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蓝莓产业发展规划

蓝莓产业发展规划

2
二、鼓励政策 (一)蓝莓 1、年度内每个单位(企业、农户、合作社)新发展成方连片露天蓝莓面 积达到50亩以上的,每亩享受5000元贷款额度的贴息,贴息率90%,连续三 年,并实行苗木补贴,每亩(栽植280株以上)一次性补贴1000元。
2、新建成方连片蓝莓大棚10个以上的,每个标准冬暖式大棚一次性补贴 5000元,或每个标准冬暖式大棚享受4万元贷款额度的贴息,贴息率90%, 连续三年;每个大拱棚(1亩以上)一次性补贴1000元,或每个大拱棚享受 0.8万元贷款额度的贴息,贴息率90%,连续三年。 (二)绿茶 1、鼓励绿茶采用固定设施化栽培模式(跨度为三行茶以上)和生态复合 型保护模式提高茶树抗灾能力,对成方连片50亩款额度的贴息,贴息率90%,连续三年。 2、对新发展茶园采用当地无性系茶树良种,成活保存率90%以上,且规 模达到50亩以上的,每亩享受3000元贷款额度的贴息,贴息率90%,连续 三年。
5
(四)市场营销保障。充分发挥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的作用,大 力拓展国内大中型城市消费市场,确保特色农产品在产量不断增加的情 况下销售畅通,防止因恶性竞争而影响产业发展。市财政在冷链物流体 系建设和产品精深加工上给予贴息贷款和资金支持,并优先安排各级政 策扶持项目。积极发展特色农业观光旅游,将蓝莓、绿茶、食用菌采摘 与节庆活动相结合,加强宣传推介,提升三大特色农业的知名度和市场 竞争力。
6
(六)考核激励保障。将发展三大特色农业纳入市委、市政府对各镇、 街道办事处的考核内容。特色农业考核基本配分 30分(其中,海青镇蓝莓发 展考核配分15分,固定设施化茶园发展考核配分 15分;大村镇蓝莓发展考核 配分15分,食用菌发展考核配分15分)。
1
(二)绿茶。目前,我市已发展绿茶种植面积6.83万亩。按照“稳定 面积、主攻品牌、文化塑造、市场为主”的发展思路,有效整合绿茶生 产、加工、销售等资源,提升胶南绿茶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建成中 国北方重要的绿茶生产基地,打造全省一流品牌。针对极端天气频发、 冻害增多的情况,重点鼓励扶持绿茶保护地栽培和无性系茶园发展,提 高绿茶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2010年-2014年,每年新发展保护地栽培1 万亩,无性系茶园2000亩,到2014年全市绿茶种植面积发展到8万亩,其 中无性系茶园发展到1万亩,保护地栽培5万亩。 (三)食用菌。按照“品牌化运作、示范地引导、区域性推广”的思 路,充分发挥我市林地资源丰富优势,推广“林地+露天+设施”等多种 生产模式,突破发展林地食用菌。重点围绕吉利河、白马河、胶河三河 流域,以大村镇、理务关镇两个食用菌专业镇为龙头,带动周边区域组 团发展,建成全省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新品种示范基地和加工出口 基地,打造全省一流品牌。2010年全市食用菌发展到1万亩,2011年发展 到1.5万亩,2012年发展到2万亩,2013年发展到2.5万亩,2014年发展到3 万亩。
(五)资金投入保障。为鼓励发展三大特色农业,市财政每年设 立专项资金5000万元,用于贷款贴息和种苗直补。市财政安排专项工作 经费,主要用于特色农业的规划论证、宣传推介、技术培训指导、聘请 专家等工作。积极争取各级政策扶持重点用于基础设施、苗种繁育、精 深加工、行业协会等方面,促进三大特色农业健康发展。
4
(二)技术服务保障。重点搭建两个产业技术研发平台,建立两个 产业服务体系。两个技术研发平台:一是组建市级特色农业研究中心, 争取国家蓝莓研究所落户我市。依托中科院、省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 青岛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聘请一流的特色农业专家,进行最新技术研 究与开发;二是扶持企业建设研发中心,重点研究种苗繁育和产品精深 加工。两个服务体系:一是分别成立三大特色农业行业协会,制定完善 行业发展规范,整合产学研、产加销资源,提高整个行业的竞争力;二 是建立市、镇、村三级技术推广体系,将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应用到生产 基地。
一、规划目标
按照“做大、做优、做强”和“高端、高质、高效”的总体要求, 鼓励蓝莓、绿茶、食用菌三大特色农业扩大规模、提升品质、做强品牌, 经过五年的努力,实现突破性发展,打造有较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色 农业品牌。 (一)蓝莓。全市适宜蓝莓栽培面积约18万亩,目前已发展到1.1万 亩。按照“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的发展模式和“露天+大棚+冬暖棚 (设施栽培)”的生产方式,解决不同季节的蓝莓市场空档,积极抢占 国内外市场,争取建成国内最大的蓝莓产业化基地、优质蓝莓的主产区、 一流水平的蓝莓技术研发中心、最大的蓝莓集散地和价格形成中心。 2010年全市蓝莓规划发展到2万亩,2011年规划发展到4万亩,2012年规 划发展到6万亩,2013年规划发展到8万亩,2014年规划发展到10万亩。 2015年以后,根据产业发展状况和市场需求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促进 蓝莓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质量品牌保障。以“绿色、安全、健康”为目标,大力推行 标准化生产,鼓励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建立全过程质量安全 监管体系,实现从田间生产、加工到消费终端的全程控制,尽快形成统 一的生产、加工、运销规范,打造有竞争力、美誉度高的高端市场质量 安全品牌。加快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认定步伐,培育胶南特色农产 品共用品牌。
3
(三)食用菌
年度内新发展成方连片食用菌50亩以上的,每亩享受1万元贷款额度的 贴息,贴息率90%,贴息一年。
对三大特色农业产品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认定的,每个奖励 申报主体5万元。对于获得国家、省、青岛市级名牌产品的,分别奖励5万 元、3万元、2万元。
三、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保障。市政府成立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 长,有关部门和有关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胶南市发展 现代特色农业工作推进小组,主要负责三大特色农业的立项和规划审核, 统一安排资金使用和管理,协调各镇、街道办事处和有关部门的工作,并 组织考核验收。各镇、街道办事处都要成立工作推进小组。要坚持“依法、 自愿、有偿”的原则,妥善做好农民承包土地流转工作,为发展三大特色 农业搞好服务,实现产业发展、农民增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