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象征手法

象征手法

象征与托物言志的区别1、象征(“以物征事”的简称)是借助物象来表现某种概念、思想、精神、品德等。

如以“梅”象征高洁、清秀、淡雅、朴素;以“菊”象征高洁与傲霜斗雪的坚强。

托物言志是借助物的象征义来表达胸怀心志。

2、象征分为整体象征和局部象征;托物言志都是整体的。

3、象征具有文化意义上的不确定性,如“海燕”,说象征“革命者”可以,说象征“春的使者”也可以;而托物言志具有文化意义的确定性,如“梅”、“菊”的意义具有确定性。

4、象征重在表现事物的客观意义和精神实质;托物言志重在言志,表现作者主观的思想感情。

象征手法就是文艺创作中,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

文学创作中运用象征手法,常见的有以下三种情况: 1.用象征手法构思全文。

如安徒生的《丑小鸭》全文描述的是丑小鸭的经历,其实是作者本人生活经历的艺术写照。

作者在丑小鸭这一形象中融入了深切的生活体验和感受:只要不懈追求,努力进取,即使身处逆境,也终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2.用象征手法刻画主要形象。

3.用象征手法进行暗示,创造气氛或抒发感情。

托物言志就是通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借物喻人,就是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比喻人的一种品格。

这也是作文中用来表现、突出中心思想的常用的一种写作方法。

月亮正面:在清凉的夜里,总是你和最孤独的旅人相伴。

反面:因为靠别人而发光,所以白天不敢露面。

白雪正面:不论别人从何种目光对待它,它总是露出清纯的笑脸。

反面:总是爱用洁白的面具去掩饰人间的丑恶。

天平正面:你是公平公正的象征。

反面:你徇私枉法,谁给你的东西多,你的重心就偏向谁。

象征手法写作指导:1、象征: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重要的表现方法,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感情(被象征的本体)。

2、象征的手法有两种表达形式。

一种是像《坚硬的风景》那样,让读者在诗与文的不言之中去意会其象征之意,一种是像《门》那样,直抒胸臆地点示出象征之意。

相比之下,前者更为含蓄蕴藉,意味隽永。

3、运用象征手法,常见的有三种情况:(1)用象征手法构思全文;(2)用象征手法刻划主要形象;(3)用象征手法进行暗示,制造气氛或抒发感情。

试看下面这篇短文:蚕(雷抒雁)她在自己的生活中织下了一个厚厚的茧。

那是用一种细细的、柔韧的、若有若无的丝织成的。

是痛苦的丝织成的。

她埋怨、气恼,然后就是焦急,甚至折磨自己。

她想用死来结束自己,同时用死来对突不破的网表示抗议。

但是,她终于被疲劳征服了,沉沉地睡过去。

她做了许多的梦,那是关于花和草的梦,是关于风和水的梦,是关于太阳和彩虹的梦,还有关于爱的追求以及生儿育女的梦……在梦里,她得到的安定和欣慰,得到了力量和热情,得到了关于生的可贵。

当她一觉醒来,她突然明白拯救自己的,只有自己。

于是,她便用牙齿把自己吐的丝一根根咬断,咬破自己织下的茧。

果然,新的光芒向她投来,像云隙间的阳光刺激着她的眼睛。

新的空气,像清新的酒,使她陶醉。

她简直要跳起来了!她简直要飞起来了!一伸腰,果然飞起来了,原来就在她沉睡的时刻,背上长出了两片多粉的翅膀”从此,她便记住了这一切,她把这些告诉了子孙们:你们织的茧,得你们自己去咬破!蚕,就是这样一代代传下来。

分析:本文既用象征手法来构思全文,赋予蚕的“作茧自缚”和“破茧而出”以象征意义;又用象征手法着力刻画了蚕的形象,“作茧自缚”的蚕象征着“自设羁绊”的人,从而揭示“你织的茧,得你自己去咬破”的哲理。

叶它,是那么地普通,又是那么的惹人注目。

一年四季中,它是一尘不变的,也是瞬息万变的.它,谁都见过,但没有人注意到它,它只是一片小小的树叶。

春天,它甘愿当陪衬,衬出花儿的美丽,默默无闻的奉献自己最美好的时刻。

是它,给春天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多么美妙。

当春天,我们陷入一片春色时,曾几何时又想到过这些树叶呢?夏天,烈日当头的时候,它不怕炎热,繁茂的生长着,为路上的行人遮荫避日,却没有丝毫的埋怨,或许,它现在觉得已经够了,不需要回报。

秋天,那个寒风潇潇的日子,街上冷冷清清,而它们,很快就会结束那短暂的生命,飘零下来,“化作春泥更护花”。

在它那短暂的生命里,却做出了超越这生命的无私奉献!我懂得了叶的珍贵。

妈妈,我走了—一粒种子的告白亲爱的妈妈,我走了,我要走出自我小天地,去见识别样大世界。

妈妈。

不要责怪风伯伯带走了我,我走了,选择我自己的路,去流浪四方。

人们都说“父母在,不远游”,可是我却离开了你温暖的怀抱,不再承欢膝下!妈妈,在您的培育下,我已经长大;飞翔的翅膀逐渐强壮,飘游的念想占据了我的整个心房,妈妈,我要实现它!春天,在您的温暖心脏里,我萌生了要探访外面世界的愿望。

于是,在春风的呼唤声中,在春雨的洗礼中,在春阳的抚摸中,我在您的枝头探出了脑袋。

啊!如茵的小草、芬芳的花朵、解冻的湖水、翩飞的蝴蝶、歌唱的鸟儿……这一切是多么美丽、多么生机勃勃!看到这些景象,我倍感精力充沛,于是,我伸伸腰,使自己长大了些,甚至开出虽然微小,但也娇艳的花朵,为春天增色几分。

炎炎夏日,太阳失去了春天的妩媚和温柔,像一个恶毒的巫婆,使劲地煎烤着我们,我变得无精打采,耸肩垂耳,胆战心惊。

为了抵抗太阳的威力还有********的袭击,我只好不停地从您那儿吸收养料和水分,努力使自己变得强壮起来,终于,我抖落了零落的花瓣,剩下的花萼涨满了生命的琼浆,我变成了一枚小小的果实屹立枝头!秋天是个离别的季节,风伯伯带来了远方的精彩,我的心变得不安分起来,妈妈,我想走出在您庇护下的这方自我小天地,到远方飘泊去。

在那遥远的地方,我会安定下来,不再流浪,妈妈,请不要悲伤!在来年的春天里,或许我会在荒凉的沙漠生根发芽,建立另外一个家,那儿会因为我的到来而拥有无限生机;或许我会在陡峭的绝壁上生根发芽,建立另外一个家,那儿会因为我的到来而增添无限景致;或许我会在繁忙的道路旁生根发芽,建立另外一个家,那儿会因为我的到来而减少无限尘埃;或许……妈妈,请不要思念我,请不要牵挂我,在您的养育下,我已经足够强壮,我能适应恶劣的环境,我能抗击风霜雨雪,相信,走出自我小天地的我,一定能够创出一番新天地。

妈妈,我走了,带着爱与希冀离去,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亲爱的妈妈,当清晨第一缕阳光再次照射在天地间的时候,请不要再早起去亲吻你的孩子,他已经走了,您再也找不到他了!或许他会出现在诗人的赞歌里,或许他会出现在摄影师的作品里,或许他出现在人们的话语里------那么,请为他骄傲!名师点评:这是一篇别样风采的考场佳作,令人眼前一亮,并令人感动。

一、托物言志的手法。

文章以一粒种子象征青少年,以一粒种子的成长形象地表现青少年的成长过程,表达青少年要勇敢地走出自我小天地,闯荡新世界,创造新生活的理想。

别出心裁,胜人一筹。

二、采用第一人称,真情告白的方式,直抒胸臆。

文章以情动人,既有对离开妈妈的不舍与留念,又有渴望见识外面的世界,努力奉献自我、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文章中反复出现对妈妈的呼告,儿女情长,但又意气风发,让人不禁感慨,“无情未必真豪杰”!三、主题深刻,立意高远。

文章不仅表现了青少年朋友的勇敢和决心,而且还赞美了无私奉献的精神。

结尾一段其实就是对这种奉献精神的形象礼赞,深化主题,并给文章增添亮色。

四、语言优美流畅,真挚感人。

文章运用了比喻、拟人,尤其是大量运用排比句,使文章神采飞扬,文气过人。

亮点:真情告白勇敢成长《海燕》怎样运用破折号伟大作家不仅在使用语言时字句斟酌,反复推敲,而且运用标点符号也是一丝不苟,颇用心力的。

充满革命激情的散文诗《海燕》(高尔基著)中九次运用了破折号,在六百多字的文章里应该说是用得较多的。

这些破折号都是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辅助手段,如果不突破这些学习的障碍,就会直接影响到学习的效果;而思考并弄清这些破折号的不同用法,更能正确而全面地领会该篇名作的思想内容。

选句其中破折号的用法"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地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 表示描述对象或语意的转折或跃进,且加以强调,使海燕的勇敢同乌云的恐惧形成鲜明的对照。

上文只是说海燕在叫喊,这儿说海燕的叫喊声中充满了欢乐的感情,衬托出了海燕的战斗豪情及其对未来胜利的信心。

这一点甚至连乌云(象征反动势力)也感觉到了。

"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 表示语意的转折或跃进。

进而着重写声音,正面写海燕对暴风雨的渴望。

"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 表示声音的延长。

两个“呻吟着”之间,用一个逗号便可以表示海鸥(象征资产阶级各阶层)是呻吟不绝的了,再用上破折号,来一个较长停顿,强调语气,表示出了海鸥呻吟的有气无力,也就更加深刻地刻划出海鸥对暴风雨来临的恐惧而痛苦的情态。

"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 表示后面是解释说明部分,含有“因为”之意。

这一句强调指出海鸭之所以呻吟,在于它们享受不了战斗生活的欢乐,被雷吓坏了。

这儿不用表示原因的连词,是为破折号还有强调后面部分的作用,有力地讽刺了这些水鸟怯懦、恐惧、痛苦绝望的心情。

"看吧,它飞舞着,象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 表示两个破折号之间是解释说明部分。

相当于括号的作用,但又不同于括号,往往是把重要注释性词语用这种破折号表示。

换言之,前者表示追加注释,突出海燕的本质特征;后者表示意思的延续与跃进。

“精灵”是对海燕的赞词,“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是前一个“精灵”的同位语,起着解释说明的作用,使海燕的形象更加鲜明和具体。

另外,“海燕”一词的俄语意是“暴风雨的报信者”,用这个同位语也突出说明了“精灵”和“暴风雨”之间的联系。

"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

" 后面的内容是对前面内容的承接和递进,进一步补充了前面的内容。

这里用破折号把内容引伸一步,进而揭示出海燕的心理活动。

"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表停顿较长,强调了“乌云遮不住太阳”的意思,赞扬了海燕对革命高潮必将到来,革命一定胜利的坚定信心,亦即进一步强调了无产阶级革命者对革命充满着必胜的信心。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这是……预言家在叫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些吧!" 两个破折号都表示后面是海燕因为暴风雨马上就要来临而欢乐的呼喊的话,其作用与引号相同,在外国文学作品中较多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