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余热锅炉泄漏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
余热锅炉泄漏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
气相空间的存在,是导致上管板 泄漏的一个重要原因。
由公式 PV=nRT 可知
当气相空间体积一定时,气体的压力随温度 成正比例变化,当气相空间的温度逐渐升高时, 其局部压力必然逐渐变大,当其压力足够大时, 气相空间的下界面必然下移,汽液两向的界面被 打破,这时,过热气体会随上升的液体迅速逃逸, 造成上升管道的剧烈震动(液击),气相空间的 压力也突然降低,低温液体(相对于过热气体) 迅速补充,导致过热的上管板突然被冷却,如此 交替循环,最终导致上管板损坏泄漏。
锅炉用除氧水来自界区外,温度158℃,压力5.5 MPAG,正常流量45t/h,但为 了锅炉系统的安全运行,设计125%的给水量。除氧水通过流量调节阀FV0301送入一二级省煤器加热到238℃后再直接送入汽包;炉水从汽包引出, 沿两根下降管流入火管蒸发段,产生257℃的汽水混合物,再由顶部八根上 升管送回汽包;257℃的饱和蒸汽则从汽包顶部引出送至一级高压过热器 (两段)过热到395℃、经过减温器调节温度后进入到二级高压过热器,将 蒸汽加热到450℃、3.82MPA外供。流量调节阀FV -0301采用传统的三点控制, 即进水流量控制、汽包液位控制、过热蒸汽流量控制,以确保系统的安全运 行。
北向南第16排,从西向东第16根);
3.2 线性膨胀是管板拉裂的另一个原因
由于火管段是整个余锅降温的重要部分,为了达到降温的 目的,火管段设计管道长度达4670mm,余锅进口气体温度 达850℃以上,出火管段温度在550℃左右。
高铬钢Cr13-Cr17 a =12.6 *10-6 ℃-1, 如温差取400℃,线性膨胀量达26mm。 蒸发段外壁温差仅为250℃左右,线性 膨胀量在17mm左右。两部分线性膨胀 量相差9mm左右。为了弥补这一差值, 需用压力弥补,但是压力补偿需压力足 够高,很难计算及适合。由于火管的线 性膨胀无法弥补,最终导致管板被涨裂。 特别是边缘部分,由于更难于变形,因 此管板被拉裂也更严重。
余热锅炉泄漏原因分析
目录 一,U-Gas 余热锅炉工艺流程简介 二、泄漏的主要形式 三、泄漏原因分析 四、泄漏对系统操作的影响 五、解决方案讨论 六、设备缺陷
摘要:气化分厂余热锅炉自投用以来,频繁出现火管蒸发 段及过热蛇管泄漏的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我公司的正常生产。 由于该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使我公司不仅不能进行 正常的生产,还要为此付出巨额的设备检修费用,造成了巨 大的损失。
△L a t L
3.3 换热蛇馆泄漏分析
综能公司余锅换热蛇管泄漏原因分析 一. 泄漏位置 1. 低压过热器泄漏(2#3#泄漏严重,隔离); 2. 一级高压过热器(1#上)泄漏严重,隔离;下段泄漏12根; 3. 一级高压过热器(2#下段)泄漏严重,泄漏8根,还有部分未处理; 4. 一级过热器下段 泄漏4根。 二. 原因分析 1. 泄漏位置基本都处于饱和蒸汽段的过热区; 2. 过热蒸汽区没有发下泄漏现象; 3. 换热列管泄漏的位置位于弯管弯头处,泄漏形状为裂纹; 4. 通过对比分析, 4.1. 饱和蒸汽带水造成液击; 4.2. 系统压力不稳定,在压力波动的过程中造成液体析出,形成液击;
1.1. 设备结构
余热锅炉是单锅筒自循环锅炉,煤气自 上而下依次经过火管式蒸发器、二级高 压过热器、低压过热器、一级高压过热 器(两段)、省煤器(两段)。
1.2.余热锅炉的主要作用
A.回收粗煤气中的热能,产生过热蒸汽。
B.降低合成气温度。
U-gas煤气化装置中产生的粗煤气温度一 般在850~1000℃,它通过余热锅炉的换 热,降温到270℃左右,产生的过热蒸汽, 一部分作为气化剂使用,多余的外供。
本文就是根据余热锅炉检修及改造工作的经验,总结、 分析余热锅炉泄漏的原因,讨论泄漏的处理方法,希望通过 讨论、研究,尽快的拿出余热锅炉泄漏的解决方案,彻底解 决我公司余热锅炉泄漏的问题。
关键词:
余热锅炉 火管蒸发段 换热蛇管 管板泄漏 气相空间 液击 设计缺陷
一、U-Gas余热锅炉工艺流程简介
东
北
25 24 23 22 21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东
注:图中圆点表示管路泄漏, ×表示管路堵塞,△表示为 磨开的管口
注释:
1、 表示已经堵的管子,共堵了22根管子,图中已标示; 2、 表示管口打磨平后焊接的管子,共1根,此管子为(从
通过余热锅炉的换热,提高气化装置运 行的经济效益。
1.3. 设计参数
1
余热锅炉汽包压力
4.2Mpa
2
余热锅炉额定蒸发量 45T/H
3
额定蒸汽温度
400℃
4
蒸汽压力
4.0Mpa
5 锅炉给水压力
5.0Mpa
6
锅炉给水温度
158℃
7
低压过热蒸汽温度
400℃
8
低压过热蒸汽压力
1.6Mpa
9
锅炉进出口合成气温度 950/273℃
10 汽包外形尺寸
1500×12000mm
11 余锅壳体
2600/3200×33000 mm
1.4. 工艺流程描述1
余热锅炉进口与气化炉的第二级旋风分离器的出口相连;出口连接高效旋风 分离器。气化炉的开车时需要装置外供低压蒸汽,当气化炉投入正常运行后 即可切换成界区外供的1.6MPA饱和蒸汽经过余热锅炉过热到近400℃,供气 化炉使用。
4.3. 开车初期,系统温度低,温差较大,使经过换热列管的蒸汽冷凝形成液击。
三. 解决方案 1. 考虑在蒸汽管道进入余锅前加气液分离装置及疏水阀,以保证内部管道液击情况的发生; 2. 开车初期加大排水力度,及蒸汽排放,保证气管的通畅; 3. 保证系统压力稳定,严禁压力出现大幅波动的情况发生发生;
1
北南
陶瓷火管蒸发段管路布置图
西
25 24 23 22 21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26 25 24 23 22
21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25 24 23 22 21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工艺流程描述3
二、泄漏的主要形式
2.1 管口泄漏
泄漏范围
上管板
列管
2பைடு நூலகம்2 管板裂纹
管板泄漏
2.3 换热列管泄漏
列管腐蚀泄漏
换热列管大弯头泄漏
换热列管腐蚀,过热损坏情况
管内 分层、鼓泡
分层
分层
鼓泡
弯头裂纹
报 废 弯 头 的 截 面
弯头裂纹
三、泄漏原因分析
3.1 火管蒸发段泄漏原因分析
定期排污的目的是为了将锅炉内的沉淀物、水渣和腐蚀产物排 除掉,避免二次水垢和管路堵塞。定期排污的特点是时间短、 流量大,以便使沉淀物被高速流动的炉水带出。
连续排污也叫表面排污,将余热锅炉汽包中污染物浓缩倍率最 高的一部分炉水,连续不断地排出,使炉水指标保持规定的范 围内。炉水浓度最大的地方是汽包内水面下80~100mm厚的地方, 此处炉水蒸发面较大,污物容易浮集。连续排污选用节流阀, 并在前面再串联一个截止阀,作为排污全开或全闭之用。 每个 汽包具备各自的连续排污管道,分别引向排污扩容器,以免互 相干扰。连续排污量为锅炉给水的1%~3%,具体以保持锅炉水 质合格为准。
火管蒸发段泄漏引起换热列管腐蚀泄漏
火管蒸发段泄漏,导致换热列 管管道外壁堆积大量粉尘,及 H2S 腐蚀,粉尘在适当的温度 下自燃,导致换热列管碳化泄 漏。
外 壁
管 道 外
燃
壁
烧
粉
尘
碳
腐 蚀
化
管板泄漏的部位多集中在气 相空间的一侧,也说明管板裂纹 必然与气相空间有关。
南
陶瓷火管蒸发段管路布置图
西
25 24 23 22 21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26 25 24 23 22
21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余热锅炉中部有一个低压蒸汽过热器,界区来的204℃、1.6MPa(G)的饱 和蒸汽经过低压蒸汽过热器加热到400℃、1.6MPA作为气化剂供气化到岛使 用。
工艺流程描述2
在汽包上设置有连续排污和定期排污设施,不但可以排出水渣, 避免二次水垢,而且可以调节炉水中的各种离子的浓度,使含 盐量维持在标准范围内,以保证蒸汽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