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盆腔炎

盆腔炎


8、医源性感染:广谱抗生素大量或长期使用,皮质激素、 、医源性感染 抗代谢药物的应用、化疗和放疗的剂量和强度增加,手术 彻底性、手术范围的扩大,如宫颈癌根治术、盆腔淋巴清 扫术等可使病人防御能力下降,病人易受感染;强化治疗 如持续留置导尿、探条、引流管放置、引产水囊宫内放置 等可使病人防御功能下降,以致正常状态下不足以致病的 弱毒微生物也能成为病源微生物而致病,或分泌物、渗出 物等成为细菌繁殖的培养基而致病[16]。 9、其他因素:结核病、阑尾病变、腹膜炎等疾病可通过 、其他因素: 直接蔓延至盆腔而引起PID,而妇产科的盆腔、宫腔内各 种手术操作、检查等也使盆腔感染机会增加。此外,吸烟 可降低抗感染的免疫反应和雌激素的活性,增加PID的危 险性。药物滥用、嗜酒等也与PID有关[17]。
流行病学 PID大多发生在性活跃期、有月经的妇女,初潮前、绝经 后或未婚者很少发生。王临虹等人对广西自治区2市县和 河北省2市县所属的城市和农村地区的3067名年龄在22~ 60岁的已婚妇女进行有关妇女生殖道感染患病调查,结果 显示:妇女人群生殖道感染的患病率42.1%(1290/3067), 其中盆腔炎占10.9%,35岁以下生殖道感染的患病率最高, 为45.2%[1]。邱冬梅等对广东省南海市平洲区11个乡 5985例已婚妇女进行妇科疾病普查,盆腔炎发病率为 2.71%[2]。山东省卫生厅对该省的4074例年龄在60岁以 下的已婚育龄妇女调查,发现妇女生殖道感染患病率最高, 为60.1%,其中CPID9.3%[3]。刘民等调查了计划生育服 务站就诊妇女615人,附件炎检出率为10.5%[4]。翟风利 对邯郸纺织公司12496名纺织女工妇科疾病普查,结果发 现CPID发病率占第三位,并且40岁以前发病率较高,长 时间坐位工作的女工发病率高于非长时间坐位的女工[5]。
红细胞沉降率升高 血C-反应蛋白升高 实验室证实的宫颈淋病奈瑟菌或衣原体阳性 特异标准: 特异标准: 子宫内膜活检组织学证实子宫内膜炎 阴道超声或核磁共振检查显示输卵管增粗、输卵管积液, 或伴有盆腔积液、输卵管卵巢肿块,以及腹腔镜检查发现 盆腔炎性疾病征象 慢性盆腔炎 1、病史 、病史:有急性盆腔炎病史,或因患者体质较差,病 程迁延而致。 2、症状 、症状:长期反复发作的小腹坠胀疼痛,腰骶部酸胀 或疼痛,常在劳累、性交、月经前后加重,可伴白带增多、 低热、疲乏、月经不调或不孕。
3、月经异常及痛经:盆腔瘀血可致月经量多;卵巢功能 、 损害时可致月经失调;子宫内膜炎常有月经不规则。 4、全身症状:CPID的全身症状是非特异性的,如低热、 、 易感疲倦、精神不振、失眠、周身不适、胃肠功能障碍等。 这些症状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机体的病理状态导致,另一 方面与CPID长期不愈造成患者精神、心理健康障碍有关。 诊断 诊断标准( 年美国CDC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2006年美国 年美国 诊断标准 最低标准: 最低标准: 宫颈举痛或子宫压痛或附件区压痛 附加标准: 附加标准: 体温超过38.3度 宫颈或阴道异常黏液脓性分泌物 阴道分泌物涂片见到大量白细胞
感染途径 沿生殖器粘膜上行蔓延: 沿生殖器粘膜上行蔓延: 病原体侵入外阴、阴道后沿粘膜面经宫颈内膜、子宫 内膜、输卵管内膜,蔓延至卵巢及腹腔。 经淋巴系统蔓延: 经淋巴系统蔓延: 病原体经外阴、阴道、宫颈及宫体创伤处的淋巴管侵 入内生殖器及盆腔结缔组织,是产褥感染,流产后感 染,及宫内放置避孕器后感染的主要感染途径。 经血循环传播: 经血循环传播 病原体先侵入人体的其它系统,再经过血液循环感染 生殖器,是结核菌感染的主要途径。 直接蔓延: 直接蔓延 腹腔其它脏器感染后,直接蔓延至内生殖器,如阑尾 炎可引起右侧输卵管炎。
4、性传播疾病:近年来性传播疾病有上升趋势,使PID发 、性传播疾病: 病率明显提高[12]。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妇女的PID也是值得 关注的问题。在美国,大约6%—22%的被诊断为PID的患 者感染有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 [13]。此外,16-24岁妇女的PID发生率高,这与宿 主对病原体的易感性有关,易感性包括低浓度的衣原体抗 体、宫颈移位和较强的宫颈粘液渗透性[14]。 5、阴道冲洗:常用阴道冲洗可改变阴道PH值,阴道环境 、阴道冲洗: 改变,使其不能抗御病原体的侵袭,同时可能将阴道、宫 颈的致病菌冲入宫腔,致盆腔炎发生的危险性增加。美国 曾报道,阴道冲洗每月3次较每月仅冲洗1次者患期卫生不良:月经期子宫内膜的剥脱面有扩张的血 、经期卫生不良: 窦及凝血块,均为细菌的良好滋生环境,如在月经期性交 或使用不洁的月经垫等,均可使病原体侵入而引起炎症。 3、性活动:孙昌淑等认为性伴侣多的妇女患PID的机会较 、性活动 健康妇女增加5倍,青春期有性行为的妇女患PID的机会为 1/8[10]。国外统计,16岁以前开始性活动的妇女较更晚些 性生活者PID发病率高;性生活频率与PID的发病率呈正 相关;性交方式的不同,如同性恋性交、双重性交(同性 间和异性间均有性活动)等混合性行为者,患PID的机会也 明显升高;性卫生习惯不良,不洁性交(指性交一方患有 可通过性接触传播的疾病或带有病原体)等,均与PID的发 病有关[11]。
3、体征:子宫常后倾后屈位,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子 、体征 宫肌炎时,子宫可有压痛;若为输卵管炎,则在子宫一侧 或两侧触及条索状增粗输卵管,并有压痛;若为输卵管积 水或输卵管卵巢囊肿,则在盆腔一侧或两侧触及囊性肿物, 活动多受限,可有压痛;若为盆腔结缔组织炎时,则在子 宫一侧或两侧扪及片状增厚、压痛,或有宫骶韧带增粗、 变硬、触痛。 由于CPID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故对无明显体征的轻型患 者较难诊断,据资料表明,临床诊断为CPID与经手术、 腹腔镜检查的符合率仅为60%。因此对可疑者应常规作B 超检查,输卵管通畅试验或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可间接了解 输卵管病变情况,必要时通过腹腔镜检查可获得确诊。 有时慢性盆腔炎患者自觉症状较多,而无明显盆腔炎病 史及阳性体征,此时要注意与其他引起慢性下腹痛的疾病 相鉴别。
诱发因素 女性生殖道的解剖、生理、生化及免疫学特点具有比较完 善的自然防御功能,增强了对感染的防御能力,在健康妇 女阴道内虽有某些病原体存在,但并不引起炎症。当自然 防御功能遭到破坏,或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内分泌发生变 化或外源性致病菌侵入,均可导致炎症发生。PID发病率 高,易反复发作,经久不愈,与下列诱发因素有关。 1、产后或流产后、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分娩后产妇 、产后或流产后、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 体质虚弱,宫口未完全关闭,例如分娩造成产道损伤或有 胎盘、胎膜残留等,病原体侵入宫腔,容易引起感染,流 产过程中阴道流血时间过长,或有组织残留于宫腔内,或 手术无菌操作不严格,或由于宫腔内手术操作所致生殖道 粘膜损伤、出血、坏死,导致下生殖道内源性菌群的病原 体上行感染。据报道[9]人工流产术前1年内曾患阴道炎的 妇女,人工流产术后患盆腔炎的危险性可增加25%。
国外统计资料显示,现代西方社会15~30岁的女性中, 1% 患急性或慢性盆腔炎。其中15~24岁妇女的发病率为2% [6],在俄罗斯,慢性女性生殖系统炎症为60~70%,有 20~30%病人需住院治疗,其中很大一部分为慢性盆腔炎 [7] 。在美国,大约8%的妇女患PID,其中超过1/3的PID 患者发展称为CPID[8]。 病原体及其致病特点: 病原体及其致病特点: 1、外源性病原体:主要为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如沙眼 衣原体、淋病奈瑟菌。其他有支原体,包括人型支原体、 生殖支原体以及解脲支原体。 2、内源性病原体:来自原寄居于阴道内的菌群,包括需 氧菌及厌氧菌,可以仅为需氧菌或仅为厌氧菌感染,但以 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多见。
6、避孕措施:采用避孕套、阴道隔膜、宫颈帽避孕达2年 、避孕措施: 以上妇女比采用上述工具避孕小于2年者PID发病率低,而 不采用上述工具避孕者易患PID。使用宫内节育器(IUD) 者较不使用者盆腔炎的相关危险性提高了2.5~7.3倍。此 外放置宫内节育器后患有盆腔炎者,其治疗时宜先取出 IUD,以利盆腔炎的治疗和防止复发。 7、下生殖道感染:如宫颈炎、阴道炎的上行感染,因急 、下生殖道感染: 性宫颈炎的国内外最常见的病原体为淋菌和沙眼衣原体, 极易上行感染引起输卵管炎。也有学者认为细菌性阴道病 可能为盆腔炎的前驱表现,并发现在肯定为上生殖道感染 的病人中有66%的患者合并有细菌性阴道病。
临床表现 急性盆腔炎: 急性盆腔炎:常见症状为下腹痛,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多。 腹痛为持续性,活动或性交后加重。病情重者可有寒战、 高热、头痛、食欲缺乏等。经期发病可出现经量增多,经 期延长。若有腹膜炎,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如恶心呕吐、腹 胀腹泻等。 体征: 慢性盆腔炎: 慢性盆腔炎 1、慢性盆腔痛:CPID引起的疼痛可表现为下腹不同程度 、 的疼痛、坠胀感及隐性不适感,腰背部及骶部酸痛、发胀、 下坠感,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 2、不孕及异位妊娠:CPID可造成输卵管粘膜受破坏,致 、 输卵管粘连、管腔阻塞;亦可引起输卵管周围粘连,从外 侧压迫输卵管,致管形扭曲,管腔狭窄,蠕动功能受影响, 均可能使受精卵运行受阻,而发生不孕或异位妊娠。
盆腔炎
三河市中医院妇产科
王淑娟
现代医学对盆腔炎的认识 盆腔炎(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PID)指女性 上生殖道的一组感染性疾病,主要包括子宫内膜 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 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同时累及几个部位, 最常见的是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炎。盆腔炎有 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盆腔炎发展可引起弥漫性 腹膜炎、败血症、感染性休克,严重者可危及生 命。慢性盆腔炎(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CPID)常为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 或患者体质较差病程迁延所致,但也可无急性盆 腔炎病史,如沙眼衣原体感染所致输卵管炎。 CPID病情较为顽固,往往经久不愈,当机体抵抗 力较差时,可反复急性发作。该病可导致慢性盆 腔痛、不孕、输卵管妊娠等,严重影响妇女健康, 且增加家庭和社会经济负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