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励磁系统参数整定

励磁系统参数整定


一、 良好的响应
1.1由电压静差率确定 励磁系统静态增益
• 表现为静态电压的差别,至多差1%,由此造 成静态稳定极限差别.较小的电压静差率有 较高的静态稳定极限.
• 估计励磁系统静态增益的两种方法: 1 励磁系统静态增益>Xd/电压静差率 2 励磁系统静态增益>(Ufn-Uf0)/Uf0/电压静
励磁系统参数整定
竺士章在励磁学会上的发言
2009年10月
励磁系统参数整定要求
• 对于电网大、小扰动有良好的响应,有较 高的静态稳定极限,有利于高压侧电压稳 定— — 发挥强励作用、快速稳定而精确的 电压控制、阻尼低频振荡、采用附加控制 提高高压侧电压稳定水平。
• 发挥发电机短时工作能力,在危及发电机安 全时与继电保护一起保护发电机安全— — 励磁限制、通道切换和励磁保护
注意: ? 电压调差率是描述结果的,即描述发电机电
压随无功电流的变化率. ? 建议把调差率设定值称为无功电流补偿系
数Xc,以区别于有功电流补偿系数Rc。
正调差
? 当机端并联机组经主变与系统相连时,为了机组 间无功均衡分配,采用正调差。但是减弱了机组 与系统的联系,不利于维持高压侧电压水平。需 要研究既两机无功均衡又减少与系统的联系技术。
建议:进行5%和2%阶跃试验,如果测得的上 升时间和超调量相同,说明5%阶跃没有进 入非线性区域,否则,按照2%阶跃计算上 升时间和超调量。
1.5 采用附加控制提高高压侧电压 稳定水平
电压调差率 D (GB/T7409.1-2008)
(DL/T650称无功调差率)
? 发电机在功率因数等于零的情况下,无功电 流从零变化到额定定子电流值时,发电机端 电压的变化率。
空载阶跃试验的阶跃量
阶跃量控制在扰动不进入非线性范围 • 大部分自并励采用PI结构。K暂态=K动态。
阶跃时励磁输出的增加量为10%*K动态 =0.1*(30~60)=3~6,Uf变化量=(Ufp- Uf0)/UfB为3~5左右。因此,10%阶跃有可 能达限幅值。 一般5%可以满足扰动在线性范围的要求。
幅值(A)
-120
相角(B)
幅值(B)
-140
-10
-160
-180 t/s
-15 t/s
IEEE AC1A Ief软反馈系统
IEEE AC1A Ief软反馈 近端三相短路0.1s切除线路
曲线3-KA=400,TC=TB,TF=1s,KF=0.03 曲线4-KA=400,TC=TB,TF=1s,KF=0.015
差率
• 估算时静差率: 火电0.25%~0.5%,水电0.25%左右。
1.2 由强励实现确定动态增益
• 要求在发电机并网运行的任意工况下,机端电压 突降15%~20%时确保实现强励,或者可控整流元 件控制角最小。要求励磁系统动态放大倍数大于 30倍。
嘉兴600MW 汽轮发电机自并励:
1)按照强励2倍计:(2*367/144 -1) /15% =27.3倍 2)按照控制角到MIN计:(7.23-1)/15%=41.5倍.

提高动态增益有利于稳定 ---近端三相短路0.1s切除线路
1.1 1
0.9 0.8 0.7 0.6



t/s
QS1-18-
2(1)
QS1-18- 2(0)
QS1-18-
2(2)
QS1-18-
2(3)

QS1-18- 2(4)
8 6 4 2 0
0 -2


t/s
Efd (1) Efd (0) Efd (2) Efd (3) Efd (4)
•但是 1000MW无刷励磁整流器只能做到强励电流1.5
倍10秒 励磁机_只能做到1.8倍强励电流10秒
交流励磁机标准JB/T7784-2006
• 4.7.1 100MW及以上的透平型同步发电机用 交流励磁机强励顶值电压倍数一般为1.8, 其他一般不低于1.6。
• 建议改为: 100MW及以上的透平型同步发电 机用交流励磁机强励顶值电流倍数不大于 2,一般为1.8,其他一般不低于1.6,顶值 电流持续时间不小于10秒。
调差对无功冲击的影响
有无调差的无功冲击-无功响应
有无调差的无功冲击响应 - 母线电压

1.05



Q (-8%) Q (0%) 0.95
FZ2 20 (-8%) FZ2 20 (0%)

0.9

0.85










t/s
t/s
• 美国西部电力系统某地区几个电厂中的发 电机,采用负调差,补偿50%的升压变压 器电抗后, 提高了高压母线支持电压的能 力,在一次系统事故中避免了电压崩溃, 其效果等同于增加安装500kV 电容器 400MVA。
• 自并励静止励磁系统顶值电压倍数在发电 机额定电压时不低于2.25 倍.
• 当强励顶值电压倍数不超过2倍时,强励电 流倍数与强励顶道电压倍数相同:当强励顶 值电压倍数超过2倍时,强励电流涪数为2。
• 所以,前者顶值电流1.8倍,后者为2倍.
1.2 励磁系统过电流一般要求
• 励磁系统过电流能力应大于发电机转子过 电流能力
• 建议的整定值: 机端并列发电机的电压调差率宜按照5~8%整定, 在无功分配稳定的情况下取小值。同母线下发电 机的电压调差率相同。
负调差
• 采用主变电抗补偿技术可以减少系统电压变化, 有利于系统电压稳定. • 建议的整定值: 按照发电机无功电流由零增加到额定无功电流时,发电机电压变化不大
于 5% 额定电压。 主变高压侧并列的发变组的调差率 DT计算见式(1)。
近端三相短路 有PSS 高压侧电压
Uh/pu
1 0.95
0.9 0.85
0.8 0
AC1A-1

10
t/s
高压侧电压 (AC1A-3)
高压侧电压 (AC1A-4)
小结
• 有Ief反馈的交流励磁机励磁系统在大、 小扰动下总体比无反馈的有利于电力系统 稳定,励磁系统滞后特性差异也较小。
• 建议:空载电压阶跃的超调量宜整定在20% 左右.
( 1)
式中:DT— — 主变高压侧并列的发变组的电压调差率 ,%; UK— — 主变短路电压,%; D— — 发电机电压调差率,%; IGN、ITN— — 发电机额定定子电流和主变额定电流 ,A; UGN、UTN— — 发电机额定定子电压和主变额定电压 ,V。 • 建议在调度提出整定值前按照 QN下电压变化<5%,DT>=12%整定.
• 无Ief反馈交流励磁机励磁系统不同空载 阶跃超调量比较
– 较大超调量的在系统短路故障发生时主变高 压侧电压恢复较快。
– 较大超调量的在甩负荷时发电机电压有较大 超调。
– 不同超调量的励磁系统滞后特性差异较大。 建议:空载电压阶跃的超调量宜整定在30~40%之
间.
• 建议:有反馈的上升时间整定在0.2~0.4s, 无反馈的整定在0.3~0.5s。
值电压倍数可以高于顶值电流. 2)实际配置顶值电压倍数为4倍. 3)表述励磁系统顶值电压1.8倍表示需要有顶值电压
瞬时限制功能 正确的表述: 1000MW无刷励磁系统的强励能力表述
为顶值电流1.5倍10秒,顶值电压4倍。
自并励励磁系统强励的表述
• 自并励静止励磁系统顶值电压倍数在发电 机额定电压的80%时不低于1.8倍.
1组

10
t/s
高压侧电压 (3) 高压侧电压 (A) 高压侧电压 (B) 高压侧电压 (C)
无Ief反馈励磁系统内变量
350 300
250
200
150
pid(1)
100
pid(2)
50
pid( 3)

-50 0



-100
30
20
10 Vr(1)

Vr(2)
0 -10



Vr( 3)
-20
-30
大量励磁调节器存在反时限特性函数问题 一般设置Ifp=200%Ifn,If1=105%Ifn Tp=10s 主要问题:应计算电流平方之差
2)采用励磁机励磁电流负反馈,减少励磁机环节的 时间常数
仿真计算有无Ief反馈的交流励磁机励磁系统不 同空载阶跃品质对电力系统扰动的响应
近端三相短路0.1s后线路两端开关跳
C组
Uh/pu
1.05 1
0.95 0.9
0.85 0.8 0
近端三相短路 有PSS 高压侧电压
高压侧电压 (1)
高压侧电压 (2)
? 采用调差有可能提供正的或负的阻尼,从而 影响小干扰稳定性.
调差对滞后特性的影响
调差率主要影响低频段:调差率增加滞后角减少
二、用好发电机短时工作能力 1 过励限制和过励保护
1.1 关于强励的表述
• 1000MW无刷励磁系统的强励能力表述为顶值电 压1.8倍,顶值电流1.5倍10秒.
问题: 1)电机标准改为用励磁电流表达转子过负荷,说明顶

Uh/pu Efd/pu
---无功冲击和甩负荷


1.12
0.9
1.1
0.8 0.7
1.08
0.6
Q (0)
1.06
Vt (0)
0.5 0.4
Q (4)
1.04 1.02
Vt (4)
0.3 0.2

0.1
0.98

0.96








带反馈的交流励磁机励磁系统动态 增益由突降15%Vt仿真确定
相关主题