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一步之遥
千里之堤,以蝼蚁之穴溃; 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韩非子集注·喻志》
(通过让学生解释韩非子里的这句话所包 含的含义,也可导出本节课题目)
第四单元 第九课 一步之遥
千里之堤 溃于蚁穴
第一层次:不良行为与严重不良行为
图表
案例
第二层次 第三层次
得出结论:不良行为与严重不良行为与犯罪
只有一步之遥。如果有不良行为不及时改正, 极有可能一步步走向犯罪的深渊。
第四单元 第九课 一步之遥
教 学 准 备:
教师准备: 1、查阅《治安管理处罚法》《民法通则》《刑法》《预防未成年 人犯罪法》等法律。 2、收集学生在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不良行为以及所产生的 不良后果,使所学内容真正起到对学生的教育作用,确保教育的针对性。 3、结合教材内容,选择典型案例、flash、图片资料,设计探究活动, 制作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学生准备: 1、提前预习,根据教材内容,分组查找《宪法》《治安管理处罚 法》《民法通则》《刑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资料。 2、进行课前调查,了解同龄人身上存在的不良行为的现象和由此带 来的不良后果,并进行整理分析。
《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一念之差与一步之遥
第九课 一步之遥
第四单元 第九课 一步之遥
课 标 依 据:
2.6 能够分辨是非善恶,为人正直,学会在比较复杂的 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选择。
3.3 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 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
3.4 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 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第四单元 第九课 一步之遥
普法小课堂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第四章 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
第三十四条 本法所称“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下列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 事处罚的违法行为:
(一)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 (二)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 (三)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 (四)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 (五)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 (六)多次偷窃; (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 (八)吸食、注射毒品; (九)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内容分析:
本节课“一步之遥”旨在使学生明确从不良行为到严 重不良行为,从一般违法到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 鸿沟;要避免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就要防微杜渐,还要 做到勇于面对和改正错误。 在本课主要跟学生讲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1.哪些行为是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它们与违 法犯罪的关系是什么? 2.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关 系是什么? 3.违法犯罪行为要承担哪些法律责任?刑法的任务、 犯罪的危害以及惩治犯罪分子有何重大意义? 4.如何防微杜渐和过则勿掸改?(也就是怎样预防 违法犯罪)
通过上述案例,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通过讨论得出结论:一般违法与犯罪只有一步之遥,也 就是本节课的课题)
第四单元 第九课 一步之遥
第一部分
知识
千里之堤 溃于蚁穴
名人名言
Flash 活动
第一层次:不良行为 和严重不良行为
第二层次:一般违法 行为和犯罪
第三层次:法律制裁
第四单元 第九课 一步之遥
名人名言
案例分析
案例一:课本P86关于小力从不良行为一步步走上犯罪道 路:小力是怎样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通过上述案例,你 能得出什么结论? 案例二:课本P86-87通过小赵和小高的漫画:
分析小赵和小高上述各种行为的性质 不良行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严重不良行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严重违法或犯罪行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小赵和小高的身上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第四单元 第九课 一步之遥
案例导入
课外活动
一步之遥
千里之堤
一
溃于蚁穴
步
之
防微杜渐Biblioteka 遥预防违法犯罪
过则勿惮改
第四单元 第九课 一步之遥
案例分析
16岁的男孩小华虽然从小爱玩好动,但学习成绩还 算不错。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爱玩电子游戏的挺多,小华 也不例外。在游戏机房里,小华认识了一群“哥们儿”。 一次,他们掏出一种白色粉末,围坐在那里吸。看他们的 神情,一副飘飘欲仙的样子,一下子就引起了小华的好奇。 当“哥们儿”怂恿他尝一口时,小华毫不犹豫地伸出了手。 有了第一次,就有了第二次、第三次。后来,为了弄钱吸 毒,小华开始学会说谎,甚至向低年级同学勒索。
第四单元 第九课 一步之遥
普法小课堂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第三章 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
第十四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 列不良行为:
(一)旷课、夜不归宿; (二)携带管制刀具; (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五)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六)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 (七)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八)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 (九)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3.5 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知道未 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树立自我保护意识,能 够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三 维 目 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生活的实践中,自觉抵制不良行为和 违法犯罪行为,树立防微杜渐,有错必改的生活态度。
【能力】:能够辨别哪些行为是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哪些行为是 一般违法,哪些是犯罪,并能够依法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防微杜渐, 防患于未然。
【知识】:了解和区分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及一般违法、犯罪的概 念、特征及联系。掌握预防违法犯罪的基本方法。
重 点 难 点:
【重点】:本单元教学最终的落脚点是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因此本课 第二个问题“防微杜渐”应该成为教学的重点。
【难点】:第一部分都是比较抽象的法律常识,对于学生较难理解,因 此“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是本课的难点问题。
第四单元 第九课 一步之遥
分组讨论
相关法律链接
不良行为
严重不良行为
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 要他人财物
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多次偷窃
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 制品、读物等;
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 等;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 活动;
通过上述图表,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第四单元 第九课 一步之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