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槐米中芦丁的提取及含量测定目录摘要 (3)关键词 (3)前言 (3)1 槐米的简介 (3)2 芦丁的简介 (4)1 实验材料、仪器与试剂 (5)1.1 实验材料 (5)1.1 实验仪器 (5)1.2 实验试剂 (5)2 实验原理及实验条件 (5)2.1 实验相关原理 (5)2.2 实验条件的选择 (7)3 实验方法和结果 (7)3.1芦丁的提取 (7)3.2芦丁的精制 (7)3.3芦丁的鉴定 (7)3.3.1呈色反应 (7)3.3.2薄层色谱检识 (8)3.4 芦丁的含量测定 (8)3.4.1 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8)3.4.2标准曲线的制备 (9)3.4.3样品测定 (10)3.4.4样品稳定性试验 (10)3.4.5加样回收率实验 (10)4 讨论与小节 (11)5 参考文献 (11)6 综述 (12)槐米中芦丁的提取及含量测定摘要:目的:测定槐米中芦丁的含量,掌握芦丁的提取工艺。
方法:采用碱提酸沉法获得芦丁粗提物,利用多次碱提酸沉法获得较纯的芦丁,再通过显色实验以及薄层色谱鉴定槐米提取液中的芦丁,并通过标准曲线法测定提取物中芦丁的含量。
结果:吸光度与标准溶液的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30.1081C+0.0184,采样率为96%,没有太大的区别。
结论:该方法易于操作,实验原理比较简单,薄层色谱与分光光度相结合实现了槐米提取液中芦丁的鉴定与含量测定。
关键词:槐米芦丁碱提酸沉法含量测定Abstract: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content of luding in acacia and the extraction process of luding.Methods: alkali, acid sinking method to obtain crude extract rutin using multiple alkali acid sinking method to obtain a more pure rutin, again through the color experiment and TLC identification of rutin in the sophora japonica extract, and through the standard curve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content of rutin in extracts.Results: the concentration of standard solution and absorbance had good linear relationship, the regression equation A = 30.1081 + 0.0184 C, R = 0.9997, the sampling rate is 96%, not much difference.Conclusion: this method, easy to operate, the experiment principle is simple,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combined with a spectrophotometKey Words:Sophora japonica rutin alkali extraction and acid precipitation content determination前言1.槐米的简介槐米Flos Sophorae Immaturus,是豆科植物槐树Sophora japonica L.的干燥花蕾,微寒,现列在国家卫生部第一批药食同源名单中,有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等功效[1]。
全国大部分地方均产,主要产地在河北、天津、北京、山东、山西、辽宁等地。
夏季花开放或者花蕾形成时宜采收,并及时干燥,除去枝、梗及其他杂质。
开花期采栽者通常称作“槐花”,花蕾期采栽者习惯上称“槐米”。
体轻,气微,味道稍微有点苦涩。
我国是芦丁的出口国,槐米是提取芦丁的主要原料,2015 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规定,槐米中总黄酮的含量(以无水芦丁计)不低于 20%,无水芦丁(C27H30O16)不少于 15%[3]。
槐花(开花期)槐米(花蕾期)干燥槐米2.芦丁的简介芦丁(芸香苷)(Rutin):槲皮素与芸香糖结合而成的苷。
其中芸香糖(Rutinose)为葡萄糖(glucose,glc)与鼠李糖(Rhamnose,rham)经1,6-苷键连接而成的双糖。
芦丁具有抗炎、抗过敏、抗心肌缺氧及缺血、抗心律失常、降低血清胆固醇、抑制血小板集聚、抗溃疡、抗肿瘤、解痉、镇咳、抗病毒和增强免疫力等功能[4],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5]、心绞痛、慢性心功能不全、高血脂和预防动脉硬化心机梗死、脑血栓等疾病的天然绿色药物。
槲皮素具有降低血压、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减少毛细血管脆性、降血脂、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等作用。
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对冠心病及高血压患者也有辅助治疗作用。
1.实验材料、仪器和试剂1.1实验材料:槐米(购于广西桂林)。
1.2实验仪器:L ambda35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PE公司)、KQ-500E型超声波清洗器、FA 2004N电子天平(上海天平仪器厂)、JB202-电热恒温干燥箱(上海忠技仪器有限公司制造)、实验室真空抽滤仪YH-23(青岛仪航有限公司)、乳钵、烧杯(1000ml、500ml)、布氏漏斗、表面皿、量瓶(100ml、50ml、10ml)、10ml移液管、吸量管(1ml、5ml)。
1.3实验试剂:饱和石灰水、浓盐酸、芦丁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00086-201755)、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乙醇(均为分析纯)、甲醇(色谱纯)、水(重蒸水)。
2 实验原理及实验条件2.1.实验相关原理芦丁是黄酮类化合物,其基本母核为2-苯基色原酮类化合物即C6-C3-C6结构。
分子式为C27H30O16,分子量为610.51,化学式见下图。
淡黄色小针状结晶,熔点为174~178℃(含三分子结晶水),188℃(无水物)。
能溶于二甲基亚砜和吡啶、甲酰和碱液,微溶于乙醇;丙酮和乙酸乙酯,几乎不溶于水、氯仿、醚、苯、二硫化碳和石油醚。
易溶于碱液中,呈黄色。
酸化后复析出,可以溶于浓硫酸和浓盐酸,呈深黄色,加水稀释复析出。
稀溶液遇三氯化铁呈绿色。
无气味,在光的作用下渐变暗。
查阅资料可知,UV λmax EtOH nm:259,299(sh),359。
IR vmaxKBr cm-1:3400(OH),1670(C=O),1620,1520,1470(C6H5)。
H-NMR(DMSO-d6)δ:7.52(1H,dd,J=2.0、8.0Hz);7.40(1H,d,J=2.0Hz);6.82(1H,d,J=8.0Hz);6.64(1H,d,J=2.5Hz);6.24(1H,d,J=2.5Hz);5.76(1H,d,J=7.0Hz);4.32(1H,d,J=2.3Hz);3.0-4.0(10H,m);1.08(3H,d,J=6.5Hz)。
芦丁槲皮素槲皮素,又名栎精,槲皮黄素,分子式为C15H10O7,分子量302,化学式见上图。
黄色结晶,熔点为313-314°C(2分子结晶水),316°C(无水物)。
溶于甲醇、乙酸乙酯、冰醋酸、吡啶、丙酮等溶剂,碱性水溶液呈黄色,不溶于水、苯、乙醚、氯仿、石油醚。
其乙醇溶液味道极其苦涩,可作为药品,具有较好的祛痰、止咳作用,并有一定的平喘作用。
由芦丁的化学式可知:其基本母核是平面型结构,2-位上引入的苯环与色原酮部分形成交叉共轭体系,并通过电子转移、重排,使共轭链延长,同时7-位及4/-位引入-OH或-OCH3等助色团后,因其促进电子移位、重排,两重作用都使芦丁具有较深的颜色即淡黄色(色原酮部分原本无色),从而使芦丁易于较其他黄酮类化合物鉴别。
芦丁分子中含有多个酚羟基,而且7-位处于C=O的对位,4/-位处于C=C的对位,在P-Π共轭效应的影响下,使酸性较强,易溶于碱液(饱和石灰水)中,酸化后溶解度降低复析出,从而可以用于芦丁的提取和精制。
芦丁是由槲皮素3位上的羟基与芸香糖脱水缩合成的苷,因而在酸性条件下又可以水解成槲皮素、鼠李糖、的碱性溶液中呈葡萄糖。
芦丁为黄酮苷,能与三价的铝生成黄色配合物,在NaNO2红色,在510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根据此显色反应用分光光度法可以测定芦丁,但显色反应需要具备良好的重现性与灵敏性,因此必须控制反应条件,主要是溶剂种类、试剂用量、溶液酸碱度、反应时间和显色时间等。
2.2 实验条件的选择最大波长的选择:将芦丁对照品加硝酸钠、氢氧化钠、硝酸铝处理后的溶液,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200~600nm进行扫描,标准溶液和样品溶液均在510nm处有最大吸收,故检测波长选择为510[6-7]。
3 实验方法和结果3.1 芦丁的提取:采用酸提碱沉法[8-11];(1)称取槐米30g,在乳钵中研碎至槐米碎裂即可,置1000ml烧杯中,加入300ml 饱和石灰水(以棉花过滤至澄明)调节pH 7-8之间,并且不断搅拌,加热煮沸15min,趁热以棉花过滤(过滤前应将棉花用水充分润湿,尽量赶出其中的气泡)。
(2)残渣再加200ml饱和石灰水,保持PH 7-8之间,并不断搅拌,同时煮沸10min,趁热过滤,合并两次滤液,放冷。
(3)向滤液中加入浓盐酸(边加边搅拌)调PH 3-4并放置过夜。
(4)次日倾出上清液(不要振摇),抽滤沉淀(布氏漏斗中垫两层滤纸)并用蒸馏水洗至pH 5-6,将滤得物置于表面皿上,得粗芦丁。
3.2 芦丁的精制将粗芦丁加300ml重蒸水,加热,用饱和石灰水调PH 8-9,使充分溶解,趁热少量趁热抽滤,待滤液冷却后加盐酸调节PH 4-5,静置,冷却,抽滤,并用蒸馏水洗至PH 5-6,即可得比较纯的芦丁。
3.3 芦丁的鉴定3.3.1 呈色反应:取上述芦丁提取物3-4mg,加甲醇8-10ml使其溶解,分成3份做以下实验。
盐酸-镁粉反应(检查是否有黄酮类化合物存在的最常用方法):取上述溶液1-2ml,加2滴浓盐酸,再加入少量镁粉。
在本实验中观察到颜色变化:黄→紫→红;说明有芦丁或者槲皮素存在。
锆-枸橼酸反应(区分芦丁和槲皮素):取上述溶液1-2ml,再滴加2%ZOCl的2甲醇溶液3-4滴,在本实验中观察到溶液颜色加深;再继续加入2%柠檬酸的甲醇溶液3-4滴,观察到溶液颜色稍微变浅;此步显色反应证明有芦丁的存在,但无法后颜色加深(5-OH存在),加入柠檬证明是否有槲皮素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