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庆轻轨施工组织设计

重庆轻轨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一、编制依据㈠编制围市轻轨较新线一期工程曾家岩至牛角沱大跨桥段车站结构物及区间工程,起讫桩号为DK3+626.449~DK4+979.249,全长1.3528Km。

施工容为招标围的桥墩、牛角沱车站主体工程及综合接地人行通道、39+3×60+39M连续刚构桥。

㈡编制依据1、市轻轨较新线一期工程曾家岩至牛角沱大跨桥段车站结构物及区间工程招标文书、施工设计图、标前会议纪要及补遗书等。

2、施工现场踏勘及调查情况。

3、我单位现有的技术水平以及可调动的施工队伍和机械设备。

4、我单位近年来施工类似工程积累的施工经验、科研成果。

5、交通部颁发的《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GB50299-99、《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GB50308-99、《铁路桥涵施工规》TBJ203-99、《轻轨较新线一期工程建安工程施工测量技术管理规定》、《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GBJ202-83、《轻轨较新线一期工程建安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GBJ201-2000。

㈢编制原则1、确保工期的原则根据招标文件中要求的工期编制本工程的施工计划,并以此为前提配备施工队伍、机械设备、劳动力、材料等,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

2、优化施工案的原则格遵照业主招标文件中的要求,结合本标段的实际情况,优化施工案。

积极推进技术与管理创新,确保工程质量,确保施工安全,努力降低工程成本;3、均衡生产,突出重点的原则根据本标段工程的特点,在合理安排工期,搞好工序衔接的前提下,重点工程在施工组织上优先安排,在现场管理、施工技术和物资材料供应面重点保障,其他工程采取均衡施工的原则,科学组织施工。

4、统筹兼顾,合理安排的原则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和施工场地,优化施工案,正确处理施工建设与环境保护和交通畅通的关系,减少施工对当地交通以及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认真保护当地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抓好标准化管理,搞好安全文明施工,树立企业良好形象。

5、因地制宜灵活机动的原则针对该标段的工程特点,从实际出发,采取相应的施工措施,合理组织施工,优化施工队伍的配置,延长工作时间,保持高峰施工状态,临时工程、临时设施的设置尽量利用既有设施和规划用地,尽量与永久性工程相结合,减少施工投入,尽量兼顾当地群众利益,不占或少占城市道路和绿地。

6、专业化施工原则各分项工程均投入专业化队伍施工,以确保工期和质量。

7、确保施工安全的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案和工艺安全措施,定人定岗定职责,确保施工安全和人身安全,做到万无一失。

二、工程概况及其特点㈠工程位置轻轨较新线是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定的西部开发的十大基础设施项目之一。

它的建成对改善居民出行条件,促进及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改善城市环境减少污染都具有重要意义。

曾家岩至牛角沱大跨桥段高架车站及区间工程是市较新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位于市渝中区曾家岩至牛角沱大跨桥。

㈡工程简况本工程施工容包括三大部分:1、曾家岩~牛角沱区间里程桩号DK3+626.499(不含本墩)~DK4+544.749,线路长918.3米,本区间为高架桥,共计54个桥墩(含基础、墩身、盖梁及支左、垫和所有预埋件)。

2、牛角沱车站主体结构(包括站台楼板,但不含车站轻钢屋盖、门窗、填充墙及装饰工程)、综合接地及人行通道。

牛角沱车站为三层高架侧式车站,建筑面积约4076.9平米,车站起点墩桩中心线里程为DK4+544.749~DK4+664.749。

3、39+3×60+39米连续刚构桥(单箱单室结构),里程为DK4+664.749~DK4+979.249(含本墩),共计有8个桥墩(含1个T型墩、1个门型墩)。

㈢主要工程数量本工程主要工程数量如下表所示:㈣沿线自然地理特征1、地形、地貌本工程曾家岩站至牛角沱站区间线路,沿嘉陵江滨江路行进。

K3+589.7~K4+133段为滨江路填筑区段,地表平缓;K4+~K4+510为滨江路高架桥与嘉陵江南桥头交叉段,桥下地表为江边岸坡阶地地貌,沿纵向较平缓、外侧临江斜坡由南往北倾斜;K4+510~K4+979段位于嘉陵江河谷南东岸岸坡中下部,岸坡坡向北西,顺坡向冲沟发育。

本工程地处在城市居民生活密集区,地形人工改造较大,在冲沟的原始地貌上堆积有较厚的填土,其余围表层土层薄,线路左侧岩出露好。

2、气象根据市气象局1951年~1992年间的气象观测资料,全线所在地区总的气象特征具有空气湿润,春旱夏长,冬暖多雾,秋雨连绵的特点。

气温:多年平均气温18.3℃,月平均最高气温28.1℃(8月),月最低气温5.7℃(1月);日最高气温42.2℃,日最低气温-1.8℃.降水量:多年平均降水量1082.6mm左右,降雨多集中在5-9月。

湿度: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9%左右,绝对湿度17.7hpa左右;风:全年主要风向向北,全年平均风速为 1.3m/s左右,最大风速26.7m/s。

3、工程、水文地质本段线路在地质构造上属川东南弧形构造带龙洞背斜西翼近轴部地带,本段线路在地质构造上属川东南弧形构造带龙洞背斜西翼近轴部地带,岩层产状:倾向175°~200°,倾角4°~12°。

由钻岩芯状况判断,岩体整体性较好。

场地地层主要由第四系全新统人工素填土、冲积砂粘土和下伏中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砂岩,砂质泥岩构成。

嘉陵江牛角沱段最枯水位为157.83m,常年洪水位186.74m,全年水位变化规律:2~4月是最低水位期,7~9月是最高洪水期,至10月下旬逐渐回落。

洪峰频率为5~8次,过程7~20天,洪水时最大表面流速是5m/s。

枯水期为11月至次年4月,约160天,枯水时表面流速是1~2m/s。

㈤工程特点本工程具有工程量大、工期紧,施工时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施工区域地处市区,由于受城建及地形限制,施工场地狭窄,各种临时设施布设困难;大部分工程位于既有道路,行车对施工干扰较大,居民生活及城市环保对工程施工的要求较高;同时城市轻轨工程及悬灌梁施工工艺复杂,技术含量高。

三、施工管理案㈠施工管理目标1、安全管理目标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认真落实安全管理制度,消灭由于施工原因引起的一切安全事故,杜绝重伤以上人员伤亡事故,杜绝重大交通事故、重大火灾和重伤以上事故。

年重伤率控制在0.6‰以。

2、质量管理目标本工程施工时响应招标文件要求,依照、铁道部及市轻轨工程现行的有关技术标准、规、规程等,高起点、高标准、要求,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100%,优良率达95%以上,工程质量达到优良标准,满足业主对本项工程的各项具体要求,并确保省部级优质工程,争创优质工程。

3、工期目标我单位对本工程非常重视,如我单位中标,将投入充分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利用我单位施工类似工程成熟的施工技术,并在工程施工中不断地优化施工案,采取网络计划进行工期管理,保证在招标文件要求工期的工期全部完成本合同工程施工,并力争提前完成。

㈡施工组织机构为保证本工程的顺利实施,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我单位将按照职能明确、精干实效、运转灵活、指挥有力的原则组建项目管理组织机构,成立“曾家岩至牛角沱大跨桥段轻轨工程项目经理部”。

配备业务能力强、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按照项目法全面负责本工程的组织实施。

项目经理部设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总工程师、安全长各1人,下设“四科三室”(施工技术科、计划财务科、安全质监科、物资设备科、调度室、中心试验室、综合办公室)共7个职能部室,项目经理部下属设立4个施工队负责本工程的具体施工及劳务管理。

具体组织机构详见“本合同工程组织机构框图”㈢施工管理职责1、项目经理部的主要责任和权利⑴施工质量实施项目法人终身责任制。

本工程将作为我单位的重点工程,施工中切实加强质量控制,格执行质量标准,按程序文件作业,搞好过程控制。

项目部必须确保施工质量目标的实现。

⑵项目部要履行保证工期、安全和文明施工等目标实现的责任。

⑶项目部有服从甲和监理的指示及地有关交通、环保、防火、防汛等部门的管理,确保工程正常进行的责任。

⑷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有关质量、安全、工期的保证和落实,工程进度款的拨付,各种报表的填报以及接受各类检查等,项目部作为本单位的全权代表行使管理职权及履行合同的权利及义务,并负直接管理责任,确保工程按期、优质、安全地完成。

⑸项目部按照项目法全面负责本工程的组织实施、调度指挥、施工管理、进度控制、工程创优、安全管理、对外协调等组织指挥工作。

⑹项目部负责本合同段的全面管理,总工程师负责技术、质量和计划的管理,副经理负责现场工程进度计划的落实和对外协调工作,安全长负责工程实施过程中工程、外的安全保障工作,各科室的工作职能如下:2、施工队的主要责任和权利如下:施工队按项目部编制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负责实施,其实施过程由项目部负责指导、监督和检查。

施工队格按照项目部制定的质量、安全、工期等各项保证措施组织实施,项目经理部将经常检查各施工队的落实情况,并确保各项措施的落实。

本工程将作为我单位的重点工程项目,在工程的施工中,我单位在人力、物力、技术、资金上将优先予以保证。

施工中切实加强质量控制,格执行质量标准,确保工程创优,同时加强项目管理,合理组织,科学施工,确保工程按计划完成。

四、施工组织案㈠施工准备和临时工程1、施工准备⑴项目准备工作①认真学习和掌握合同条款及的各种法律、法规,响应招标文件的要求,中标后积极办理各种手续,并建立健全项目经理部部各种规章制度。

②组织高效精干、管理系统化、规化的项目经理部,选配强有力的项目部领导班子、技术业务人员和施工力量,强化施工队伍的技术培训。

③对全体人员进行项目教育和动员,介绍本项目的工程情况和特点,以及工程施工安排,让每个参加施工的人员明确工程的质量、工期、安全目标,明确自己所担负工作的容和要求。

⑵技术准备工作①在全面熟悉设计文件、设计交底和技术规的基础上,进行现场踏勘和施工调查,对各种料场及施工便道进行调查,以便更好为施工生产服务,发现问题根据程序提出变更意见申报有关部门申请变更。

②根据现场收集到的情况、核实的工程数量,按工期要求、施工难易程度和人员、设备、材料准备情况,编制实施性的施工组织设计、形象进度图及缺陷责任期的维护实施计划,按合同要求及时报监理工程师、业主批准。

③设立工地试验室,配备满足施工需要的试验检测仪器和设备,配足配齐试验人员,按监理工程师要求,建立施工技术档案,专人负责。

同时完成各类原材料试验及砂浆、砼配合比设计及取土场的土质试验工作。

④做好接桩后复测,根据设计文件及规要求的精度恢复线路中线并加密坐标点、水准点控制网,埋好保护桩。

施工中格复测、复核制度,确保构造物位置准确。

⑶施工材料准备工作工程开工前编制材料供应计划,超前准备充足合格的各种施工用材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