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探地质编录2
(6)、岩矿心拍照
在检查、整理岩矿心后,应将每箱岩矿心依次用数码相 机拍照存档。
2.岩(矿)心采取率的计算
(1).回次岩(矿)心采取率的计算 回次岩(矿)心采取率=本回次提取的岩心总长/本回
次进尺数×100%,若回次岩心采取率超过100%,即岩心 总长大于回次进尺时,一般皆为残留岩心所引起。其处理方 法是:进尺数不变,修改岩心实长数字,将回次岩心采取率 超过100%的部分(即岩心实长比回次进尺多出的部分), 依次往上一回次推。若上一回次的岩心实长由于加上推上来 的岩心长比进尺数大,回次岩心采取率又超过100%时,继 续往上推,一般只能往上推三个回次,如果回次岩心采取率 仍大于100%时,则通知机长或当班班长查明原因。
②.本回次换层位置大于岩心长度的50%时:a 无残留岩 心时:换层孔深=本回次终止孔深-本回次下层岩心长/本回 次采取率;b有残留岩心时:换层孔深=本回次孔深-本回次 残留岩心长-本回次下层岩心长/本回次岩心采取率。
两个回次间换层:换层孔深=上回次终止孔深-上回次残 留岩心长/上回次岩心采取率。
空回次内换层:换层孔深=上回次终止孔深+空回次进尺 的二分之一(是否二分之一,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3、钻孔天顶角、方位角测量及要求
钻孔天顶角、方位角一般要求斜孔每钻进50米,直孔每钻 进100米测量一次钻孔天顶角和方位角(当天顶角弯曲超过5度 时,测斜间距应按斜孔对待)。钻孔换径或见主矿体时,均应 加测天顶角和方位角。天顶角弯曲每百米要求:直孔不超过2 度,斜孔不超过3度。
4.钻孔孔深测量及要求
岩心牌 表3
队 分队
矿区 孔 深 米至 残留岩心 提升回次
记录员
孔号
米,进尺
米
米,岩心长度 米
,岩心编号及块数
年月日
(4)岩心箱编号
岩心箱装满后,用油漆在每一箱的侧壁注明:矿区名称, 钻孔编号,起止孔深,起止岩(矿)心编号及岩心箱顺序号, 最后一箱要写上“终孔”二字。
(5)岩心长度丈量
编录前应先对岩(矿)心进行丈量:测量岩(矿)心的长度 时,不论岩(矿)心磨损程度如何,都应将各段紧密连接, 放平丈量。若发现岩(矿)心有人为拉长现象,则应重新测 量,并通知当班记录员修正。采出的岩(矿)心,如果有沿 纵柱劈裂为两块或数块的现象,就应先检查各块是否属于同 一圆柱体,然后再连接丈量。
心的回次是第四回次;分母“3”表示本回次提取岩(矿)心的总块数是3块;分子 “2”表示岩(矿)心为本回次中的第二块。
(3)岩心牌
在每回次提取的最下一块岩(矿)心和下一回次第一块岩(矿)心之间, 放置一块用铅笔填写的岩心牌,以隔开两次提取的岩(矿)心。没有取得岩 (矿)心的回次也要填写岩心牌,并在岩心牌上注明,岩心牌用2H-4H铅笔填 写,岩心牌见表3。
设计孔深
钻孔类别
设计方位角
施工机号
设计倾角
钻机类型
孔深 (米)
理想柱状图
实际柱状图
岩矿石名称 及地质简述
质量要求 钻进技术措施 备注
2.钻孔开钻前,技术负责及编录技术员 要提前10—15天到实地根据钻孔设计的孔位 用罗盘和皮尺结合GPS、工程后方交汇或者 地形图确定钻孔定位。布孔后孔位用木桩作 标记,木桩上用油漆标注钻孔号,以便机台 及时平整机场。钻孔定位后不得擅自移动, 在平整机场后再次用后方交汇法验证孔口位 置,确保孔位未移动。编录技术员应及时向 机台下达《钻孔定位通知书》,格式见表2。
4.钻孔安装验收合格后,编录技术员应及时填 发《钻孔开孔通知书》,并应向施工人员详细介绍 钻孔施工目的,地质情况及对工程质量的要求,严 格保证钻孔质量,确保六大指标的实施。岩心的清 洗整理及编号等一整套工作应由钻机各班记录员承 担。
(二)、钻孔施工后的地质技术管理工作
1.岩心管理
(1)岩(矿)心排放入箱
钻探地质编录
2008年3月1日
钻探工程是地质普查、详查、勘
探的主要手段,钻探地质编录内容包
括:1、钻孔施工前、钻孔施工后、终
孔的地质技术管理工作;2、钻孔岩矿
心地质编录;3、岩矿心管理和处理工
作
。
一、钻孔施工前、钻孔施工后、终 孔的地质技术管理工作
(一)、开孔前的准备工作 (二)、钻孔施工后的地质技术管理工作位、安装通知书
表2
No
批准(技术负责、分队长签名)
按照地质设计于 勘探线(工程具体位置)(或其
坐标:X Y H
)布置了(工程号)设计孔
深 米,方位角 ,倾角 。
其它要求:
地质组长
探矿组长
水文地质组长(员)
测量组长
年月日
附注:本通知书一式三份,地质组保存并通知测量组和安装队
3.机台将钻塔、钻机安装完毕,技术负责及编 录技术员要到现场进行安装验收。验收项目主要有: 钻孔位置是否移动、检查和校正钻机水平程度(罗 盘测量)、钻机立轴、钻孔天顶角及岩心收集装置 (岩心箱,岩心牌等)。验收合格后,签发《钻孔 安装验收书》。
(一)、开孔前的准备工作
1.编录人员首先应认真学习设计,明 确所要施工钻孔的目的、任务及对钻孔的 各项要求,熟悉已有地质资料,了解钻孔 施工处的地层、构造、矿化蚀变等地质情 况,为编录工作打下基础,并认真编制和 填写设计勘探线剖面图、《钻孔地质技术 设计书(设计柱状图)》。
ZK××地质设计书
表1
岩(矿)心经整理后,按先后次序排好(最后取出的岩(矿)心先装,最 早取出来的岩(矿)心后装),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一排排放入岩心 箱中。
(2)岩(矿)心编号
岩(矿)心放入岩心箱后,对长度大于5厘米和虽小于5厘米但较完
整的岩(矿)心用油漆进行编号,如:4 2 ,其中整数“4”表示提取岩(矿) 3
(2).分层岩(矿)心采取率的计算 分层岩(矿)心采取率=分层各回次取出的岩心总长/
(分层下界孔深-分层上界孔深)×100%。岩心采取率全 孔大于70%,矿层及顶底板围岩5米内采取率大于80%。
(3).换层孔深计算方法
一个回次内换层有下列两种情况:
①.本回次换层位置小于岩心长度的50%时:a 无残留岩 心时:换层孔深=上回次终止孔深+本回次上层岩心长/本回 次采取率;b有残留岩心时:换层孔深=上回次孔深-上回次 残留岩心长+本回次上层岩心长/本回次岩心采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