于“林阴道”树冠上的国会山庄的白色圆顶,体会这一建筑在华盛顿中心区,特别是东西轴线上的标志性作用。

在杰斐逊纪念堂的西侧则可以看到北侧华盛顿纪念塔和近处杰斐逊纪念堂的轴线对位关系。

真是难以相信,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我就亲眼目睹了朗方在1800年所作的华盛顿规划的两条核心性轴线。

提起华盛顿的中心区规划,不能不提到那位法籍工程师朗方(Le Enfant)和他的原始性规划。

1791年,当时的朗方仅37岁。

他的父亲曾在法国凡尔赛宫任过宫廷艺术师,这使朗方在儿时得以受到良好的教育。

长大后肄业于巴黎皇家绘画雕刻学院,后于1777年与其他志愿者一起来到北美,支援那里的独立战争。

他以其在工程中的建树得到了华盛顿元帅的赞赏,并成为元帅的朋友。

1791年年初,当华盛顿总统请他为新首都进行规划时,他便以充沛的精力、惊人的速度投入了勘察设计,并于同年8月完成了最初的规划设计。

朗方的规划以国会和白宫为中心,使两者位于一条轴线上,把国会这个立法机关放在了华盛顿地块的最高处,即高于波托马克河约30米的琴金斯山山顶。

然后,从国会山庄和白宫向四面八方放射出许多道路,通往一系列的纪念碑、纪念馆、重要建筑物和广场。

朗方的方案很明显地受到法国凡尔赛宫的影响,整个设计带有很浓的巴洛克色彩。

值得说明的是,当首都的选址得到国会批准后,华盛顿立即与另一位著名政治家杰佛逊一起,开始了与当地居民的讨价还价,展开购买土地所有权的工作。

同时,华盛顿另外指派工程师安德鲁·埃利科特开始了对土地的实地测绘工作。

在此之前,华盛顿组织了一个华盛顿规划三人委员会以负责处理有关事宜,朗方和埃利科特都是委员会成员。

在朗方的规划之前,托巴斯·杰佛逊曾经勾画了华盛顿的规划草图,并在华盛顿委任朗方之后,经华盛顿转给了他。

朗方很不喜欢杰佛逊的格网状道路系统的方案,竭力否定它。

好在杰佛逊不愧为杰出的政治家和学者,并没有以自己的权势强迫朗方接受自己的草图,最后还是朗方的规划方案得以实现,并成为一份世界珍品。

但实际付诸使用的规划图纸并不是朗方绘制的,而是埃利科特和一些随从根据各自的记忆,集中起来重新绘制的。

原因是朗方在制定执行方案过程中所坚持的土地政策与政治家华盛顿和杰佛逊的意见相左,并且拒绝交出图纸和报告。

这时,华盛顿表现出了伟人的宽容,朗方仅仅被免职并带走了他的图纸和报告。

而经安德鲁·埃利科特修改和整理的华盛顿规划图基本保留了原构思里中心区的轴线系统,并依然以朗方的规划来命名。

以现在的观点看,朗方的华盛顿规划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和前瞻性。

当时美国的全国人口仅仅有400万,他正确地预见到华盛顿的人口将比这个数目高出许多,他想象中的首都是政府官员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城市里将有许多名人的纪念堂和纪念碑;在规划手法上,他使用和改进了巴洛克式的城市设计,并认为这种具有强烈秩序感的古典主义构图正是美国这个新兴国家的首都所需要的,他曾说:“首都区的建设从一开始就必须想到要给子孙后代一个伟大的思想,这就是爱国主义的思想。

”在城市设计中,朗方的规划充分ā考虑了对自然生态要素的利用,合理利用了华盛顿地区特定的地形、地貌、河流、方位和朝向。

在城市中心区两条主轴线之间预留了大面积开阔的草地和水池,将城市轴线的焦点置于波托马克河边,同时,将开阔的自然景色和绿化引入城市中心。

再好的规划思想都需要后人的理解和贯彻实施,如果说一幢建筑可以在几年内见到效果,那么,一座城市则可能经过上百年的建设才能形成完整的形态,实施一项规划的难度远非规划师在规划时能够想象,这里,既要有继任者的决心,又要有相关政策、法规的连续性支持。

从规划史的角度来看,朗方的规划方案仅是华盛顿城市建设的开始,第二次大规模的规划行动是在1871年,亚历山大·罗倍·西普赫德主持的华盛顿建设和1902年参议院公园委员会所做的规划。

好在美国是一个尊重法规和赞赏才华的社会,许多政治家都站在了维护朗方原始规划构思的行列之中。

1871年,亚历山大·罗倍·西普赫德主持华盛顿的建设工作。

这时,为了防止波托马克河对城市的侵蚀,在沿河岸地区修筑了坡岸并填平了一部分河滩,从而扩大了城市用地。

这片填充的地块为以后修建杰佛逊纪念堂提供了用地。

至19世纪末期,东西向“林阴道”轴线里出现了一些建筑,有1880年建成的国会博物馆、农业部的办公楼、巴尔的摩的伏吉尼亚火车站等。

这些建筑严重地危害了朗方原方案中“林阴道”的设想。

如果对这些建筑不加以有效控制,朗方设想中的“城市绿轴”很快会被这些砖石建筑所填满。

在这种情况下,华盛顿居民逐渐地感到应该对华盛顿建城100周年特别是朗方的城规方案诞生100周年庆祝一下,同时探讨今后城市的发展问题。

这种民间自发组织的市民活动也许是市民“参与式”规划设计的开始。

当时,一些景观设计师、军事工程师自发地组织起来,做了一些方案以求达到美化城市、探索城市发展的目的。

虽然市民热情很高,也提出了一些好的建议,但毕竟专业水平有限,距朗方的设计思想相去甚远。

随后不久,参议院批准成立了“参议院公园委员会”,专门负责审议制作华盛顿今后的规划及城市发展方向。

实际上,委员会的作用远不止公园建设本身,而是扩展到整个首都的中心区域。

这个委员会的成员包括建筑师、风景设计师和雕塑家。

为了把握朗方的初衷和吸取规划素材,他们在国会的赞助下,调研了当时欧洲的大批城市和建筑精品,做了大量的测绘工作。

1902年,公园委员会将两个巨大的模型和几百份详细的规划图纸公布于众,并介绍了他们的首都方案。

这个方案基本保持了朗方方案的格局,并有较大的完善和发展。

东西向“林阴道”被细化为宽度为244米,中间是草坪,两旁为4行橡树的横剖面。

为了适应城市交通的变化,纵向的“林阴道”中间被几条南北向道路打断。

“绿色轴线”两旁仍然布置着展览馆、博物馆之类的文化建筑。

总体上,由国会山庄引出的东西向轴线经“林阴道”、华盛顿纪念碑向西延长至波托马克河东岸,在河边兴建林肯纪念堂,然后轴线向西经纪念大桥跨河至波托马克河之中的小岛,最后,以河对岸的阿灵顿国家公墓结束。

白宫的轴线向南经华盛顿纪念碑,越过潮汐湖,到填充的新岸与马里兰大街的延长线相交,交点处建一个纪念性建筑(1933年建成杰斐逊纪念堂)。

在国会山庄的东部布置一组方形建筑作为立法中心,其余三面布置一些行政设施。

这些处理手法大体遵循了朗方的最初设想,并细化了华盛顿中心区的轴线系统。

而原来朗方的规划设想,是采取一种直接面向波托马克河延伸的开敞格局。

只是这个新方案系统在河岸地区加了两个空间定位点(指林肯纪念堂和杰斐逊纪念堂),使总体格局变ā成了一种内向性格局。

这种变动引起了学术界的争议,好在这两个空间定位点体量较小,对从国会山庄和白宫欣赏波托马克河的风景影响不大。

公园委员会也注意到要保护从“林阴道”到波托马克河的视野,由此曾将轴线南端的组群性建筑改成了仿罗巴万神庙式的方案(指杰斐逊纪念堂)。

当然,对这种基地的扩展也是朗方当时所无法想到的。

市民们对这个方案给予了肯定和支持,当时的罗斯福总统和两院政治领袖也赞许了他们的工作,并使“公园委员会”真正成为监督行使实施规划的权力机构,这些措施保证了1902年规划方案的具体实施。

朗方的基本构思反映了三权分立的原则和利用自然元素衬托人工建筑物的构想。

尽管他借鉴和吸收了巴洛克式城市设计手法,但所形成的纪念性格局和氛围都比较符合美国华盛顿这个新兴国家的政治需要。

从时代背景来看,在1902年参议院“公园委员会”制定修改性规划前夕,芝加哥于1887年举行了世界博览会。

博览会的规划与建筑表明了复古主义的抬头,并引发了保护自然环境和美化城市面貌的热潮,即城市美化运动。

华盛顿“公园委员会”的成员几乎都是受复古主义影响的人士,因此,坚持朗方的巴洛克式设计思想和手法,要求新建筑具有纪念性,推崇古典主义形式成为一种时尚。

使人惊奇的是,这时建成的很多单体建筑,其风格能与100年前朗方的规划风格相对接,并形成一种总体性和统一性的城市格局。

穿行在华盛顿中心区的轴线系统中,可以明显感受到这种古典性建筑语言和规划语言所带给人的心灵震撼。

由于良好的设计水平和施工水平,这些新古典主义建筑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质量,给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永恒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