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道路勘测设计选线与总体设计

道路勘测设计选线与总体设计


①树立生态设计思想;
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 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
生态设计最深层的含义就是进行生物多样性设计,利用 边缘效应建立生物自维持体系,其核心是促进系统之间的协 调发展。生态设计重视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摒 弃了掠夺式开发的弊病,达到人与自然共生的理想。
坚持系统论的思想,树立全寿命周期成本的 理念。
公路建设是一个多目标的决策问题,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 统,以公路几何设计为例,设计目标包括美学、经济、环 保、功能、安全和交通质量(交通容量)等六个方面,这 些目标有时是矛盾和相互冲突的。此外,人、车、路因素直 接或间接地影响诸如路网、横断面、平面线形、纵断面线形、 视距、三维线形等设计问题。因此,公路建设受社会、经济、 自然等因素的影响,系统内部某一方面最优(将某一目标最 大化)并不能实现整个系统最优的目的。公路建设应统筹考 虑规划、建设、养护、运营的全过程,系统解决工程结构的 耐久性、抗疲劳性,人车行驶的安全性,养护维护的可行性, 防灾减灾的有效性,以及环境景观的协调性等问题。树立全 寿命周期成本的理念,就是坚持系统论的思想,在可能条件 下,宁可先期投入大一些,也要减少后期养护费用,延长使 用寿命,减少交通干扰,改善社会影响。
与水系又进一步造成水土流失的恶性循环。
(3)第三阶段(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至今)
这个时期国家采取了扩大内需的积极的财政 政策,以推动国民经济快速,稳步的增长,扩大 内需行之有效的措施是大规模启动基础建设项目, 这给公路建设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加之交 通增长对公路建设的强烈要求,修建高速公路成 了公路建设的主旋律。这个时期技术标准与工程 造价之间矛盾已不突出,公路设计理念强调“安 全、快速、环保、美观”。
这一阶段,制约公路设计方案的首要因素是建 设投资,因此,形成了“设计的公路应该是经济 的”公路设计理念。
建设方案较多集中于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工 程造价这个问题上,造价是选择技术标准、确定 路线方案及工程方案的决定性因素。为节省费用, 设计中,桥涵,隧道,挡墙,护面墙等人工构造 物尽量少做,而以高填深挖多做土方代替。当时 道路等级低,对公路的运行要求也低,以人工为 主的修筑方式满足了这个时期的要求,同时也比 较经济,而从人和自然环境的角度考虑的很少。
具体表现在追求高标准,强调线形的舒展平顺,平纵组合 协调合理,同时达到行车舒适,视觉良好的效果。
这个时期的公路建设主要强调使用公路者的利益,设计 者仍然没有摆脱计划经济时期的以经济为主的思维模式, 具体表现是较少考虑公路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及环境保 护问题,这样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便逐渐凸现 出来,高填、深挖常常诱发地质病害,被破坏的原有植被
坚持人与自然相和谐,树立尊重自然、保护环 境的理念;
在公路建设过程中,要尊重自然规律,建立和 维护人与自然相对平衡的关系,倍加爱护和保护自 然;要树立“不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的理念,坚 持最大限度地保护、最小程度地破坏、最强力度地 恢复,使工程建设顺应自然、融入自然;要把工程 防护与生态防护结合起来,把设计作为改善环境的 促进因素,摒弃先破坏、后恢复的陋习,实现环境 保护与公路建设并举、公路发展与自然环境相和谐, 努力建成环保之路、景观之路、生态之路。
连续的线形和足够的行车视距是保证行车安 全和舒适的必要条件,清楚明了的交通标志标线 对驾驶员能起到一定的行为诱导作用。在线形指 标比较低的路段,如急弯陡坡,应设置避险车道, 防护墙或护栏,使驾驶员有一定的安全感和心里 上的安慰。
(2)非机动车、行人的角度考虑
提高对行人和自行车现存问题及他们的需求的认识; 提高设计水平,如何用最好的设计和设施来满足行人和自 行车人群的要求;提供相应的政策,法规来为行人和自行 车人群的利益服务。
③ 公路建设在扩大总规模的同时,重点加强了质量,高 等级公路迅速发展,公路基础设施的总体技术水平得到提 高;
④ 公路建设资金来源趋于多元化,提高养路费征收标准、 开征车辆购置附加费、允许高等级公路收费还贷等政策的 出台,保证了公路建设资金的来源。
这一时期,公路建设由以前的“以通为主”向“提高 公路的快速性”转变,主要任务是提高公路等级、质量和 通行能力,高速公路开始建设,以满足国民经济对公路交 通的需求。公路设计的理念是“快速、安全、经济、舒 适” 。
2、路线带选择:在路线基本走向选定的基础上,按地
形、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选定出一些细部控制点,连接 这些控制点,即构成路线带,也称路线布局。
3、具体定线:根据技术标准和路线方案,结合有关条
件,在有利的路线带内进行平、纵、横综合设计,具体定 出公路中线的工作。
第二节 选线新理念与总体设计
一、公路设计新理念
③坚持可持续发展,树立节约资源的理念;
④坚持质量第一,树立让公众满意的理念;
⑤坚持合理选用技术指标,树立设计创作的理念;
⑥坚持系统论的思想,树立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Fra bibliotek立安全至上的理念;
以人为本的内涵:根据公路的服务对象和设计 的特点,我们认为“以人为本”就是设计的主题要 关注人、关注人类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关爱弱 者。以人为本不是人本主义,不能把人看作只有生 理需求的自然人。应该主要以人的社会属性为本。
根据上述观点,我们把公路设计中关注的人分 为三类,一类是公路的服务对象-驾驶员(包括非 机动车驾驶员),另一类是行人,第三类是旅客和 沿线的公众。设计者要做到对这三类人的关注,首 先应该明确人的行为特征及其对公路的要求或者期 望。
设计中如何做到“以人为本”
(1)驾驶员的角度考虑
设计人员在设计时,要站在驾驶员的立场, 换位思考。指标的确定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安全的 前提下,尽量的和驾驶员的期望值相一致,想驾 驶员所想,使驾驶员连续且方便进行驾驶操作, 降低驾驶员的工作强度。
③师法自然,和谐统一
道路景观的设计最大程度的模仿自然,减小 人为的痕迹。路线方案的选择应与周围的地形相 一致,使整个路线和周围的环境相协调。边坡的 防护方式,互通式立交的绿化栽植,绿化植被物 种的选择,标志和护栏材料的选择等方面都应体 现对周围自然环境的尊重和模拟。这样做也使的 环保、美观、和经济间的可以相互协调。
1、 设计理念
理念是人们对于某一事物或现象的理性认识、理想追 求及其所形成的观念体系。
通过理性的观察、理性的体验、理性的思考,得出理 性的认识,提出理性的概念、见解或说法。
2、公路设计理念
公路设计理念就是设计者对于公路设计活动的理性认 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设计思想观念和设计哲学观点, 是设计者在长期的工程实践、思维活动和交流中形成的社 会价值取向与追求,是具有相对稳定性、延续性和指向性 的设计认识、理性的观念体系。
坚持可持续发展,树立节约资源的理念;
可持续发展观视人类社会是自然、经济、社 会的复合体,其核心思想是人口、经济、社会、 资源和生态环境等要相互协调、和谐发展,实现 良性循环,而不能顾此失彼。可持续发展包括生 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它们之间相互关 联而不可分割。生态持续是基础,经济持续是条 件,社会持续是目的。
(2)第二个阶段(改革开放后至九十年代中期)
这个时期我国处于全面建设阶段。经济开始步入持续、 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综合实力日趋强盛,公路基础设 施建设发生历史性转变,主要表现在:
① 公路建设得到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重视,公路建设 的重要性逐步为全社会所认识;
② 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开始有计划的全国公路基础设 施建设,明确了全国干线公路网布局;
可持续发展要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与资源和 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环 境,包括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 命支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保证以持续的方 式使用可再生资源,使人类的发展保持在地球承 载能力之内。
坚持合理选用技术指标,树立设计创作的 理念;
灵活运用技术指标(灵活性设计)是要设计者 充分发挥创作精神,进行灵活设计,满足道路功能、 安全要求,协调经济、环境、美观、文物古迹和其 他资源的关系。
一、道路选线的一般原则
1、在路线设计的各个阶段,运用各种先进手段 对路线方案做深入、细致的研究,在多方案论证、 比选的基础上,选定最优路线方案。
2、路线设计应在保证行车安全、舒适、快捷的 前提下,使工程量小、造价低、营运费用省、效益 好,并有利于施工和养护。
3、选线应同农田基本建设相配合,做到少占田 地,并应尽量不占高产田、经济作物田和经济林园 (如橡胶林、茶林、果园)等。
第六章 选线与总体设计
第一节 概 述
选线——是根据路线基本走向和技术标准,结合
地形、地质条件,考虑安全、环保、土地利用和 施工条件,以及经济等因素,通过全面比较,选 定路线中线的全过程。 选线是公路建设的基础工作。为了保证选线 和勘测设计质量,必须全面考虑,由粗到细,由 轮廓到具体,逐步深入,分阶段、分步骤分析比 较,进行多方案比选,才能定出合理的路线。
灵活运用技术指标并非创造一个新的指标,而 是对现有规范指标的灵活运用。灵活运用技术指标 要求设计者准确理解各个指标规定的内涵和前提, 避免在设计工作中形成所谓“设计就是规范(或标 准)加计算和绘图”的倾向。
灵活运用技术指标要防止两种倾向
第一种倾向是,认为标准越高越好越安全。当前,一
些设计者在理解标准规范的本质上,认为标准和技术指标 是越高越好越安全;在适用标准规范上,往往是生搬硬套, 不考虑实际需要。设计者应当消除这种倾向,防止不顾环 境承受力,不计造价盲目追求高标准高指标的现象。
上述选线原则,对各级道路都是适用的。但在
掌握这些原则上,不同等级的道路,会有不同的侧 重。
二、选线的方法和步骤
1、路线方案选择:主要解决起、终点间路线基本走向
问题。通常先在小比例尺(1:2.5万~1:10万)地形图上从 较大面积范围内找出各种可能的方案,收集各可能的方案 有关资料,进行初步评选,确定几条有进一步比较价值的 方案;然后进行现场勘察,通过多方案的比选得出一个最 佳方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