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幼儿优良个性的培养
摘要:优良的个性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
古往今来,任何一个成功者,无一不是在优良个性的支配下,百折不挠才取得了事业的成功。
良好的个性需要从幼儿开始培养。
本文对幼儿园培养优良个性的方法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幼儿;教育;优良个性;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4-0270-01
优良的个性是孩子们未来发展与成功的基本条件,优良个性的形成与幼儿阶段的培养有直接关系。
因此,幼儿园必须注重对幼儿的个性发展进行科学的培养,使孩子们学会交往,学会合作,逐渐养成开朗的性格与良好的个性品质,为他们将来走入学校,适应快节奏的学校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实践中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1.培养幼儿优良个性意义
个性意识倾向性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也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
所谓活跃主要表现为对认识和活动对象的趋向性和选择性上,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
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如举止文雅、讲究礼貌、诚实机敏、愉快开朗等。
但由于种种原因,孩子的个性发展却常与父母的愿望不相一致,甚至父母费尽心机,孩子的脾气禀性却越来越坏。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人的个性是在长期的生活中逐渐形成的,而婴幼儿时期是个性培养的关键阶段。
”秧好一
半禾”,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婴幼儿好比是刚播种下的秧苗,这个阶段的个性培养对一生有重要的影响。
家长要通过有意识的引导,使孩子显示出自己良好的个性来。
2.培养幼儿个性的方法
2.1创设良好的成长情境,培养幼儿的开朗性格。
良好的生活环境和丰富多彩的生活能促进幼儿喜欢集体生活的情感。
由于幼儿初次离开家庭走进一个陌生的环境,有的孩子会因为不熟悉环境而害怕,还有的孩子会因为性格上的问题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
老师要抓住有利的时机,在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的过程中,对幼儿进行良好个性的培养。
例如:(1)我们经常在活动区里投放一些幼儿喜欢玩儿的玩具,幼儿之间通过玩儿玩具,学习交往,学习合作,不断提高交往能力和分享合作的愉快。
(2)通过引导幼儿在自然角里培育植物,孩子们会在每天为植物浇水的过程中增强责任感和求知欲。
(3)通过鼓励幼儿饲养小动物,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热爱小动物的情感。
(4)在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们把课堂搬到户外,让孩子们在看”迎春花吹喇叭”、看”柳姑娘的长辫子”、”欢迎小燕子回家”的快乐中学习”小草醒了”等美好诗句,这满足了孩子们的好奇心,扩大了孩子们的眼界,幼儿开朗的性格被逐渐的激活起来。
孩子们在玩儿中学,在学中乐,在乐中愉悦了情绪,在愉悦中健康了自己的心理。
2.2克服溺爱
2.2.1要坚持”教育爱”,升华”血缘爱”。
所谓”教育爱”就
是讲究爱的原则,爱的方法和爱的态度。
该满足孩子的则给予满足,不该满足的,坚决不予满足。
这是一种理智的爱,讲究爱的”双向性”,即大人爱孩子,孩子也要爱大人。
所谓”血缘爱”只是为了满足亲人心理需要的爱,它不讲爱的原则、方法和爱的态度,主要设法满足孩子物质生活的需要和欲望,是一种水往下流的”单向”的爱。
这种爱虽不失父母的牺牲精神,但毕竟是朴素的、低级的、有待升华的爱,父母爱孩子绝不能停留在这个水平上。
2.2.2生活中要讲究爱态。
父母在生活中要经常保持愉快、平静、严肃、认真的情绪和态度去对待孩子、爱孩子,就会克服溺爱的苗头。
孩子对父母的爱态有极其敏锐的反应和适应性,这种反应足以调整孩子的整个情绪和行为。
你伤心,他哭泣;你生气,他畏惧;你恬静,他愉悦;你严肃,他认真;你快乐,他高兴;你迁就,他任性;你依从,他吵闹。
因此,生活中讲究爱态,是克服溺爱的一个有效方法。
2.2.3要事先有约,共同遵守。
带孩子出去玩或逛商店,要事先和孩子讲清一些要求,让孩子和大人一起遵守,这样可以防止孩子看见什么要什么的念头产生。
2.2.4 让孩子学会做自己能够做的事。
父母一定要狠下心来,让孩子学会做自己能够做的事,如清理书包、玩具,自己穿衣、穿鞋、吃饭、喝水等,还能帮大人做一点家务事,帮老人拿一些生活用品等。
3.给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
教师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是他们最直接的模仿对象,教师的言谈举止都有意无意地影响着幼儿,他们通过观察不加选择地模仿教师的一举一动。
《教育漫话》中写到”幼小时所得的印象,哪怕是极微小,小到几乎觉察不出,都有着极重大长久的影响。
”因此教师的言谈举止,对幼儿性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有一次我在削苹果的时候,食指不小心划了一道小口,有小朋友见我的手指流着鲜血,忙问:”老师,痛吗?”我笑着答到:”不痛,这个小伤口包一片创口贴就行了”。
一个调皮的孩子忙补充:”老师是个勇敢的孩子”。
后来有一个小朋友午餐后服药,当我打开药包取出药片时,她告诉我:”老师,不用把药片弄碎,我自己嚼就好。
”我用惊讶的眼光问她:”药片的味道很苦,你不怕吗?”她自信又得意的回答:”不怕,老师是个勇敢的孩子,我也是个勇敢的孩子。
”可见,教师一定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才能给幼儿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4.建立”大带小”的活动制度
在按年龄分班的幼儿园中,幼儿普遍缺乏与不同年龄段的小伙伴交往的机会,建立”大带小”的活动制度可以弥补这一缺陷。
为他们营造轻松活泼的活动氛围,让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有共同生活、共同游戏的机会对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很有好处。
如:共同进餐、共同游戏等。
事实上,儿童跟儿童相处比儿童跟大人相处要来得容易些,他们有共同爱好,共同语言,更容易打成一片。
通过做游戏,玩玩具,他们学会配合、协作和分享。
在活动过程中,增强了大班
幼儿的成就感、自信心和爱护小班幼儿的优良品质,同时也培养了小班幼儿坚强勇敢、互助互爱、与人相处的良好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