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清雍正皇帝

大清雍正皇帝

雍正皇帝 清世宗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1678—1735年),康熙皇帝第四子,清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

在位13年。

他对有碍于皇权的反对势力大加挞伐,有效地改善了吏治,增加了国库收入,为乾隆朝社会的繁荣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雍正帝皇帝胤禛雍正皇帝名爱新觉罗. 胤禛,生于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是康熙皇帝35个儿子当中的第11个儿子。

康熙皇帝35个儿子有24个排序的,胤禛排皇四子。

胤禛45岁当了皇帝。

在45岁之前,胤禛是做皇子时期。

下面我就来说说胤禛做皇子的时候。

一、皇子生活胤禛7岁时到上书房读书,学习儒家经典,学习满族的骑马射箭、学习书法。

胤禛在书法上的造诣是很高的。

胤禛14岁时结婚,19岁时随着皇父康熙大帝远征葛尔丹,胜利归来。

胤禛友爱兄弟、孝敬皇父,别的皇子们是明争储位,自己是暗争储位,不漏生色。

在别的皇子们为夺嫡忙得不可开交时,胤禛在参禅礼佛,吟诗作赋。

胤禛深得皇父康熙的喜爱,在康熙登极六十年庆典得到时候,派胤禛代替自己到盛京(今沈阳)三大陵祭祀,可见康熙皇帝对胤禛的喜爱程度。

实际上胤禛的性格是喜怒不定的,但在皇父康熙帝面前却表现出了诚孝。

既然康熙皇帝这么喜爱皇四子胤禛,因该把皇位传给他,但是雍正皇帝的继位到底是正常继位还是篡位,至今史学界争论不休。

下面就来说说雍正皇帝继位的疑案。

二、继位疑案关于雍正皇帝的继位,主要有"遗诏继位说"和"改诏篡位说"。

看到了这两种说法我们要问了,这两种说法的根据是什么?1、"遗诏继位说"。

康熙皇帝的遗诏明确写道"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

康熙皇帝的遗诏不可能是假的,所以雍正皇帝胤禛是按照遗诏继位的。

(据《清圣祖实录》记载)2、"改诏篡位说"。

康熙皇帝的遗诏是这样写的"传位十四子"。

雍正皇帝把"十"字加一横一点,改成了"于"子。

这种说法民间流传很广,但史学界里无人认同。

那么为什么?一、当时是繁体字"於"不是现在的简体字"于",这是改不了的。

二、清朝皇帝的遗诏有满文也有汉文,就算是汉文改了,那么满文是改不了的。

还有点学者认为康熙皇帝的遗诏"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是假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康熙皇帝是在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公元1722年12月20日)病逝的,而康熙皇帝的遗诏是在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六日(公元1722年12月23日)拿出来的。

这些学者只是从时间上推测而已,拿不出任何证据。

拿不出来证据的说法我们能信吗?就算遗诏是假的,也不能说雍正是篡位阿。

什么是"篡"呢?就是康熙皇帝指定了皇位继承人,胤禛从他手中把皇位抢过来了,这是"篡"。

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就是这样当上皇帝的。

可是康熙皇帝自从第二次废了胤礽之后在也没有立过太子,怎么能说雍正是篡位呢?还有一点旁证能够证明雍正是"遗诏继位"的。

就是康熙登极六十年庆典得到时候,派胤禛代替自己到盛京三大陵祭祀。

在康熙皇帝去世前三天康熙皇帝还派胤禛去祭天,这些事情只有皇帝才有资格去做,别人是没有资格的。

可是康熙皇帝派胤禛代替自己去祭天难道不是在暗示皇位继承?因此我自己的观点是雍正皇帝正常继位。

三、对待兄弟在这里我简单的说一下,雍正做了皇帝后,为了避讳自己的名字,他把兄弟中的"胤"字改为"允"字雍正皇帝对待兄弟是很残忍的,他把皇二子胤礽弄到了山西祁县郑家庄,在一个兵营里胤礽被折磨死了。

皇三子胤祉被雍正皇帝幽禁于景山永安停。

皇五子胤祺被雍正皇帝消掉爵位。

皇九子胤禟被弄到保定,最终被折磨死。

皇十子先被囚禁在北京,后来又被弄到了张家口,最后被消掉爵位。

皇十四子胤禵被囚在景山寿仁殿。

从以上可以看出来,雍正皇帝对待自己的兄弟是多么残忍阿!那么雍正皇帝有没有对待一个兄弟特别好的呢?有阿!那么这个人是谁?是康熙皇帝十三子胤祥。

雍正皇帝位什么要对胤祥好呢?因为胤祥一直跟随着胤禛,胤祥不嫌胤禛势单力薄,忠心耿耿追随胤禛。

后来胤祥被康熙帝幽禁起来,原因不详。

雍正皇帝上台第二天,封胤祥为和硕怡亲王。

不久后,雍正又任命胤祥为总理户部三库事务。

雍正元年(公元1773年),清政府设立会考府,雍正皇帝命胤祥为主持会考事务。

胤祥也为朝廷尽心尽力服务。

雍正七年(公元1723年)胤祥病倒了,胤祥在病重期间,仍然关心着朝廷大事,每隔十天半月就觐见皇帝。

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胤祥病逝,终年44岁。

雍正皇帝啜朝三日,悲痛不已。

雍正皇帝还亲自祭奠胤祥。

这就是雍正皇帝与胤祥之间的兄弟情深。

四、对待群臣雍正皇帝是个喜怒无常的君主。

他让大臣们讲真心话,有的大臣对雍正皇帝说真心话得到了奖赏,而有的大臣说真心话却被砍了脑袋。

雍正皇帝常常与大臣们谈谈心,说说家常,絮絮叨叨的。

雍正皇帝也会体谅大臣的。

比如台湾总兵蓝廷珍因自己名字的 "珍"与雍正帝胤禛的"禛"字同音,蓝廷珍提出避讳,雍正皇帝很谅解地说"不用避讳,你的名字朕喜欢"。

雍正年间有一个宠臣叫年羹尧,刚开始,雍正皇帝与年羹尧的关系很铁,年羹尧受到雍正皇帝的破格的恩赏。

但年羹尧他结党营私,贪敛财富。

这也为他后来的命运卖下来祸根。

雍正三年二月,出现了"日月合壁,五星连珠"的天象。

年羹尧《贺疏》中有本想用"朝乾夕惕"一词来赞赏雍正皇帝。

但却误写成了"夕阳朝乾"。

雍正皇帝以此为借口,将年羹尧贬官。

到雍正三年九月,雍正皇帝把年羹尧下狱。

雍正三年十二月,雍正皇帝颁布年羹尧八大罪九十二款,赐以自尽。

雍正年间还有个宠臣是隆科多。

隆科多就是宣读康熙皇帝遗诏的人。

雍正皇帝刚登基时,对隆科多那是相当的信任。

在许多事情上都咨询隆科多的意见。

隆科多成了雍正皇帝眼前的大红人,是个宠臣。

但隆科多居功自傲,开始擅权结党,这为他后来的命运埋下了祸根。

雍正皇帝先把隆科多贬官,雍正五年六月,隆科多被捕入狱。

雍正五年十月,雍正皇帝颁布隆科多六大罪行共四十一款,被判终身监禁。

雍正六年死于禁所。

五、雍正治国1、充实国库。

雍正皇帝刚继位时,国库存银很少,只有八百万两,而且亏空的数字却大得惊人。

好多银两或被官员贪污或被挪用。

雍正皇帝治理国家首先使国库富起来。

对那些贪官是一罢官、二抄家、三索赔。

有的官员畏罪自杀,雍正皇帝找他们的家人算账。

户部查出亏空白银二百五十万两,雍正皇帝责令户部历任尚书、侍郎、侍中、等主事官员共同赔偿一百五十万两,另外一百万两由户部逐年偿还。

2、设军机处。

军机处是作为帮助皇帝决策、行政的机构。

地点在紫禁城隆宗门北侧。

没有固定的人数。

3、废除腰斩。

雍正皇帝杀了一个人,用的刑法是腰斩。

一刀从腰上下去,但这个人还没有死,在地乱滚,用血写了七个"惨"字才咽气。

雍正皇帝听说后,觉得非常残忍,当即下诏,废除腰斩刑法。

这么残忍的刑法两千多年来,甚至更长。

到了雍正时期就被废除了,雍正皇帝这么做应该是得民心的。

4、密折制度。

密折制度是从清王朝雍正时期开始的。

这是雍正皇帝设置的一个治国方案。

密折不是没个人都能写的,要经过皇帝同意才可以。

有学者统计,雍正时期上密折的官员有1200人之多。

每一位可以上密折的人都有个匣子,自己有钥匙。

只有上密折的本人与雍正皇帝才能打开匣子。

可以说雍正皇帝对各地的官员是贪、是廉、是勤、是懒,都一清二楚。

六、雍正的奋斗雍正是个什么样的皇帝?我想这个问题很值得商讨。

我认为在清朝十二位皇帝中,只有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清圣祖康熙、清世宗雍正四位皇帝才称得上英杰帝王。

雍正皇帝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

我把雍正皇帝做皇子时期称之为他的前半生(45年),做皇帝时期称之为后半生(13年)。

雍正的前半生为争斗储位而奋斗,后半生为治理国家而奋斗。

我认为雍正皇帝是清朝十二位皇帝中最勤奋的皇帝,就连他的皇父康熙大帝也不如他。

雍正皇帝是清朝十二位皇帝中批阅奏折最多的皇帝,每次都批阅到深夜。

雍正王朝是清朝的最后一个盛世了时期,有人很奇怪!都说"康乾盛世",我怎么说能雍正时期是清王朝的最后一个盛世呢?这个问题等说到乾隆皇帝时期在说。

七、雍正的信仰雍正皇帝信奉什么宗教吗?是。

他在位十三年,前一段时期信奉的是佛教,后一段时期信奉的是道教。

雍正皇帝对这两个宗教的信仰可以说已经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雍正皇帝在很小的时候,就喜欢读佛教的经典书籍。

成年后,与僧人的交往很密切。

在雍正做皇子时期就给自己取了个别号叫"破尘居士"又称"圆明居士"。

当上皇帝以后又称"四和尚"自已又收了门徒14人。

还在宫中举行佛法大会,自己又亲自说法。

雍正皇帝的祖父顺治也信奉佛教,甚至想出家了,雍正皇帝与顺治皇帝能有一拼了!雍正在位第七年时,换了一场大病,1年多的时间才痊愈。

痊愈之后又开始了对道教的信仰。

雍正皇帝又在宫中养道士,又让道士炼制丹药自己吃,有时还给别人吃。

雍正皇帝让道士炼制丹药是想让自己长生不老。

我认为雍正皇帝对宗教的信仰是很昏庸的。

雍正皇帝吃丹药事想长生不老的,但没想到的是,丹药有毒,导致了雍正皇帝的早亡。

我们要问是这个原因导致雍正皇帝的死亡吗?八、死因疑案雍正皇帝不仅继位有疑案,就连他的死因也有疑案,雍正皇帝的死因有多种说法:其一:最广泛最流行的说法是雍正皇帝被吕四娘所杀。

雍正皇帝杀了吕四娘的有爷爷吕留良,吕留良的孙女吕四娘要为爷爷报仇,吕四娘就天天习武。

有一天夜里,吕四娘闯入皇宫,一剑砍下来雍正皇帝的脑袋,并将脑袋拿走,大臣们又为雍正皇帝做了个金脑袋。

其二、野史《梵天庐丛录》一书说,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太监与宫女在雍正皇帝睡着后,用绳子勒死。

其三、《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他有个恋人,这个恋人叫竺香玉,但竺香玉被雍正皇帝霸占了,曹雪芹思念恋人,就找了一个差事混入宫中,与竺香玉合谋害死了雍正皇帝。

这个故事很精彩,但可惜不是真的。

那么一、二说是不是真的?先看看第一种说,雍正皇帝的确杀过吕留良这么一个人,是因为文字狱。

他们吕家的人,或是被杀,或是流放,没有一个人逃走的。

因此没有漏网之鱼。

还有正史上也没有记载有吕四娘这么个人,吕四娘这个人是虚构出来的。

因此说吕四娘杀雍正皇帝是不可信的。

第二种说法就更不可信了,雍正皇帝死亡的时间是在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不是在雍正九年。

以上这三种说法都很精彩,但可惜都不是真的,都是扯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