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概论
12、社会行政:是依照行政程序,妥善利用各种资源,实施社会政策,以向有需要者提供社会服务的活动。社会行政的核心内涵是执行实施社会政策。
二、简答
1、社会工作者担当的角色
(1)服务提供者:这里的服务既包括提供心理咨询和意见咨询,也包括提供物质帮助和劳务服务。服务提供者是社会工作者的首要角色。
(2)支持者:社会工作者应该成为受助人积极反映的支持者、鼓励者,并应尽量创造条件受助人自立或自我发展。
(3)工作者援助共同制定出具体的目标。
(4)迈向目标,完成任务。
(5)结束。这是要回顾已取得的成就。
马提拉·金博格和她的同事的研究结果证明,这个模式对小目标、可行目标比对目标模糊的案例更有效。应用这个模式,社会工作者发现自己比以前少了内疚感,认识到自己能救助所有人、能解决各种各样问题的乌托邦式的想法是不现实的。
4、社会福利:是指同改善公民生活素质,促进社会发展与提高社会总体文明水平相关的一切物质、活动与相关服务。从狭义上讲,社会福利既是指国家或政府针对社会中有特殊需要的个人和群体提供的津贴、物质和社会服务。
5、《社会诊断》:玛丽·芮奇蒙于1917年发表。它采用医疗模式,认为贫穷是一种社会“疾病”,而友好访问员就是像内科医生一样的社会医师,运用“研究—诊断—治疗”的框架科学助人。它标志着个案工作专业化与学科化的开始。
(3)倡导者:在一定情况下,社会工作者应该成为受助者采取某种行为的倡导者,这里的倡导不是不顾受助者接受程度的强行推动
(4)管理者:社会工作者应该对社会工作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并对与助人相关的诸多资源、信息进行协调、安排和管理,以实现该过程的高效率,特别是不出现意外问题。
(5)资源获取者:为服务的顺利开展争取资源是社会工作者的重要责任。
7、行为主义流派的主要理论和应用
这是以行为心理学为基础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与心理分析学派和认知理论相似,它也认为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对服务对象的不是当行为进行治疗或矫正,但它不是应用心理分析或认知心理学而是应用行为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来完成这一任务。它认为心理分析及认知理论将关注的焦点放在难以观察、验证的内心世界上是一种不智之举,我们真正能观察到因而也能关心的只是个体的外显行为而已。他认为行为是个体对当前环境所做的反应,不适当的行为是个体对当前环境所做的不恰当的反应,社会工作就是要帮助服务对象学习和掌握恰当的反应模式。
社区提供的互助服务虽然不属专业社会工作,但在互助解困中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提供的服务是行政性的和半专业化的,随着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其专业化水平将有所增强,但仍带有行政性的色彩。专业社会服务将有一个明显的发展,民间社会服务机构将根据我国的社会状况以专业思想、专业方法和较高的服务水平发挥其影响力,并拉动整个社会服务向专业化方向成长。
社会工作概论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只是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这一定义指出社会工作的本质是一种助人活动,其特征是提供服务。
2、社会工作者:是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从事职业性社会服务的人员。
3、价值:社会工作中的价值概念属于哲学范畴。它是以人为本位的哲学理念,包含着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规定。它是对社会中的是非、善恶、真伪和美丑的一种判断或评价。
4、社会工作专业价值
根据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的国际的普遍性原则,结合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实际情况,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应包括敬业、接纳、自决、个别化合尊敬人。
敬业:是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工作专业和时间的根本态度,是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的基础
(2)接纳:作为一个积极地动词,接纳意味着接受、相信和尊重。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总是要同意其他人的价值或我们要放弃自己的价值去支持灵位某一个人的价值。
5、理论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的功能
(1)解释人的行为与社会过程,确定社会工作者即将要协助解决的问题的性质与原因。确定社会工作者将要帮助人们去解决的问题到底属于何种性质,它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等,是社会工作过程的首要环节。在这方面理论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根据其对行为与社会问题的性质与成因所做的解释,设定社会工作过程的工作目标。大多数社会工作理论都会以他们对人的行为、社会过程一集行为和社会问题的看法为基础,明确地或含蓄地告诉我们社回国工作过程的工作目标应该是什么。
(4)社会福利服务本身是一种有益的社会投资,有利于促进公民的人力资本的增加,同时对改善公民与政府的关系也有积极作用。
(5)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社会福利不仅会改善弱势人群的生活素质,提升社会总体的文明程度,而且社会福利服务本身也可以通过相互帮助的过程增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从而促进社会中利他主义精神的发展。
(2)通过预防问题保持社会秩序
社会问题的出现必然造成对社会秩序的冲击,社会工作者从预防问题的角度开展工作,不但是社会成员免遭痛苦,也避免了对社会秩序的冲击,从而社会处于持续稳定状态。
(3)通过实施和修订社会政策维持社会问
社会工作是在社会政策的框架下开展工作的,贯彻实施正确的社会政策可以促进社会团结。在社会政策不符合社会现实需要的情况下,社会工作者往往通过建议修改原有政策来追求社会公平,并在客观上达到真正维持社会秩序的效果。尽管这时社会工作者长扮演着原有政策批判者的角色,但从总体效果来看,社会工作者的行为是积极的。
9、自然小组:是以自然的方式而不是外部的推动力构成,往往是给予一些自然发生的事件、成员间的自然吸引等,通常没有组成的发起人。自然小组包括家庭、自由小组、友谊网络、街头伙伴和小集团。
10、封闭小组:从小组聚合的开始到结束,成员自由进出的程度较低,小组较少变动,增加新成员时也往往要经过现有成员的评审。
11、社区工作:是专业社会工作的一种基本方法,它以社区和社区居民为案主,通过发动和组织社区居民参与集体行动,确定社区的问题与需求,动员社区资源,通过发动和组织社区居民参与集体行动,确定社区的问题与需求,动员社区资源,争取外力协助,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或预防社会问题,调整或改善社会关系,减少社会冲突,培养自助、互助及自决的精神,加强社区的凝聚力,培养社区居民的民主参与意识和能力,发觉并培养社区的领导人才,以提高社区的社会福利水平,促进社区的进步。
(3)本土性社会工作的倚重。
我们把长期以来在我国实行的较为制度化的社会服务称为实际社会工作。在社会转型期,本土性社会工作仍将是主要的社会工作模式。
(4)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
社会需要的日益强烈和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为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条件。随着我国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的推进和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福利体制的建立,社会工作专业制度的建立将成为一种现实要求
(2)社会控制。矫治性、教育性、治疗性的小组工作,可以通过小组过程使其成员学习遵从适应社会需要的行为规范,培养起社会责任心,在社会生活中担当起积极而有用的社会角色。
(3)用集体的力量解决问题。在小组中,小组成员必须学习共同思考、团结协作、共同面对环境。这个过程机会增进小组成员与他人配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用团队的力量来共同解决问题。
8、社会系统理论流派的主要理论和应用
这是以一般系统论及结构功能主义等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它把人与生活环境看作是由功能上相互依赖的各种元素所组成的系统整体;协调或均衡是该系统运行于维持的基本条件,也即是个体生存与发展所必须的基本条件。当这个条件得不到满足,即系统内部的各个子系统或各个元素之间不能有效配合、相互协调时,系统均衡就会受到破坏,个体的生存与发展就会出现问题。社会工作的基本任务就是要帮助恢复各个子系统或元素之间的均衡关系,使他们能够重新有效配合、相互协调。
(3)自决:就是提醒社会工作者要尊重案主的自我选择和自我决定的权利。自决必须有两个前提:第一,当事人绝对清醒,有自觉的意志和能力;第二,自决的方向和后果对当事人绝对无害。
(4)个别化:个别化是一种分别逐一对待的方法,体现了社会工作价值。它把每一个人看作是唯一的、不同的实体,应该受到不同的对待。
(5)尊敬人:社会工作的三种价值,即个性化、自决和接纳都是和尊敬人有关的,事实上它们是从尊敬人这个基本价值推导出来的。
(6)政策影响人:社会工作者应该将其工作经验反馈给政策制定人,以避免社会问题的再次发生或减缓社会问题。
2、社会工作维持社会秩序的方式题
(1)通过解决社会问题维持社会秩序
社会问题是由于人与环境关系失调而危机人们的正常生活的现象。社会工作通过帮助人们解决问题不但可以使当事人过上正常生活,而且可以从更深层次上消除社会不安定因素,从而达到维持社会秩序的效果。
必须指出,行为主义个案工作的技巧有很多,但其原理都是上述四种学习形态,工作者可以根据案主的具体情况设计出行为改变的计划和技巧。
13、小组工作的功能(必考)
(1)影响个人发生转变。人是依赖群体经验成长和发展的。当人出现生存能力的各种问题或心理行为有偏差时,通过小组过程,可以恢复人的原有能力,达到社会化。包括价值观念、态度及行为发生转变,改善人际关系,促进个人成长。
9、社会福利的功能
(1)社会福利通过资源分配与再分配来改善公民的收入分布,从而减轻公民之间的不平等,促进社会平等目标的实现。
(2)社会福利作为一种社会控制与社会发展的手段,可以通过资金与社会服务,促进解决社会问题并改善社会关系,提升人的社会功能。
(3)作为社会福利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工作专业发挥着解决个人、家庭、社区以及社会问题的作用,为有需要的公民提供专业化的社会服务,有利于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
3、转型期我国社会工作的提供模式
(1)不同模式并存。
政府通过企事业单位继续承担一定的社会保障责任,并依靠社会政策解决重大社会问题。家庭将继续承担自我保障的职能,并表现出更强的主动性。社区将承担互助功能,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帮助。社会福利机构将逐渐成长,并在社会服务方面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不同专业水平的服务并存。
(4)再社会化。小组工作通过帮助成员建立适应社会需要的新价值观、新知识、新技巧,来改变小组成员的行为,使他们成为更适应社会生活的积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