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职责考评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入贯彻落实“三严三实”要求,进一步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日常管理和监督,充分发挥考核的导向作用和监管作用,促进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岗位职责考评对象为团区委全体在岗职工,包括区管领导干部、各科室在编在岗干部、工勤岗位和劳务派遣到我委工作的人员。
第三条岗位职责考评坚持客观公正、注重实绩、公开公正、务实管用原则,实行平时考核与年终评价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按照规定的权限、条件、标准和程序进行。
第四条成立团区委考评领导小组,负责全系统岗位职责考评的监督和管理,领导小组下设督导组、综合组、机关考核组、医保社保考核组、二办区考核组,负责岗位职责考评具体工作。
第二章考核组成第五条岗位职责考评以岗位职责和所承担的工作任务为依据,重点考评履行岗位职责情况、完成省市区各级目标任务情况、推进创新工作和重大项目情况、完成议事机构议定事项情况,以及完成各级领导交办任务情况。
其中,班子成员还要突出党风廉政“两个责任”履行情况、干部队伍选育管用责任履行情况以及综治维稳、信访安全、消防应急等专项任务完成情况。
第六条岗位职责考评由平时考核、年终评价、年度考核组成。
总分值为100分,其中平时考核占60%,年终评价占40%,年度考核在综合平时考核和年终评价基础上评定被考核对象的考核等次。
第七条平时考核属日常考核,每季度组织实施一次,平时考核结果根据A、B、C、D四个等级年底采取加权平均百分制计算,A代表100分-81分,B代表80分-61分,C代表60分-41分,D代表40分以下得分。
公务员当年度平时考核结果按60%的比例计入公务员年度考核结果。
第八条年终评价属于定期考核,每年年底组织实施,分值为100分,按40%折算计入年度考核结果。
第三章平时考核第九条平时考核内容为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的日常表现。
(一)德:指思想政治素质及个人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方面的表现,要做到信念坚定、恪尽职守、诚实守信。
(二)能:指履行岗位职责的业务素质和能力,要做到业务精通、团结协作、认真履职。
(三)勤:指责任心、工作态度、工作作风等方面的表现,要做到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负责。
(四)绩:指完成工作的数量、质量、效率和所产生的效益,要做到勤政务实,工作任务高效率、高质量完成。
(五)廉:指党风廉政、廉洁自律等方面的表现,要做到清正廉洁、秉公办事。
第十条平时考核由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构成。
共性指标为德、勤、廉,评分标准由团区委统一制定;个性指标为能、绩,由各科室根据工作特点进行分解量化,所占分值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
第十一条平时考核在编制《岗位职责说明书》的基础上,为每位考核对象建立《成都市XX区机关事业单位岗位职责考评登记表》(以下简称《岗位职责考核登记表》),实行“日考勤、周记实、月评价、季考核”,具体按以下程序进行:(一)细化考核指标。
结合工作实际和《岗位职责说明书》,细化考核内容,量化考核指标,形成考核量化评分标准。
(二)工作记实。
全体在岗职工结合实际,以周(月)或阶段性工作为周期,及时如实记录岗位职责履行情况、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以及重大项目、创新工作进展情况,每月底进行一次自评。
(四)考核评定。
考核每季度末采取下考一级、综合评分、民主测评的方式进行,即主要领导由分管区领导评分;其他班子成员由主要领导评分;各科室负责人及科级以下人员由分管领导进行评分。
考评领导小组办公室对考核对象进行拉通排名汇总整理后,将考核结果交考评领导小组综合评定考核等次,并记入《岗位职责考评登记表》。
第四季度考核在当年12月底以前完成。
(五)考核结果反馈。
上级领导要结合每季度考核结果与被考核对象进行谈话,及时反馈考评结果,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提出改进要求。
被考核对象在考评表上签名确认。
(六)考核情况公示。
每季度考核结果采取适当形式,在本单位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3个工作日。
(七)考核结果备案。
综合组负责汇总整理本单位平时考核结果,填写《岗位职责平时考核结果备案表》,于次季度第一个月的10个工作日前,按干部管理权上报备案。
第十二条平时考核结果分为A、B、C、D四个等级,A 等为优秀、B等为良好、C等为存在明显不足、D等为不合格,其中评定为A等级的原则上不超过参加考核人数的30%。
出现《团区委平时考核负面清单》所列情形的应确定为相应等级。
第十三条有下列特殊情形之一的,当季度考核结果按以下方式确定:(一)对受警告处分的当期,平时考核结果不得确定为A 等级;受其他党纪、政纪处分的当期,平时考核不确定等级。
(二)对涉嫌违法违纪被立案调查尚未结案的,平时暂不确定等级。
结案后,根据结论补定考核等级。
(三)对病假、事假累计超过当季度考核天数50%及以上的,不进行考核。
第十四条挂职锻炼和借用的人员由挂职单位和借用单位进行考核,平时考核结果反馈给原单位。
第四章年终评价第十五条年终评价由上级领导(或团区委领导班子)评价、民主测评构成。
其中,上级领导(或团区委领导班子)评价占50%、民主测评占50%。
(一)上级领导(或团区委领导班子)评价:结合干部职工履行岗位职责情况、平时考核情况和表彰奖励情况,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按满意、比较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四个等级进行评定,五个方面分值均为20分,合计100分。
其中,主要领导由区级分管领导进行评价,其他班子成员由主要领导进行评价。
(二)民主测评:单位全体干部职工根据被考核对象全年的现实表现,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按满意、比较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四个等级进行评定,五个方面分值均为20分,合计100分。
第五章年度考核第十六条年度考核结果由团区委考评领导小组根据平时考核结果、年终评价结果及受党纪政纪处分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综合研判,客观公正地确定被考核对象的年度考核等次。
第十七条年度考核等次分为优秀、称职(合格)、基本称职(基本合格)、不称职(不合格)四个等次。
试用期人员、受党纪政纪处分人员及受组织部门诫勉的区管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等次按相关规定确定。
第十八条年度考核原则上在次年2月底前完成,综合组负责按干部管理权限报区委组织部、区人社局备案。
区管干部年度考核等次按程序报区委常委会审定。
第六章考核结果运用第十九条岗位职责考评结果是干部选拔任用、职务升降、奖惩、培训、调整级别和工资等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条对平时考核被确定为A等级的人员,采取以下方式进行激励:(一)通报表扬。
(二)与年度目标绩效奖挂钩。
(三)在赴省外培训时予以优先考虑。
第二十一条对平时考核被确定为C等级的人员,采取以下方式进行惩戒:(一)通报批评。
(二)与年度目标绩效奖挂钩。
(三)由分管领导给予批评教育。
第二十二条对平时考核被确定为D等级的人员,采取以下方式进行惩戒:(一)通报批评。
(二)与年度目标绩效奖挂钩。
(三)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分管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干部进行提醒谈话1次。
第二十三条对年度考核为优秀人员,采取以下方式进行激励:(一)公务员按照《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晋升工资档次、给予嘉奖或记三等功、享受年终一次性奖金。
(二)事业人员按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暂行规定》晋升工资档次。
(三)按照程序报区委区政府表彰。
(四)与年度目标绩效奖挂钩。
(五)在选派挂职干部、推荐后备干部、领导干部人选及提拔使用、续聘时应予以优先考虑。
(六)结合年度培训计划,优先安排赴省外学习培训。
第二十四条对年度考核为基本称职(基本合格)人员,应采取以下方式进行惩戒:(一)公务员按照《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一年内不得晋升职务,本考核年度不计算为按年度考核结果晋升级别和级别工资档次的考核年限,不享受年终一次性奖金,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进行诫勉谈话。
(二)结合工作需要,调整岗位。
(三)与年度目标绩效奖挂钩。
(四)原则上下一年度不予安排参加赴省外培训。
(五)参加全区统一组织的履职能力提升培训。
第二十五条对年度考核为不称职(不合格)人员,应采取以下方式进行惩戒:(一)公务员按照《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降低一个职务层次任职,本考核年度不计算为按年度考核结果晋升级别和级别工资档次的考核年限。
不享受年终一次性奖金。
对连续两年年度考核被确定为不称职等次的,予以辞退。
(二)事业人员按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暂行规定》可予以降职、调整工作、低聘或解聘。
连续两年考核被确定为不合格等次,又不服从组织安排或重新安排后年度考核仍不合格的,予以辞退。
(三)与年度目标绩效奖挂钩。
(四)下一年度不予安排参加赴省外培训。
(五)参加由全区统一组织的履职能力提升培训。
第二十六条对平时考核、年度考核结果有异议的,可在得知考核结果后15个工作日内,向团区委考评领导小组申请复核。
其中,团区委考评领导小组成员对本人考核结果有异议的,可向区考评领导小组申请复核。
第七章监督管理第二十七条督查组对考评工作的监督检查实行自查与抽查、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
每月由各考核小组对本单位考评工作进行自查。
督查组对各考核小组考评情况进行抽查,对考评中存在徇私舞弊、弄虚作假、打击报复等情形的,将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第八章附则第二十八条本办法由共青团成都市XX区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九条长期借用人员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