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章 钙镁硫营养与施肥 讲

第五章 钙镁硫营养与施肥 讲

最佳生长介质Ca2+浓度: 黑麦草2.5µ mol/L,番茄100µ mol/L 最佳生长时期植株含钙量:黑麦草0.7mg/g,番茄12.9mg/g。 一般认为,在土壤交换性钙的含量 >10 µ mol/kg 时,作物不 会缺钙。
*(二)缺钙症状



1、植物生长受阻,植株矮小,节间较短,组 织柔软。 2、幼嫩分生组织首先出现缺素症,易腐烂死 亡 3、幼叶难以抽出,卷曲畸形,叶缘开始变黄 并逐渐坏死。

2、作物种类
需硫量: 较高:结球甘蓝、花椰菜、四季萝卜、大葱等 中等:豆科作物,棉花、烟草 低:油菜、甘蔗、花生、大豆、菜豆

N/S临界值:禾本科14:1;豆科:17:1
3、降水和灌溉

钙镁硫很少单独施用,一般配合施用氮磷
钾肥,常用的氮磷钾肥中通常含有大量的 硫,城区污染空气也提供一定的硫。
施用方法:
第五章
植物的钙镁硫营养与施肥 植物的钙营养与钙肥
植物的镁营养与镁肥 植物的硫营养与硫肥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在植物体内含量 低于碳、氢、氧、氮、钾, 高于铜、锌、铁、锰、硼、钼、氯 又称中量元素。
第一节 植物的钙营养与钙肥
一、钙的营养作用 (一)含量与分布 植物体内含钙量:0.1%-5%。 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 豆科作物>禾谷类作物。 老叶>嫩叶,茎叶>籽粒。
NADP+ 或Fdox
NADPH+H+ 或Fdred
硫氧还蛋白的还原与蛋白质二硫键的氧化示意图
e-
-S
S
S-
Fe -S S
Fe
S-
e-
NADP+(光合作用) 亚硝酸还原酶 硫酸还原酶 N2还原
铁氧还蛋白中Fe-S结合形式及其在其它代谢中的功能
铁氧还蛋白是一种重要的含硫化合物,它既能在光合 作用的暗反应中参与氮的还原,也能在硫酸盐还原和谷氨 酸的合成过程中起中要作用
草坪植物不易缺钙 原因:草坪草多数为禾本科植物,
对钙的需求量小,植物根系发达, 吸钙能力强
二、钙肥种类及施用
(一)生石灰
CaO: 石灰石烧制:含CaO90%-96% 强碱性,是酸性土壤的改良剂, 还有杀虫,灭草,消毒等功能。 白云石烧制: CaO55%-85%
(二)熟石灰
Ca(OH)2:
存在形式与分布:
形式:游离钙或草酸钙、碳酸钙等
化合态存在
分布:液泡、细胞壁、叶绿体以及
内质网膜系统
细胞壁
质膜 细胞质
液泡
内质网
中胶层
两个相邻细胞和细胞内Ca2+( )的分布图
**(二)钙的营养作用
1、稳固细胞壁

与果胶酸在中胶层形成果胶酸钙,联结细胞
苹果果实贮藏组织中,结合在细胞壁上的钙可高达总钙 量的90%。
活化RNA聚合酶也需要镁。
20
A 100
B Mg
Mg Mg
10
Mg Mg
50
Mg
0
8
16
24
0
8
16
24
时间(h) 在悬液培养中供镁对(A) RNA和(B)蛋白质合成的影响
3、活化和调节酶促反应


镁可以活化乙酸硫激酶,使乙酸、ATP和辅酶A 形成乙酰辅酶A,参与脂肪代谢。 磷酸化酶、葡萄糖激酶、果糖激酶、烯醇化酶均 需镁活化。 镁在ATP或ADP的焦磷酸盐结构和酶分子之间 形成一个桥梁,大多数酶的底物是Mg-ATP;

碱土上施石膏,可供硫且改碱。 石膏可作基肥也可作追肥,追施宜早不宜迟。

均匀混合、深翻、密切排灌
第二节 植物的镁营养与镁肥
一、镁的营养作用
(一)镁在植物体内的含量和分布 ♦ 含量:0.05%-0.7%, ♦ 豆科作物>禾本科植物(2-3倍); ♦ 种子> 茎叶> 根系。
正常成熟叶片中的分布: 10%:叶绿素a和叶绿素b, 75%:核糖体, 15%:游离态或结合在各种镁可活化的酶或 细胞的阳离子结合部位上。
2、参与氧化还原反应

胱氨酸-半胱氨酸氧化还原体系和谷胱甘肽氧化还 原体系
还原为半胱氨酸)。
(氧化条件下,两个半胱氨酸氧化形成胱氨酸;还原条件下,
硫氧还蛋白能够还原肽链间和肽链中的二 硫键,使许多酶和叶绿体耦联因子活化。
PS2 SH SH
蛋白质二硫键 还原作用
P(SH)2 S S
硫氧还蛋白 还原酶
作物条件:
豆科作物,块根、茎类作物、烟草等需
镁多,果树如柑桔、葡萄、柿子、苹果 易缺镁,施镁有效。
施用方法:


硫酸镁基施,12.5-15kg/666.7m2。 根外追肥,硫酸镁溶液的浓度1%-2 %。大田7-10天/次,连喷数次。 中和碱性土壤上施用氯化镁和硫酸镁 效果好。
第三节
第三节 植物硫营养与硫肥
硫肥的合理施用
1、土壤条件 临界值:10-16mg/kg

常见缺硫土壤: 1)母岩为花岗岩、砂岩、河流冲积物的质地轻的土壤 2)低温、长期淹水,山区冷浸田 3)硫肥施用量少山区和边远山区

pH值:酸性土壤铁、铝氧化物吸附降低有效 性,酸性土壤施用石灰增加有效性 通气性:淹水会产生毒害,生成FeS消除
(四)钙肥的合理施用
施用: 因土壤性质、作物种类、施肥方法 等因素而影响用量 土壤代换量: 代换量大、钙饱和度高的土壤不易缺钙。 一般来讲,土壤交换性钙>10mmol/kg,植物 不缺钙。


作物种类: ♦ 耐酸性强的甘薯、马铃薯、荞麦、烟 草、少施。 ♦ 苹果、大白菜、番茄易表现出缺钙病, 应重施。 ♦ 茶树为典型耐酸植物,施石灰生长差。 石灰施用方法一般为撒施翻耕,也可用0.3% -0.5%的硝酸钙喷施。
黄豆施硫
S
小麦-有硫和无硫
S
油菜-叶片呈怀状向内,叶背变红
S
结球甘蓝-叶片变形,叶片带紫红色
S
油菜缺硫:叶片变形类与施用
常用硫肥 含硫量% 主要成分 石膏 18.6 CaSO4· 2H2O 硫酸铵 24.2 (NH4)2SO4 硫酸钾 17.6 K2SO4 硫酸镁 13 MgSO4· 7H2O 青(绿)矾 11.5 FeSO4· 7H2O 硫磺 95-99 S
♣又叫消石灰,生石灰加水吸湿而成。 ♣主要性质: 易溶,强碱性,中和酸性能力强
(三)其他含钙肥料



硝酸钙(19.4%)、氯化钙(53%)、 石膏(22.3%),普钙(18~21%), 重钙(12~14%), 钙镁磷肥(18~21%), 钢渣磷肥(25~35%), 磷矿粉(20~35%), 偏磷酸钙(18~19%), 窑灰钾肥(25~28%), 碳酸钙
蛋白酶
镁联结酶蛋白与ATP的图示
**(三)作物缺镁症状
1、老叶先失绿,叶脉仍保持绿色, 形成网状脉纹; 2、植株矮小,生长缓慢、根冠比下降 3、禾本科植物缺镁时,叶基部叶绿素积累出现 暗绿色斑点,严重缺镁时,叶尖出现坏死斑点。
胡椒缺镁
苹果缺镁
二、镁肥的种类与施用
(一)镁肥的种类
可溶性:硫酸镁、氯化镁、硝酸镁、氧化镁、 钾镁肥等 微溶性:白云石、菱镁矿、钙镁磷肥、光卤 石、磷酸镁铵 不溶性:硅酸镁 其他:螯合镁,有机肥、海水等

1、叶绿素合成与光 合作用 叶绿素a、b含镁约 2.7%,占叶片总镁 的10%。
参与CO2同化 影响光合磷酸化和羧化反应 如:叶绿体基质中RUBP羧化酶活性完全取决于pH
值和Mg浓度,促进CO2同化,有利于糖和淀粉的合成
植物缺镁,叶片失绿,光合作用受阻
2、稳定核糖体,促进蛋白质合成

镁离子是作为核糖体亚单位连接的桥梁元 素,保证核糖体结构的稳定,为蛋白质合 成提供场所。 (叶片中约75%的Mg)
常见病例有:

辣椒和番茄的脐腐病 甘蓝、白菜焦叶病 胡萝卜空心病 苹果水心病、苦陷病 芹菜黑心病
Ca2+的运输与蒸腾作用紧密相关,水分和钙的 运输呈现明显的昼夜节律性变化,也决定了钙在 植物体内的运输具有单向性。 在北方富钙的石灰性土壤上植物也会出现生 理性缺钙。
草坪植物与钙



细胞壁中有丰富的钙结合位点,跨质膜运输受阻,几乎完 全依赖质外体运输。 中胶层与原生质膜外侧:粘结细胞、调节透性及相关生理 过程 缺钙:细胞壁和中胶层变软、解体 苹果粉斑病、水心病、腐心病;抗性减弱、裂果。
在植物细胞中,钙主要存在于细胞壁上 细胞壁
质膜 细胞质 液泡 内质网 中胶层 两个相邻细胞和细胞内Ca2+的分布图
一、植物的硫营养
(一)含量和分布 含量:0.2%-1.1%。
十字花科植物>豆科、百合科>禾本科

存在形式:SO42-及含硫的有机化合物

分布:开花前集中于叶片,成熟时向其它器 官转移。
**(二)硫的营养作用
1、蛋白质和酶的组成元素
含硫氨基酸:胱氨酸、半胱氨酸和蛋氨酸
稳定蛋白质结构:二硫键
酶的成分:苹果酸脱氢酶、a-酮戊二酸脱 氢酶、脂肪酶、磷酸化酶等。
一般认为,当植物的硫含量(干重) 低于0.2%时,植物会出现缺硫症状。
不同植物缺硫症状——
豆科植物对缺硫敏感, 苜蓿 : 叶呈淡黄绿色,小叶比正常叶更直立,茎 变红,分枝少;
四季萝卜:土壤硫营养状况的指示植物;
玉米早期新叶上部叶脉间黄化,后期缺硫叶缘变 红,直到整个叶面、茎基部也变红。 禾谷类:籽粒半胱氨酸含量下降,面粉烘烤质量降低

常用镁肥

含镁量%
9.7 16.4 25.6 55.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