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1.某机床厂要统计该企业的自动机床的产量和产值,上述两个变量是()。
A.二者均为离散变量B.二者均为连续变量C.前者为连续变量,后者为离散变量D. 前者为离散变量,后者为连续变量2.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A.抽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B.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C.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D.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3.统计标志用以说明()。
A.总体的属性和特征B.总体某一综合数量特征的社会经济范畴C.总体中各个单位共同具有的属性和特征D.总体单位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运作的结果4.某市进行一次零售食品质量与价格调查,其调查单位是()。
A.该市所有食品商店B.每一个食品商店C.每一种零售食品D.全部零售食品5.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如果调查对象是全部工业企业,则调查单位是()。
A.工业企业中的职工B.每一个企业的厂长C.每一个工业企业D.企业中的每一个车间6、调查某市全部工业企业设备的状况,则调查单位是()。
A.全部工业企业 B.每一个工业企业C.每一台设备 D.设备台数7.某机床厂要统计该企业的自动机床的产量和产值,上述两个变量()。
A.两者均为离散变量B.两者均为连续变量C.前者为连续变量,后者为离散变量D.前者为离散变量,后者为连续变量8.某市工业企业2007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8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A.一日 B.一个月C.一年 D.一年零一个月9.已知某地区有300家工业企业,要调查研究这些企业生产那设备的完好状况,调查单位是()。
A.300家工业企业B.每个工业企业C.全部生产设备D.每一件生产设备10.统计调查是进行资料整理和分析的()。
A.基础环节B.中间环节C.最终环节D.必要补充11.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C.每一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D.每一个工业企业12.对全国各铁路交通枢纽的货运量.货物种类等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国铁路货运概况,这种调查属于()。
A.不连续性典型调查B.连续性全面调查C.连续性重点调查D.抽样调查13.对某企业职工按日生产的产品数多少分为四组:100件以下、100-140件、140-180件、180件以上。
第一组和第四组的组中值分别是()。
A.80和200B.90和210C.100和180D.60和12014.对某班学生考试成绩分为五组,这种分组属于()。
A.简单分组B.复合分组C.按品质标志分组D.平行分组15.次数分配数列是()。
A.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B.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C.按统计指标分组所形成的数列D.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数列16. 某连续变量组距数列,其末组为500以上,又知其邻组组中值为480,则其末组组中值为()。
A.520 B.510 C.500 D.49017.下列指标中属于结构相对数的指标是()。
A.计划完成程度B.劳动生产率C.婴儿出生率D.食品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支出的比重18.权数对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实质上取决于()。
A.各组的权数绝对值大小B.各组的权数是否相等C.各组的变量值大小D.各组权数的比重19.某市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007年的108%,此指标为()。
A.强度相对指标B.比例相对指标C.比较相对指标D.动态相对指标20.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总规模、总水平的综合指标是()。
A.质量指标B.总量指标C.相对指标D.平均指标21.某工厂2008年完成产值200万元,2009年计划增长10%,实际完成231万元,超额完成计划()。
22.计算平均指标最常用的方法和最基本的形式是()。
A.中位数B.众数C.算术平均数D.调和平均数23.某企业计划规定劳动生产率比上年提高5%,实际提高了8%,则该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计划超额完成()。
A.2.86% B.102.86%C.60% D.160%24.现有数列:3,9,27,81,243,729,2,187,反映其平均水平最好用()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众数25根据上述资料计算的众数为()A.1 B.57C .2D .2326.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实质上取决于( )。
A.作为权数的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B.各组标志值占总体标志总量比重的大小C.标志值本身的大小D.标志值数量的多少27.某地区农村和城市人均收入分别为5000元和10000元,标准差分别为80元和170元,人均收入的变异程度( )。
A .城市大B .农村大C .一样大D .不可比28.人口数与出生人数( )A.前者是时期指标而后者是时点指标B.前者是时点指标而后者是时期指标C.两者都是时点指标D.两者都是时期指标29.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2%、5%、8%和7%,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为( )。
A.(102%×105%×108%×107%)-100%B.102%×105%×108%×107%C.2%×5%×8%×7%D.(2%×5%×8%×7%)-100%30.已知一个数列的各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4%、6%、9%,该数列的定基增长速度为( )。
A.4%×6%×9%B.104%×106%×109%C.(4%×6%×9%)+1D.(104%×106%×109%)-131.已知一个数列的各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5%、7%、8%,则该数列的定基增长速度为( )。
A.5%×7%×8%B.105×107%×108%C.(5%×7%×8%)+1D.(105×107%×108%)-132.某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比上年提高5%,职工人数增加2%,则企业工资总额增长( )。
A .10%B .7.1%C .7%D .11%33.则第一季度的平均库存额为( )。
A.(20+24+18+22)/4B. (20+24+18)/3C.(10+24+18+11)/3D. (10+24+9)/334.已知某企业1月、2月、3月、4月的平均职工人数分别为190人、195人、193人和201人。
则该企业一季度的平均职工人数的计算方法为( )。
A .4)201193195190(+++ B .3193195190++ C .14)2/201(193195)2/190(-+++ D . 4)2/201(193195)2/190(+++ 35.某企业02年一季度的利润额为150万元,职工人数120人,则一季度平均每月的利润额和平均每月的职工人数分别为:( )A.50万元,40人B. 50万元,120人C.150万元,120人D. 以上全错36.按价格个体指数和报告期销售额计算的价格总指数是( )。
A.综合指数B.平均指标指数C.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D.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37.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划分依据是( )。
A.指数指标的性质不同B.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C.所比较的现象特征不同D.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38.在掌握基期产值和几种产品产量个体指数资料的条件下,要计算产量总指数应采用( )A.综合指数B.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C.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D.可变构成指数39.置信概率定得愈大,则置信区间相应( )。
A.愈小B.愈大C.不变D.有效40.置信区间的大小表达了区间估计的( )。
A.可靠性B.准确性C.显着性D.可靠概率41.抽样平均误差是( )。
A.抽样指标的标准差B.总体参数的标准差C.样本变量的函数D.总体变量的函数42.样本容量也称( )A.样本个数B.样本单位数C.样本可能数目D.样本指标数43、在一定的抽样平均误差条件下( )。
A .扩大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B .扩大极限误差范围,会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C .缩小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D .缩小极限误差范围,不改变推断的可靠程度44.以抽样指标估计总体指标要求抽样指标值的平均数等于被估计的总体指标本身,这一标准称为( )。
A.无偏性B.一致性C.有效性D.准确性45.当所有的观测值y 都落在直线bx a y c +=上时,则x 与y 之间的相关系数为( )。
A.0=rB.1=rC.11<<-rD. 10<<r46.下面现象间的关系属于相关关系的是( )。
A .圆的周长和它的半径之间的关系B .价格不变条件下,商品销售额与销售量之间的关系C .家庭收入愈多,其消费支出也有增长的趋势D .正方形面积和它的边长之间的关系47.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A.10≤≤γB.11<<-γC.11≤≤-γD.01≤≤-γ48.下列回归方程中,肯定错误的是( )。
(1).X Y 3020ˆ+=;r=0.88 (2).X Y450ˆ+=;r=0.55 (3).X Y 210ˆ+-=;r= -0.91 (4).X Y8.073ˆ-=;r= -0.86 二、多项选择题1.要了解某地区全部成年人口的就业情况,那么( )。
A.全部成年人是研究的总体B.成年人口总数是统计指标C.成年人口就业率是统计标志D.反映每个人特征的职业是数量指标E.某人职业是教师是标志表现2.我国统计调查的方法有( )。
A .统计报表B .普查C .抽样调查D .重点调查E .典型调查3.设某地区五家工业企业的总产值分别为22万元.30万元.20万元.45万元和54万元,则( )。
A.“工业”是企业的品质标志B.“总产值”是企业的数量标志C.“总产值”是企业的统计指标D.“产值”是变量4.下列情况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不一致的是( )。
A.工业企业生产设备调查B.人口普查C.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现状调查D.农产量调查E.城市零售商店销售情况调查5.下列各调查方法中属于非全面调查的有( )。
A.普查B.抽样调查C.全面统计报表D.重点调查E.典型调查6.调查单位是( )。
A.需要调查的总体B.需要调查的总体单位负责人C.调查项目的承担者D.调查对象所包含的具体单位E.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7.指出下列分组哪些是按照数量标志分组( )。
A.企业按产值多少分组B.产品按合格与不合格分组C.家庭按收入水平分组D.人口按居住地区分组E.固定资产按价值多少分组8.制定统计调查方案,应确定( )。
A.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B.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C.调查项目和调查表D.调查资料和使用范围E.调查的时间和时限9.次数分配数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