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益生产的核心、原则、优势及目标

精益生产的核心、原则、优势及目标

精益生产的核心、原则、优势及目标
1、精益生产的核心
①追求零库存
精益生产是一种追求无库存生产,或使库存达到极小的生产系统。

为此,开发了包括“看板”在内的一系列具体方式,并逐渐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生产经营体系。

高库存是大量生产方式的特征之一。

由于设备运行的不稳定、工序安排的不合理、较高的废品率和生产的不均衡等原因,常常出现供货不及时的现象,库存被看作是必不可少的缓冲剂。

但精益生产则认为库存是企业的祸害,既提高了企业经营成本又掩盖了企业存在的问题。

②快速应对市场的变化
为了快速应对市场的变化,精益生产者开发出了细胞生产、固定变动生产等布局及生产编程方法。

③企业内外环境和谐统一
精益生产方式成功的关键,是把企业的内部活动和外部的市场(顾客)需求和谐地统一于企业的发展目标。

④以人本为本主义
精益生产强调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把员工的智慧和创造力视为企业的宝贵财富和未来发展的原动力,充分尊重员工,更加重视培训,同事强调共同协作。

2、精益生产管理原则
①消除浪费
企业中普遍存在的浪费为:过量生产;等待时间;运输;库存;过程(工序);动作;产品缺陷以及忽视员工创造力等。

②关注流程,提高总体效益
管理大师戴明说:“员工只须对15%的问题负责,另外85%归咎于制度流程。

”什么样的流程就产生什么样的绩效,改进流程要注意目标是提高总体效益,而不是提高局部的部门的效益,为了企业的总体效益即使牺牲局部的部门的效益也在所不惜。

③建立无间断流程以快速应变
建立无间断流程,将流程中不增值的无效时间尽可能压缩,缩短整个流程的时间,从而快速应变顾客的需要。

④降低库存。

降低库存是精益生产中的一个手段,低库存需要高效的流程、稳定可靠的品质来保证。

很多企业在实施精益生产时,以为精益生产就是零库存,不是先去改
造流程、提高品质,而是一味要求降低库存,结果成本不但没降低反而急剧上升。

⑤全过程的高质量
资深管理经常会提起这句话:“质量是制造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检验只是一种事后补救,不但成本高而且无法保证不出差错。

”因此,应将品质贯穿于设计、流程和制造当中去,建立一个不会出错的品质保证系统。

精益生产要求做到低库存、无间断流程,如果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后面的将全部停止,所以精益生产必须以全过程的高质量为基础,否则精益生产只能是一句空话。

⑥基于顾客需求的拉动生产
按照销售的速度来进行生产,这样就可以保持物流的平衡,任何过早或过晚的生产都会造成损失。

过去丰田使用"看板"系统来拉动,现在辅以ERP或MRP 信息系统则更容易达成企业外部的物资拉动。

⑦标准化与工作创新
标准化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标准化并不是一种限制和束缚,而是将企业中最优秀的做法固定下来,使得不同的人来做都可以做得最好,发挥最大成效和效率。

而且,标准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标准需要不断地创新和改进。

⑧尊重员工
尊重员工就是要尊重其智慧和能力,给他们提供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为企业也为自己做得更好。

在丰田公司,员工实行自主管理,在组织的职责范围内自行其是,不必担心因工作上的失误而受到惩罚,出错一定有其内在的原因,只要找到原因施以对策,下次就不会出现了。

所以说,精益的企业雇佣的是“一整个人”,不精益的企业只雇佣了员工的“一双手”。

3、精益生产的优势
精益生产项目效果收益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所需人力资源,无论是在产品开发、生产系统或其他部门,最低能减至1/2;
②新产品开发周期,最低可减至l/2或2/3;
③生产过程的在制品库存,最低可减至1/10;成品库存,最低可减至1/4;
④工厂占用空间,最低可减至1/2;
⑤废品率可降低 50% ;
⑥生产效率可提高 60%;
⑦安全指数可提升 50%。

4、精益生产终极目标
“零浪费”为精益生产终极目标,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零”转产工时浪费(多品种混流生产)
将加工工序的品种切换与装配线的转产时间浪费降为“零”或接近为“零”。

②“零”库存(消减库存)
将加工与装配相连接流水化,消除中间库存,变市场预估生产为接单同步生产,将产品库存降为零。

③“零”浪费(全面成本控制)
消除多余制造、搬运、等待的浪费,实现零浪费。

④“零”不良(高品质)
不良不是在检查位检出,而是在产生的源头消除它,追求零不良。

⑤零”故障(提高运转率)
消除机械设备的故障停机,实现零故障。

⑥“零”停滞(快速反应、短交期)
最大限度地压缩前置时间,要消除中间停滞,实现“零”停滞。

⑦“零”灾害(安全第一) 。

精益生产方式是彻底地追求生产的合理性、高效性,能够灵活地生产适应各种需求的高质量产品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其基本原理和诸多方法,对制造业具有积极的意义。

精益生产的核心,即关于生产计划和控制以及库存管理的基本思想,对丰富和发展现代生产管理理论具有重要的作用。

这种管理是现代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管理活动中支持企业不断改进和获得竞争优势的最重要的管理方式之一。

通过精益生产管理,企业自身完善以及运作是适合本企业新战略超越竞争者的利器。

它以最强的竞争企业或那些行业中领先和最有名望的企业在产品、服务或流程方面的绩效及实践措施为对手,使企业可以坚定战略目标,促使企业发展为行业的领航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